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羽毛球運動員]

王晨[羽毛球運動員]

羽毛球選手王晨代表中國香港隊參賽後成績一直很穩定。自2002年下半年起,一度占據女單世界排名第一寶座,成為中國選手的主要對手之一。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選手王晨原本希望用一枚奧運金牌來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但卻不幸在羽球女單1/8決賽中慘遭淘汰,無緣奧運會最高領獎台。

基本信息

羽毛球選手王晨

姓名:王晨

王晨王晨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76-6-21

出生地:上海

國際:中國香港

身高:170cm

參賽項目:女子單打

主要成就

王晨王晨

王晨原為中國羽毛球隊主力選手,代表中國香港隊參賽後成績一直很穩定,始終排名世界前十甚至前五。自2002年下半年開始,王晨成績逐漸抬頭,一度占據女單世界排名第一寶座。2006年多哈亞運會,王晨先後擊敗中國選手,奪得女單冠軍。2007年世錦賽,王晨又戰勝世界冠軍張寧,首次闖入決賽,最終獲得亞軍。王晨已經海外軍團中最具威脅的選手之一。

2007年世錦賽女單亞軍,亞錦賽女單四強,印尼超級賽女單冠軍,新加坡、全英超級賽女單八強;

2006年亞運會亞錦賽女單冠軍,德國馬來西亞中國台北中國澳門日本中國公開賽中國大師賽女單四強,中國香港印尼全英公開賽女單八強,世錦賽女單16強;

2005年亞錦賽、印尼公開賽女單冠軍,韓國公開賽女單亞軍,瑞士、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公開賽女單四強,新加坡公開賽女單八強,世錦賽女單八強;

2004年中國公開賽、亞錦賽女單亞軍,印尼、日本、韓國、全英公開賽女單八強,奧運會女單八強;

2003年韓國、瑞士、印尼公開賽女單亞軍,日本、中國台北、中國公開賽女單四強,中國香港、丹麥馬來西亞、新加坡全英公開賽女單八強,世錦賽女單八強;

2002年亞錦賽、亞運會女單四強,丹麥公開賽女單四強,新加坡、馬來西亞公開賽女單八強,中國台北公開賽女單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選手王晨原本希望用一枚奧運金牌來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但卻不幸在羽球女單1/8決賽中慘遭淘汰,無緣奧運會最高領獎台。

享受羽毛球樂趣

王晨王晨

說不清王晨是第幾個在國際大賽中能夠給中國國家隊選手設障礙的人,但這次全運會羽毛球女單決賽,這個29歲的老將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因為福建陳莉被她2:1淘汰,而遼寧的張寧以1:2被上海朱琳淘汰,於是王晨突然成為女單冠軍最有力的爭奪者。

“累,累,就是累。”因為12日晚對陳莉的比賽進行了三局,最後一局爭奪尤為激烈,儘管最後比分是11:7,但發球權不斷轉換,這對老將來說,是體能和意志的考驗。不過,王晨寧願把這作為一種享受。

“最後我頂住了,球路的變化我要好一點。”王晨對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她12日上午剛剛淘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謝杏芳。“謝杏芳是被女團失利的壓力壓倒了。”王晨快人快語,認為對手實力其實非常強,是女單金牌的有力爭奪者,但要學會克服困難,壓力再大也要頂住打。

“關鍵是要學會享受羽毛球。我在香港,球隊不會給我壓力。我不去顧慮其他,只是打好比賽就可以。”1999年,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王晨離開國家隊,選擇到香港打球,就是想繼續自己的羽毛球生涯,享受這生涯中的苦與樂。

王晨說,她只是按照教練的指導,在比賽中享受羽毛球,展現自己的實力。她很快在香港適應了“享受”這一體育競技的境界。從2002年起,她就不斷地在一些國際大賽上亮相,並在當年率領香港隊闖進了尤伯杯的決賽圈,並在今年獲得印尼公開賽女單冠軍,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三。

“當然,能拿個獎牌最好啦。”王晨表示,現在機會已經展現在自己面前,自己就要努力享受到羽毛球比賽勝利的果實。

安逸享受羽毛球的快樂

“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你必須去適應那裡的生活。”九年過去了,如今,王晨在香港已經購置了自己的房子,和丈夫鄭昱閩過著甜蜜的二人生活。除了出去比賽,其餘在香港的日子裡,每周她有六天訓練,但和以前在國家隊相比,現在的訓練更加自由和輕鬆。“一、三、五全天,二、四、六半天。上午10點開始練球到11點15分左右結束,接著做15分鐘的按摩放鬆,一小時的理療,吃過飯後睡個午覺,3點鐘起來,有時練一個半小時力量,再做一下按摩,大約6點鐘左右就坐班車回家了。”王晨很滿足現在安定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感覺很開心,在這裡,沒有人會給你很大的壓力,沒人會對你下死命令一定要拿第一,比賽能拿個第二或者第三名,他們就很開心了。”

