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王迅[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王迅(1949年4月22日—),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2014年1月因吃烤雞後用骨頭擺人形,而走紅網路。

簡介

王迅王迅

王迅教授出生於1949年4月22日。他於1988年7月開始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任教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考古。

2009年6月,當時年已六旬的王迅教授成為網路紅人,他走紅的原因不僅是他的學術成就,也源於他在網路上發帖“灌水”,半年內發貼2萬餘,日均發貼100個以上,堪稱史上最強“水車”。無數北大學子以及其他網民,因為喜愛他或辛辣或搞笑的貼子、漫畫,成為他的冬粉;不過,也有人撰文罵他不務正業,是“北大最閒的教授”。

開設課程

•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考古學通論

•田野考古實習

•博物館實習

學術活動

•負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補要村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

•侯墓地發掘報告(第四次發掘部分)的編寫工作。

•參加過不少會議,第一次是1983年參加中國考古學會第四屆年會。

吃烤雞走紅網路

王迅王迅

2014年1月,王迅教授在網上吃烤雞,萌萌的樣子把一隻烤雞吃成了藝術,並讓其屍骨完好。而在最後,甚至對這隻烤雞深深的鞠了一躬。

此次“北大教授吃烤雞”的組圖也迅速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網友們或認為這是王迅教授的職業病,或欽佩老教授的幽默,還有網友觀察分析稱吃的是烤鴨,不是烤雞。

網友帖子

@魏冬冬166:沒辦法,三口雞不離本行。

@泠子Autumn:哈哈哈哈,好萌!教授,可以做朋友么?

@靳適:知行合一啊。

@瘋貓的自白:好萌的教授啊,要是我們學校也有這樣的有個性的教授就好了~

@近春園2011:這不是術業有專攻,這是標準的行為藝術,這是《射鵰英雄傳》里的老頑童。

@豬self:服務員小哥傻掉了。

@dreamingbear515:處女座的吧…

@一一團長:還泣別+鞠躬,雞遺體告別?這老頭一定不會大腦萎縮+老人痴呆症!精著哩!

王迅王迅

@鳳酒歌:哭成那樣是沒吃飽嗎?

@香雪堂郭紅元:對生命的尊重,對食物的敬畏。

@自護:確定是他殺,動機是謀肉。

@愛平台:邏輯不對啊,考古學應該是四分五裂的殘骸中拼出完整的雞。

@土錘元寶:吃到情深處數度哽咽。

@鹿小沁:通選課上過王老師的課,看上去慈祥和藹一本正經啊~其實是BBS大水車,作為中國第一個考古博士您這么賣萌您院系的人知道么!

