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

2:“中醫藥治療慢性再障18例療效分析”1996-1《中醫藥研究》 6:“中風病腎虛血淤證的辨證規律的臨床研究”1998-4《山西中醫》 7:“通下法在中風急症中的套用”1998-7《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基本信息

王近,男,於1982年-1987年之間,就讀于山西省中醫學院,於1987年畢業,分配到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原臨汾鐵路醫院)工作。中共黨員,學士學位。現任門診部主任兼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專業。主要專業特長:研究主攻風濕免疫病;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等多種疑難雜症。
1987年在中醫科門診工作;1988年在傳染科工作期間,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制定了治療肝炎,肝硬化的1-9號系列處方,廣泛套用傳染科病人。1989年在西醫內科工作兩年,系統掌握了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 1991年成立中西醫結合科病房工作,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對各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都制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並重點對心、腦血管病、泌尿系統疾病進行資料總結、積累病例。1992.3--1993.3北京東直門醫院進修學習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在進修期間,對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進行了重點學習實踐。並參與了兩項科研任務:1、運用健脾治則開展血液病脾不統血證的臨床與實驗研究;2、資壽泰口服液治療中風病∏期臨床試驗,進行了病例觀察。於1992年晉升主治醫師。進修回來後,擔負中西醫科病房責任主治醫師工作,負責臨床主治醫查房、教學、科研工作。先後開展了:1、中西醫專科治療工作,對“中風病、糖尿病、頸椎病、腎病”進行了重點研究,制定了院內協定處方;2、中醫急症工作,運用“清開靈”治療中風急症;運用“通腑化痰法”搶救治療中風急性期病人;運用“調肝理肺法”治療咳喘症。3、開展中醫藥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研究;4、運用“偏癱治療儀”促進中風病人肢體功能恢復; 5、1996年主持《補腎通脈丸治療中風病(恢復期)腎虛血瘀證的臨床研究》的科研工作,1997年11月通過了臨汾市行政公署科學技術委員會的鑑定,頒發了“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1998年獲臨汾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獲得了北京鐵路局“五小”成果第三名。同年獲得北京鐵路局科技拔尖人才;1999年獲得臨汾鐵路分局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1998年獲副主任醫師資格證書,任急診科副主任;1999年任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在科室開展了以“老年病和慢性病”為特色專科的工作。帶領科室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甲狀腺病、腎病工作,套用血液淨化技術,搶救治療多例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開展了糖耐量試驗,胰島功能檢查,快速血糖監測等檢測技術。定期開展“糖尿病防治教育”講座活動,為廣大糖尿病患者服務。並重點開展了對“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胰島素抵抗等進行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科室的太鐵分局科研項目《腎衰康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於2003年3月通過太鐵分局科委組織的鑑定,2004年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科室共研製有補腎通脈丸、腎衰康等5種成熟院內製劑。2002年1月-2003年9月:山西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科、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獲結業證書。2003年3月套用中藥煎劑預防“非典”達2萬多人次,4月擔任“發熱門診”主任,始終戰鬥在抗擊“非典”第一線。2003年7月獲北京鐵路局十五建功立業“抗擊非典”先進標兵;同年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4年3月—2004年9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院進修風濕免疫專業,師從我國著名的風濕病專家、全國風濕病協會主任委員栗占國教授,系統掌握了風濕免疫病的現代化實驗室檢測和規範化治療工作。回來後在我院率先開展了此項新工作課題。積極開展“風濕病”的規範化診斷治療和現代化檢測工作,開設風濕免疫病專科門診,開展現代化檢測工作,採用循證醫學,規範化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等風濕免疫病,吸引了廣大病人,並結合套用外用中藥熏洗、針灸、按摩、理療等傳統療法,提高了療效;臨床治癒治多例典型病例,填補了我院在這方面的空白。2006年5月參加了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院舉辦的“全國風濕病進展學習班”獲結業證書;並獲2005年臨汾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6年晉升主任醫師。