“我經常說,在香港取得的所有榮譽都是賺來的,現在我是抱著一顆感激的心去訓練、去比賽、去生活。羽毛球對我而言,現在僅僅是一份謀生的工作,我在享受它給我帶來的快樂。”如果說還有什麼讓王晨“抱怨”的話,那就是團體賽時總避免不了兼項。為此,頑皮的她也不忘“訴苦”,“我老是跟別人說,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啊,到哪裡團體賽總是要打一單一雙,以前在上海隊是這樣,現在香港隊也是這樣,累都累死了。”

回北京希望圓夢

王晨王晨

“回北京希望圓夢”——訪中國香港羽毛球奧運選手王晨

落戶中國香港隊的第五個年頭,王晨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半決賽中將國家羽毛球隊頭號女單謝杏芳“斬落馬下”,在決賽中又戰勝隊友葉姵延,獲得一枚女單金牌。當時王晨30歲。

兩年之後,王晨仍是北京奧運會女單奪牌熱門之一。備戰奧運期間,她輕鬆談笑接受記者採訪。她說,這可能是她參加的最後一屆奧運會,雖然沒有奪牌壓力,但還是期待收穫一枚獎牌。

她不忘加上一句:“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我當然開心,能在北京拿獎牌會更有意義。”

上海姑娘王晨,出生在北京,幾年之後到上海生活。開始羽毛球訓練之後,14歲時從上海隊調到國家隊,再次回到北京。

對於北京奧運會之旅,王晨說,國家隊仍是最強的隊伍,張寧和謝杏芳經驗豐富,盧蘭和朱琳年富力強,她們之中無論是誰出戰,都會是最強的陣容。馬來西亞的黃妙珠、丹麥的拉斯姆森和韓國選手都有很強的實力。不過,王晨對自己仍然有信心,因為自己在技戰術和經驗上有優勢。

北京奧運會開幕前3周的公開訓練課上,王晨在主教練陳智才的指導下練習折返跑和技戰術。

王晨近來先後在新加坡和泰國受傷,公開訓練課上手背仍貼著膠布。她說,由於仍處於傷病恢復過程中,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偏重身體訓練,接下來的衝刺階段會加強技戰術訓練。

羽毛球是中國香港隊有望在奧運奪牌的項目之一。陳智才說,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大家感受都很特別,香港市民對羽毛球隊存有較高的期望,港隊隊員身上的壓力明顯可以感覺到。不過,任何一支參加奧運會的隊伍都有壓力,相信港隊有勇氣克服困難,迎接挑戰。

“全世界(其他參賽隊伍)都是對手,但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他說。

王晨王晨

陳智才表示,港隊會全力以赴爭取金牌,但不會給自己設定目標。作為中國香港羽毛球隊3名參賽隊員中的“大姐大”,王晨坦承:“壓力肯定有,只要想贏球就有壓力。”

不過,王晨說,家人對自己的成績已很滿意,香港球迷也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

王晨將和丈夫鄭昱閩組成夫妻檔,由鄭昱閩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擔任其場外指導,幫助她調整狀態,舒緩壓力。至於父母,王晨說,他們不會到現場去看自己比賽,因為可能會很緊張。

與香港許多運動員一樣,王晨希望能夠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參加那么多大型國際比賽,基本上沒有參加過開幕式。”不過,由於羽毛球比賽可能次日開打,這一願望未必能夠實現。

堅持打球到32歲,王晨在羽毛球運動員中也算“高齡”了,這也印證了她“永不言棄”的運動格言。王晨說,希望自己在北京得圓奧運獎牌夢,奧運會之後可能在半年內慢慢退下來。至於退役後的想法,則還沒有具體打算,但奧運會之後要先給自己放個假,休息一下。

王晨的心聲

王晨原來在國家隊成績也相當不錯,代表中國香港隊參賽後成績一直很穩定。自2002年下半年開始,王晨成績逐漸抬頭,一度占據女單世界排名第一寶座,成為中國選手的主要對手之一。2004年中國公開賽亞軍;2003年中國香港公開賽女單冠軍,韓國瑞士公開賽女單亞軍,日本公開賽女單四強,全英公開賽女單八強;2002年亞錦賽、亞運會女單四強,丹麥公開賽女單四強,新加坡、馬來西亞公開賽女單八強,中國台北公開賽女單冠軍。