@裝逼菜譜:最後一張圖:咦,這裡少了一塊,這不科學啊。

@小寶2745813935:我的重點在於食堂為啥能吃到整隻烤鴨。

@碗裡還是我:從皮,還有頭上觀測是鴨子啊。其實教授的意思是,烤鴨不是一整隻吧。

@磨嘰莫急號:有沒人覺得重點是那是只烤鴨吧!我眼神不好~~~ 。

論文著述

1、王迅《菏澤安丘崮堆龍山文化遺址》《考古學年鑑》1985年,文物出版社。
2、王迅《簡析<關於偃師商城的幾個問題>一文中使用的邏輯方法》《中原文物》1986年1期。
3、王迅《<藁城台西商代遺址>介紹》《考古》1987年11期。
4、鄒衡郅生龍王迅宋豫秦《菏澤安邱崮堆發掘簡報》《文物》1987年11期。
5、王迅《模糊數學在考古學研究中的套用》《考古與文物》1989年1期。
6、王迅《試論夏商時期東方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2期。
7、王迅《陶唐.土鼓.陶寺遺存》《中國文物報》1990年2月22日。
8、王迅《從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與商城》《中原文物》1991年1期。
9、王迅《介紹〈考古學專題六講〉》《大學文科指導書目歷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10、王迅《考古發掘工地上的選擇與析疑》《文物天地》1992年4期。
11、王迅《考古發掘工地上的選擇與析疑》《文物天地》1992年6期。
12、王迅《燕園聚珍》夏商周部分文物出版社1992年9月。
13、王迅《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第一次在考古學上劃分了東夷、淮夷兩大文化系統。為中國東方地區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作了基礎性工作。
14、王迅《東夷·淮夷文化對日本古文化的影響》日本《創大アジア研究》第17號1996年3月
論證了東夷、淮夷文化對日本古文化影響。
15、王迅《二里頭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
說明二里頭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發展中的特殊作用。
16、徐蘊(王迅)《從先秦時期樂器看鏇律的產生和初步發展》草原藝壇1997年1期。
17、李伯謙王迅《安徽省霍丘、六安、壽縣考古調查試掘報告》《考古學研究》總第三期科學出版社1997年6月。
18、王迅《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三件商周青銅器與中國先秦時期蠶絲業》《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考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4月
論證了先秦時期蠶絲業的重要位置、發展概況和職業世襲集團的存在。
19、王迅《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品選(1998)》夏商周藏品部分。科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0、王迅《試論夏商時期東方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1、王迅《騰蛇乘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6月
結合考古學、民俗學材料,論述了古代蛇在古代的文化蘊含及其在文化傳統中的表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推薦有關中文化思想的參考書.
22、王迅《兔寄明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1月
考古學與民俗學材料相結合,論述兔與中國古代車馬起源等問題及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多方面的投影。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推薦有關中文化思想的參考書.
23、王迅《鄂爾多斯猴子騎馬青銅飾與〈西遊記〉中弼馬溫的由來》《遠望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12月。
24、王迅《說龍》,《中華文明之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25、王迅趙志軍〈TigerDecoratiogonEarlyBronzes〉,〈Orientations〉1999年9期。
本文後來收入東方雜誌〈Orientations〉優秀論文集出版。
26、王迅《兔年的吉祥物》,《百科知識》1999年1期。
27、王迅《閒解〈紅樓夢〉謎語》中國文化報1999年1月30日第四版。
28、王迅《龍與龍舞》,《中國龍文化與龍舞研討會論文集》重慶出版社2000年8月。
29、王迅《中國青銅器研究中若干問題的新探索》,《文化的饋贈》考古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30、王迅《中國早期文明興衰的人地關係簡論》第五章《海岱地區》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
31、王迅《長江流域青銅文化傳統特徵初探》,《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2年3月。
32、王迅《二里頭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夏文化論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33、王迅《漫談〈廢墟與輝煌〉》,《中國藝術報》2000年11月3日,(藝術攝影專刊)第2版。
34、王迅關於《國寶回歸牽動人心》的發言《北京青年報》2000年5月9日第19版。
35、王迅《壯美的古文明之旅》,《中華讀書報》2001年7月25日。
36、王迅《五帝時代與夏代史跡的考古學觀察》,《考古學研究》五,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
37、王迅《羊與中華文明》,《百科知識》2003年1期。
38、王迅《未年說羊》,《中國藝術報》2003年1月3日(中國收藏第一版)。
39、王迅《金雞司晨---說雞生肖》,《乙酉賀歲》人民美術出版總社,2004年10月。40、王迅《從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與商城》,鄭州古都學會:《鄭州商城發現50周年研究文集》2005年。
41、王迅〈蘇魯豫皖考古座談會紀要〉發言部分《文物研究》總第七期1991年。
42、王迅《1998年鶴壁市、淇縣晚商遺址考古調查報告》,《華夏考古》2006年1期。
43、王迅《20世紀夏商周考古發現與研究》第叄章七《早商青銅器研究》、42第肆章六《晚商青銅器研究》。出版社,年月。
44、王迅《中國文物圖典-青銅器辭條》,辭典2003年出版。
45、王迅《研究考古學文化發展與傳播的數學方法---談考古學文化場》,《溫故知新—面向中國考古學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6、王迅《最早的珍珠項鍊和龍紋琉璃器》,《慶祝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球化考古學的新前沿:明確中國的古代傳統》2008年5月。
47、《詩三首》,《苗山報》1993年4月10日第三版。
48、《《英雄》傳統有餘創新不足》(影評)《中國藝術報》2002年12月27日第4版。
49、《中國人生活中的蛇》,《生活時報》1998年8月23日15版。
50、《考古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51、《騰蛇乘霧》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訂版。
52、《兔寄明月》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訂版。
53、《河北臨城補要村遺址發掘取得重要收穫》,《中國文物報》2008年2月29日,第2版。(與常懷穎、朱博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