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導演、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

199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後一直從事紀錄片實踐和教學工作,開設《紀錄片創作》、《影片分析》等課程。拍攝紀錄片《水城》、《神鹿啊!我們的神鹿!》、《速食麵時代》、劇情長片《聖殿》、《一年到頭》、《我是植物人》、《萬箭穿心》等。在交流活動上,該片導演、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王競,首先就觀眾對於影片多次出現的“虛焦”畫面做了解釋, 王導稱,“虛焦”模擬主角的主觀視角,另一方面用這種極端風格化的攝影手法去掩飾和彌補一些製作上的不足,因為影片的資金非常有限,實為無奈之舉。

基本簡介

王競王競

1966年生於江蘇。199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現為北京電影學

院攝影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畢業後一直從事紀錄片教學工作,開設《紀錄片創作》、《影片分析》等課程。在創作實踐中,積極涉足策劃、編劇、導演、 攝影、製片、廣告等多個領域,並將創作經驗融合到教學之中。

主要作品

《 水城》紀錄片(16毫米),任攝影師 1989年獲全國優秀電視節目二等獎

《神鹿啊,我們的神鹿!》 1996年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投資製作紀錄片(16毫米) 任 聯合製片人。

獲1998年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評審會特別獎

《 速食麵時代》 1997年拍攝故事片 任聯合製片人、編劇、導演。

獲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 爻》 1999年製作電視紀錄片 任聯合製片人、導演。

入選2001年紐約獨立電影節

《 聖殿》2004年製作故事片任聯合製片人、編劇、導演。

入選2005年義大利遠東電影節、德國亞洲電影節、台北國際電影節

《愛丁堡的天空》2006年拍攝紀錄片任導演、聯合攝影師。

《 一年到頭》2007年拍攝故事片 任導演。

電影作品

1997年:《速食麵時代》(電視電影)

2004年:《聖殿》

2007年:《一年到頭》

2009年:《無形殺》(聚焦人肉搜尋電影)

2009年:《萬家燈火》

2010年:《我是植物人》(揭秘醫藥行業“潛規則”電影)

2010年:《孩子那些事兒》

2011年:《郭明義》(與陳國星合導)

2012年:《萬箭穿心》(根據方方小說改編)

2013年:《大明劫》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2014-04 第14屆 電視電影百合獎 優秀導演獎 大明劫 (獲獎)
  • ▪ 2013-12 第1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 最佳導演獎 萬箭穿心 (提名)
  • ▪ 2013-12 第1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 最佳影片獎 萬箭穿心 (獲獎)
  • ▪ 2013-09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萬箭穿心 (獲獎)
  • ▪ 2013-09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獎 萬箭穿心 (提名)
  • ▪ 2013-08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導演獎 萬箭穿心 (提名)
  • ▪ 2013-08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電影獎 萬箭穿心 (提名)
  • ▪ 2013-08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導演獎 萬箭穿心 (提名)
  • ▪ 2011-10 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編劇獎 孩子那些事兒 (提名)
  • ▪ 2011-06 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編劇獎 我是植物人 (提名)
  • ▪ 2011-04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我是植物人 (提名)
  • ▪ 2004-05 第1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速食麵時代 (獲獎)

電影介紹

速食麵時代

講述了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郊縣的一個文化單位工作,在其間感受到校園和社會、都市生活和小城鎮生活的巨大反差。經歷了一個不成功的愛情,和人生道路上第一個艱難而痛苦的選擇。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視電影,真實地描繪了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後面對人生十字路口、面對情感與事業的衝突時,表現出的徘徊與迷茫。

聖殿

外表木訥性格內向的金魚店夥計邱東迷戀網路遊戲,一天,他無意中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電話里一個神秘的女孩兒在找一個39級的劍客,之後在一家影樓的牆上,邱東看到一張神秘的婚紗女孩的照片,冥冥中他覺得自己平凡的生命里將開始一個非同尋常的奇遇——婚紗女孩兒與《 聖殿》遊戲中的女妖慢慢重疊,現實與虛擬世界漸漸迷失了界限……《 聖殿》是國內第一部集真實生活、電腦動畫(遊戲界面)、夢幻世界、數碼特技於一體的影片,也是國內第一部涉及網路遊戲和幻想題材的藝術影片。影片取材真人真事,反映了網路遊戲者和網路戀愛者的生存狀態。——《 聖殿》

我是植物人

講述一名記者在跟蹤偷拍明星的過程中誤打誤撞,結識了一名“植物人”,二人隨即捲入一場驚天藥品大案。在交流活動上,該片導演、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王競,首先就觀眾對於影片多次出現的“虛焦”畫面做了解釋, 王導稱,“虛焦”模擬主角的主觀視角,另一方面用這種極端風格化的攝影手法去掩飾和彌補一些製作上的不足,因為影片的資金非常有限,實為無奈之舉。不過,這種風格化的影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為這部嚴肅的影片賦予了一定娛樂性,這一點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