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重慶公安局長]

王立軍[重慶公安局長]

王立軍(1959年12月——)男,蒙古族,內蒙古阿爾山人,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中國人民警官大學(1998年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合併)1985年交通管理工程系學員,東北財經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王立軍先後榮獲全國公安戰線一、二級英雄模範等數十項國家級功勳榮譽。2011年5月27日,王立軍全票當選重慶市副市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王立軍,男,蒙古族,1959年12月生,重慶省委黨校研究生,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一級警監,教授,研究員。1976年參加工作,1987年加入中共共產黨

當過知青、部隊文書、職員、民警、派出所所長,曾任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局長、黨組書記,錦州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錦州市副市長,2008年6月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正廳局長級),2009年3月任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所研究員,中國現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東財MBA學院社會心理研究室主任,現場技術鑑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際法醫顱面鑑定協會副主席及2004年—2007年度學術課題項目負責人(第十一屆學術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2010年12月國際著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專程到重慶,聘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為“美國李昌鈺法庭科學(法醫)研究所”特聘專家、教授。

2011年1月14日上午,重慶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並補選王立軍為重慶市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定,確認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補選王立軍為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的代表資格有效。

2011年5月27日,在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王立軍全票當選為重慶市副市長。

2011年6月15日,重慶市公布了王立軍任職副市長的分工範圍。其分管工作包括公安、國安、司法、人武、信訪、政府維穩工作。此前,王立軍在任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期間,主導了重慶“打黑除惡”行動。[5]

個人簡歷

1976年7月—1978年4月 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林業局天池林場知青;

1978年4月—1981年3月 解放軍00419部隊文書、秘書、調度;

1981年3月—1982年12月 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林業局職員;

1982年12月—1984年4月 遼寧省鐵法市(縣級)商業局職員;

1984年4月—1987年8 遼寧省鐵法市(縣級)公安局民警;

1987年8月—1992年2月 遼寧省鐵法市公安局曉南派出所副所長、所長,大明派出所所長(1988年7月遼寧省中等專業教育自學考試政法專業畢業);

1992年2月—1992年9月 遼寧省鐵法市公安局副局長;

1992年9月—1994年7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幹部學院管理專業學習;

王立軍王立軍

1994年7月—1995年9月 遼寧省鐵法市公安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995年9月—1998年5月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兼刑警隊、巡警支隊隊長(其間:1993年8月—1996年7月遼寧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8年5月—1999年12月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1999年12月—2000年.08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2000年8月—2002年7月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長、黨組書記;

2002年.07月—2002年12月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

2002年12月—2003年5 遼寧省鐵嶺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副市級);

2003年5月—2004年11月 遼寧省錦州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副市級);

2004年11月—2008年6月 遼寧省錦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2006年11月聘為教授、研究員,2004年9月—2006年4月東北財經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專業[EMBA]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得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8年6月—2009年2月 重慶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常務,正廳局長級,2008年9月起兼重慶市委政法委委員);

2009年2月—2009年3月 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副局長;

2009年3月—2009年7月 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2009年7月—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兼武警重慶市總隊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2011年1月14日,在重慶市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王立軍以高票獲選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其代表資格將報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確認並公告。

2011年5月27日,在重慶市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王立軍全票當選為重慶市副市長。

職業經歷

早期經歷

王立軍王立軍

王立軍長期致力於學術課題研究和行政管理,奮戰鋒線多年,歷經坎坷,幾地任職,率員打擊有組織犯罪並破獲大量重案。因領導警隊掀起掃黑風暴的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成為輿論的焦點。

王立軍蒙古族,蒙文名字叫“烏恩·巴特爾”。1999年以他為原型的電視劇《鐵血警魂》上映,主人公便叫“烏恩”。創作《鐵血警魂》的著名公安文學作家周力軍回憶說:當時王立軍就戴個近視眼鏡,臉挺白。說話一點兒也不高聲大嗓的,而是文質彬彬,特別儒雅的感覺。後來他才知道,王立軍在書法、美術、音樂等方面都有研究。

