王金村

王金村

人口兩千餘人,總面積約六平方公里,呈東西短南北長的梯形,位於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城南孟店鄉政府北六公里處,於老五金鄉中心位置,在集體時代曾是王金公社駐地,後公社搬遷至西一公里常金村,稱為常金公社王金村,後合併鄉鎮至孟店鄉,稱為孟店鄉王金村。

基本信息

行政村名:山西省 > 運城市 > 新絳縣 > 澤掌鎮 > 王金村
推薦產品:新絳縣澤掌鎮王金村---藥材、辣椒
通信地址:新絳縣澤掌鎮王金村
郵編:043100
聯 系 人:段忠奎、李志龍
電話:0359-7710598
其它方式:0359-7710609
中藥材---半夏生產基地,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種植面積1200畝,年可提供乾品35萬公斤。
辣椒產品---三櫻椒,種植面積200餘畝,總產量十萬公斤,該產品紅度好、籽粒飽,辣香可口。這裡交通便利,貨源充足,質量保證,服務一流,歡迎光臨。

新絳縣

新絳縣面積 598平方公里,人口32萬,縣政府駐城關。新絳縣轄8個鎮、1個鄉:龍興鎮、三泉鎮、澤掌鎮、北張鎮、古交鎮、萬安鎮、陽王鎮、泉掌鎮、橫橋鄉;1個開發區。共有220個行政村。
新絳舊稱絳州,辛亥革命後廢除州治改稱新絳。
該縣南北高中間低,是運城盆地的一部分。中部有汾河、澮河等,兩岸為河谷平原是該縣主要糧棉產區。年均氣溫27度,年降雨量 550毫米,天霜期 194天。該具現有耕地52.5萬畝,主要種植小麥、棉花等。工業主要有紡織、機械加工、化肥等。西周時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為郇侯轄今新絳地,為侯國。春秋時期,郇國為晉所滅,此地屬晉。
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地屬魏,稱汾城。隸屬河東郡。
秦仍屬河東郡。北部為臨汾縣,西部為長修縣。臨汾舊城在今縣城北25公里處(襄汾縣晉城村)。長修故城在今縣城西北15公里處泉掌鎮。
漢高祖時,封御史杜恬為長修侯,長修為侯國。東漢改為長修鎮。
三國時屬魏,置臨汾縣,隸平陽郡。
西晉時,臨汾縣屬平陽郡。
南北朝時,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於柏壁鎮置東雍州。分臨汾縣為太平縣和南太平縣。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鄰聞喜、曲沃二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東雍州為絳州,徒聞喜縣龍頭城(今禮元鎮龍興堡)。武帝時復移於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縣玉壁。
隋代開皇三年(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領正平(今新絳)、龍門、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絳、垣曲等8縣。
唐武德元年(618)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武德三年(620)罷總管府稱雄郡。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領治仍舊。五代襲唐制。
宋為雄州,置絳郡防禦。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
金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興定三年(1219)又置河東南路轉運司,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
元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
明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稷山、垣曲、絳等三縣。
初屬領仍舊。雍正二年(1724)改為直隸絳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1912年(民國元年)5月,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1927年(民國16年)廢道,直隸省府。1937年(民國26年)新絳縣屬山西省第九專員公署。1939年(民國28年)民國縣政府移駐鄉寧縣下川村,1945年(民國34年)遷回。日偽縣政府仍駐舊城。1945年(民國34年)5月,新絳縣抗日民主政府公開(屬晉冀豫邊區太岳三專署),駐文侯村。同年8月,改稱新絳縣民主政府,仍駐文侯村,兼轄聞喜北塬28村。
1947年(民國36年)4月,新絳縣城解放,成立新絳縣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為界,南為絳南縣,屬太岳三專力量,駐文侯村,仍轄聞喜北塬一帶。北為新絳縣,屬晉綏呂梁十專署。1948年8月,絳南縣併入新絳縣,同屬晉綏器梁十專署。專署與縣治均駐今縣城。
1949年2月,成立晉南行政公署,駐新絳,下設3個分區。新絳分區轄新絳、稷山、河津、曲沃、鄉寧、吉縣、汾城等7縣。1949年6月晉南專署成立(駐今臨汾市),新絳屬晉南專署。1949年底,運城專署成立,新絳屬運城專署。
1958年11月,新絳併入侯馬市,屬晉南專署。1961年11月,從侯馬市析出,恢復新絳縣建置,仍屬晉南專署。
1971年,晉南專署分為汾、運城兩個地區,新絳屬運城地區。
1979年,運城地區改稱運城行政專員公署,新絳仍屬所轄縣之一。
2000年,運城地區改稱運城市,新絳仍屬所轄縣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