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齡氣功養生法

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第二、中國氣功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 中國氣功強調人與社會的統一。

氣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上乘功法體系。據說氣功養生法創自晉代的道安法師,及後輾轉流入道家崑崙派中秘傳,至 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在道家的養生哲理長期薰陶下,氣功養生法的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它大概可分成前三百年武功,和後五百年養生和治療。因此,氣功養生法的體系不單只是非常完整,而且其功法類別也相當廣泛,包羅有養生、治病的動功、靜功、醫功和武功等,共七十餘套的功法。

簡介

【篇名】王松齡氣功養生法
【編著】趙繼承
【出版社】瀋陽出版社
【日期】1991年1月1日
【ISBN號】7-80556-786-7
【摘要】
【頁數】257
健康的標準,身體方面是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四大調和:心理方面是能以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心理平和寧謐,其對疾瘸的治療原則也以治療心病為首推。另外,我們知道,經典的中醫學認為,人體內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表示五個系統。它們之河相互影響,相生相剋,這顯然與佛教醫學有不謀而合之處。“瑜伽”一詞,在我們身邊鋪天蓋地的健身廣告宣傳中使我們感到一點都不陌生,但您或許有所不知,其作為風行世界的一種健身方式,同樣是佛教文化中極有魅力的_部分。佛家所謂的“禪定”是一種高度集中自己注意力的行為,是拋棄自已“器官”乃至混亂意識的一種努力,而瑜伽則是結合了運動的禪定,是禪定的補充或分支。本書著眼於佛教與健康的主題思想。以心理健康、養生功法貫穿之,是宗教與健康系列叢書的一本,實用性、科學性很強。它將是您撫慰心靈、確保健康的良師益友!

特點

第一、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運行的出入口。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運行通暢。
第二、中國氣功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中國氣功強調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繫,人的機體受到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氣功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動態適應。中國氣功強調人與社會的統一。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氣功修練強調人要適應社會。中國氣功強調形神統一。氣功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自我身心鍛鍊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體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體的心理功能。氣功提高人體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第三、中國氣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醫家的影響。中國氣功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醫家的一些理論及健身祛病的技術,逐步形成中國氣功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豐富多彩的養生技術。

作用和療效

中國古代氣功從一開始就用於治病和健身。氣功所以能夠治病,主要是因為它對大腦皮層和皮層下植物神經中樞及心血管系統能起到有益的調節作用,對機體的異常反應有糾正作用,對腹腔器官有一種按摩作用,對自身生理機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練功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緒的干擾,讓人體的生理、生化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氣功中的放鬆、入靜和呼吸可緩解大腦皮層對整體的應急性反應準備,為機體的休息、修復和調整提供有利條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對機體的擾亂,降低機體對外部環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六欲”的危害;經過緩慢調整,使整體耗能減少,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