20世紀80年代初從部隊轉業後,王立軍成為遼寧省鐵嶺市下屬的鐵法市商業局一名職員。一次偶然的機會,當地警方讓他擔任義務治安員。他把年輕的同事們組織起來,帶著他們每天用業餘時間巡邏,比真警察還勤奮。1984年4月,鐵法市公安局面向社會招聘警察,他如願以償了。其時,王立軍只有國中學歷,但他一直很注重“充電”,從中專、黨校一直進修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再到東北財經大學高級管理人員EMBA班。現在的王立軍已經是教授、研究員和著名法醫專家。

“打黑”先鋒

在鐵嶺任職近20年,王立軍從一名普通民警成為派出所所長、公安局局長,打掉了鐵嶺市的4個黑社會團伙,自己負傷達20餘次。那個“妻子女兒慘遭黑社會殺害”的傳言,就產生在這一階段。其間,另一場打黑經歷令王立軍聲名遠揚:2002年秋天,他奉命奔赴遼寧盤錦,一舉打掉6個涉黑涉惡團伙,並將22名充當保護傘的公安民警繩之以法。其中不乏分局副局長、派出所所長。

2008年6月,王立軍從錦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的位置上調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調任錦州市公安局局長後,王立軍所做的第一件不按常理出牌之事是:破案之後,給警察“扒皮”。2003年5月31日起,錦州連發五起入室強姦殺人案,先後導致兩死兩傷。王立軍宣布:啟動破案後倒查責任機制。歷經兩個多月的偵查,最終確定一名40歲的無業男子許貴柱為犯罪嫌疑人。

2003年7月23日,錦州市公安局召開案件倒查責任追究處理大會,處分偵破這一系列案件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13名警察。 其中,負責許貴柱家所住區域的凌河公安分局康寧派出所副所長及一名民警被“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東北民間將這種行為稱為“扒皮”。該分局副局長也被行政撤職。處分的理由之一是:許貴柱家離派出所僅一百多米,而且完全符合11項對犯罪嫌疑人的推測特徵。他們沒有將其排查出來。

現為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武警總隊第一政委。在眼下進行的重慶打黑作戰中,王立軍使出了他在盤錦練就的“獨門秘笈”:律師提前介入。律師提前介入,意為在辦案時,警方邀請一些律師進駐特偵組。在偵查工作初步完成後,對案卷進行檢查,對罪名和證據鏈條予以逐一核實。 

從嚴作風

王立軍的從警的風格:工作高調,個人低調。他指揮的警隊,經常爆出驚人之舉,轟動一時;而其中的個人卻異常低調,甚至可用“封口”來形容。2009年7月27日,重慶市彭水縣公安局一名治安民警攜帶私藏的獵槍去打獵,不慎走火造成他人死亡。此事被媒體曝出後,該縣公安局局長、治安大隊長等一系列負責人全部“下課”。

在警界內部,對王立軍特立獨行的風格也頗多爭議。“他把警察管得太死太嚴,這樣下去,對社會治安的長遠不利。”一名老警察張肅(化名)的話,代表了一部分警察的看法。中國刑警學院刑偵系副教授劉沖則認為:在這個時代,個體民眾的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公權與私權的界線越來越分明。如何區分守法公民與犯罪分子,對警察的執法要求更加嚴格和規範,是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王立軍的一句話,也許可以代表他對自己所陷爭議的態度。當年那場誣告官司了結後,一位與王立軍熟識的記者採訪他,他的回答是:“到目前,我什麼也不能說。我覺得應該讓法律去說,讓老百姓去說。”

學術論文

王立軍王立軍

主要發表的學術論文有《中國人顱像重合法鑑定標準年齡差的研究》、《刑事案件現場勘查數碼記錄處理系統的研究》、《套用恥骨聯合X光片判別經產生育的研究》《犯罪心理學在司法刑事偵查中的套用》、《多排螺鏇CT測量和標識顱面軟組織厚度的法醫學評價》、《現場物證與重建犯罪現場和犯罪心理分析》、《中國北方漢族青年恆前牙牙體硬組織解剖學特徵的初步研究》、《顱面復原技術在焚屍食人案件中的套用》等數十篇論文,

主編了《2004年國際顱面法醫鑑定協會論文集》,《痕跡檢驗與偵查破案》、《刑事錄像學教程》兩部專著被用於相關大學的教學。在國內首次進行《注射藥物後器官受體移植試驗研究》、《車輛爆破現場重建研究》,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授予其“光華科技創新特別貢獻獎”。主持亞太地區《無創傷解剖》重大課題研究,與東北財經大學合作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