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肖古王》

《近肖古王》

《近肖古王》講述百濟的近肖古王小時候被趕出王宮後,經過曲折波瀾,最後爭奪王位,並引領百濟步入太平盛世的故事。

基本信息

背景

國土國土
劇照劇照

近肖古王(?-375;在位時間:346~375年)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百濟的第十三任君主。

近肖古王是百濟第十一任君主比流王的次子。在近肖古王之前,百濟的王位一直在百濟的第五任君主肖古王和第八任君主古爾王的後裔交替世襲。近肖古王在百濟第十二任君主契王去世後繼位標誌著肖古王世襲的最終勝利和這種輪迴的結束。

近肖古王掌權後,強化了百濟君主的集權,通過任命地方官員的手段消弱了百濟貴族的勢力。

百濟在近肖古王在位期間達到了鼎盛時期。369年,百濟吞併了所有殘餘的馬韓部落並將洛東河以西的伽倻納為臣屬。百濟領土面積達到空前最大。

歷史

劇照劇照

369年,高句麗攻打百濟,百濟給與全力反擊。371年,當時的百濟太子近仇首王率3萬軍隊拿下平壤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百濟從此稱霸黃海並控制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京畿道,忠清道,全羅道和部分江原道和黃海道地區。

近肖古王採取與新羅友好與高句麗對抗的政策。366年,近肖古王與新羅聯盟對付高句麗。

近肖古王積極引進中國文化。372年,百濟第一次派外交特使到東晉並得到冊封。近肖古王時期,百濟開創並引領了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三邊貿易。中國以前一直是國際貿易主導者。但在中國丟失樂浪郡後,中國北部被不懂海運的匈奴,鮮卑和羌占領。百濟主導了大多數渤海灣的貿易。

百濟還將百濟的文化傳播到日本大和時代的倭人。近肖古王還贈予倭王七支刀,並派王仁等人到日本傳播儒教和漢字。

近肖古王鼓勵文化發展。百濟拿下帶方郡後,許多中國學者被邀請到百濟宮中。百濟通過這些學者和與東晉的貿易往來中吸收中國文化。

近肖古王在位期間還命高興撰寫了百濟的史書《書記》,不過此書並沒有流傳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