經過近20年在臨床一線實踐和在理論上的不懈探索,養成了嚴謹的學風,具有紮實的理論實踐基礎。能熟練中、西醫內科知識,靈活套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內科疑難雜症。創造性提出了“狀態變數、層次辨證”的辨證施治理論,體現了中醫傳統的八綱、六經、衛氣營血、臟腑辨證理論的精髓,用於指導臨床實踐。總結出了“老年病和慢性病”的主要病機在於“本虛標實、腎虛血瘀”,制定了以固本治標、補腎活血為大法的一整套理法方藥,主持開發研製的“補腎通脈丸”治療中風病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並且制定了醫院內系列處方。如:中風5方、寶心12方、風濕病14方、糖尿病、消化系統、腎病等系列處方,廣泛用於“風濕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結腸炎、腎病”等老年病、慢性病及各種疑難雜症。並針對廣大亞健康狀態人群,套用中醫藥調理方法,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特點,改善亞健康狀態人不適症狀,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廣泛吸引病源,擴大了服務範圍。
能長期訂閱醫學雜誌,參加各種學習班、培訓班和學術會議,多次專業進修,及時掌握學術最新動態。認真帶教,正確指導下級醫師及實習、進修醫生的臨床學習工作,多次在我院和衛校進行學術講座、講課。先後多次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學術會議,發表國家級、省部級論文17篇。
2004年任門診部主任,在政治上能堅持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吃苦在先,享受在後,起到了一個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加強門診管理,改善醫療服務,規範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提升門診管理水平。為各科室貼上明顯標識,懸掛專家展示牌,以便病人選擇滿意的醫生;對門診科室重新布局,按照方便病人就醫的原則規劃就診流程;開展主動上迎服務和分診、導診服務;門診護士負責把需要住院的病人送到病房,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擔架和輪椅;設有“院長代表接待處”、門診醫生導醫台和護士導診台,為病人提供電話和開水、健康教育書籍;開設門診注射室和輸液室、便民藥房;中藥房開展為病人煎中藥服務項目;每月開展8日和18日的優惠日活動,為病人提供優惠檢查項目;門診服務視窗承諾限時服務,縮短病人等待時間,糾正“三長一短”現象。加強內涵建設,擴大社會效益,加強醫務人員業務學習,強化“三基”培訓,提高坐診醫師質量、提高科室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簡化服務環節、改善就醫環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嚴格收費管理,降低醫藥費用;建立了收費價格信息公開公示制度,拓寬社會監督渠道;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廣泛深入開展“弘揚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的宣傳教育活動。樹立救死扶傷、病人至上、熱情服務、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加強醫患溝通;認真查處紅包、回扣、開單提成和亂收費等違法違紀問題,努力建立符合廣大人民民眾要求的新型和諧醫患關係。
附:
一:科研成果:
1:1997年主持《補腎通脈丸治療中風病(恢復期)腎虛血瘀證的臨床研究》的科研工作,1997年11月通過了臨汾市行政公署科學技術委員會的鑑定,頒發了“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獲臨汾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998年獲得了北京鐵路局“五小”成果第三名。
2:參加太原鐵路分局級科研項目《腎衰康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於2003年3月通過分局科委組織的鑑定,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
二:榮譽稱號
1:1998年獲得北京鐵路局科技拔尖人才。
2:1999年獲得臨汾鐵路分局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3:2003年7月獲北京鐵路局十五建功立業“抗擊非典”先進標兵。
4:2003年獲山西省“五一”先進勞動者獎章。
5:2005年獲臨汾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三:論文情況
1:“論醫易相通”1991-8《全國鐵道醫學會論文彙編》
2:“中醫藥治療慢性再障18例療效分析”1996-1《中醫藥研究》
3:“中醫藥治療純紅再障1例” 1996-4《中醫藥研究》
4:“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病腎虛血淤證100例療效分析” 1996-6《山西中醫》
5:“補腎活血法在腦血管病中的套用”1997-5《山西中醫》
6:“中風病腎虛血淤證的辨證規律的臨床研究”1998-4《山西中醫》
7:“通下法在中風急症中的套用”1998-7《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8: “開胃進食湯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184例療效分析”1999-3《中國當代醫藥衛生學研究進展》
9:“脾陰虛證的辨證論治” 1999-3《京鐵科技通訊》
10:“肺陽虛證的辨治體會”2000-7《中華實用中西醫藥學》
11:“輕可去實法臨床套用心得”2001-9《中國實用醫藥雜誌》
12:“酸味藥在肝炎中的套用”2001-10《中外名醫雜誌
13:“略論腎開竅於耳”2001-12《中醫雜誌》
14:“針刺治療麻木症30例”2002-1《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
15:“黃芪注射液治療蛋白尿療效觀察”2005-12《世界醫藥創新雜誌》
16:“調肝理肺法治療科喘症210例療效分析”2006-2《光明中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