離開國家隊的時候,除了一肚子的不滿和不甘,王晨還帶著腳傷隻身漂洋過海,遠赴澳大利亞求學。之後,她加盟了中國香港羽毛球隊,成為了中國女單在國際大賽上最為強勁對手之一。“可以說,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期。”王晨說,“剛到香港的頭半年老生病,話也聽不懂,還長水痘。”現在的王晨已經可以很淡定地看待那時的人與事,因為經歷過風雨之後,她已經不再將自己禁錮於過往的是是非非,而在享受純粹的羽毛球。

拿塊牌安心退役

5月2日,王晨作為香港站的第118棒火炬手,完成了自己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任務。兩年前,她也曾是亞運聖火傳遞香港站的火炬手,並在此後的亞運會上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了女單金牌,半決賽時,繼一年前的全運會,她再次

王晨王晨

淘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謝杏芳

原本以為戰勝謝杏芳,決賽要面對張寧,沒想到,隊友葉姵延在她的比賽開始之前便淘汰了這位奧運冠軍。“我在一邊都看呆了,連熱身都忘記做了。”之後的女單決賽前,儘管面對訓練時總是輸給自己的小師妹,但王晨心裡卻開始犯嘀咕了,“別好不容易打進決賽結果輸給小師妹了。”

教練翁峻偉說,王晨是那種打法兇狠的女單選手,但不是那種比賽時,讓人放心的隊員“她的比賽會非常好看,但卻不夠穩定,幾個球一失誤,就容易頂不住。”王晨也承認了自己的狀態容易出現波動,不然就不會兩次領先的情況下,被張寧翻盤。

“其實亞運會回來以後我就考慮過退役,畢竟年齡大了。”1991年,年僅15歲的王晨就入選了國家隊,到了2006年,她才奪得了亞運會金牌,是大器晚成也好,是好事多磨也罷,她始終完成了自己的一大心愿。奪金後,王晨與相戀多年的男友鄭昱閩完婚,也萌生了退役的念頭。“奧運會還要兩年,那時我都30歲了,對於一個女運動員來說,再堅持兩年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而且香港隊也沒有硬要我打奧運會。”

王晨的顧慮有兩方面。“參加奧運會要打積分賽,打好了參加奧運會,打不好就浪費了兩年時間。而且,亞運會前胯骨受了傷,來上海把淤血都抽出來以後,兩條腿都青了。”王晨說,亞運會的冠軍是她賽前沒有想到的,經歷了這次“磨難”之後,她考慮急流勇退也合乎人情。

轉折點出現在2007年印尼公開賽,這是奧運積分賽第二站,王晨擊敗了朱琳拿到冠軍。“之後世錦賽又拿了個亞軍,我覺得自己還行。”王晨說,“北京奧運會是我一生中參加的最後一屆奧運會了,我希望能用一枚奧運獎牌

王晨王晨

為自己的運動生涯畫上句號。”

明年,中國香港即將舉辦東亞運動會,王晨不排除參賽的可能性,“到時,周蜜也能打了,而且照歷屆的情況來看中國隊不會派出最強陣容參加東亞運動會。中國隊培養了我,而中國香港隊給了我第二次機會。如果中國香港隊需要我參賽,我也義不容辭。”

見面就打個招呼

“我敢說,你敢寫嗎?”這是十運會羽毛球女單半決賽後王晨向記者撂下的一句話。那場比賽,她0比2完敗於八一隊小將蔣燕姣的拍下,無緣決賽。面對裁判的爭議判罰,王晨兩次怒摔球拍,甚至一度靜坐賽場表示抗議。在之後銅牌爭奪中,她以腰傷為由退出了比賽,並宣布今後不再參加包括全運會在內的任何中國羽協舉辦的賽事。

王晨的舉動當時令人震驚,但並不出人意料。因為比起七年前她的不辭而別,這起事件的影響力要小了很多。1998年,因為不滿主教練李永波將她排除在尤伯杯名單外,她留下一封措辭激烈的信離開了國家隊並一去不復返。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冠軍十拿九穩的團體賽,年輕隊員成全老隊員去拿個冠軍風光退役,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然而王晨卻認為,競技場上,實力說明一切,當時單打排名已經是國家隊第三的她理當進入名單。“以後我的腿要是瘸了或者斷了,是不是也能保證我拿到世界冠軍?”她的回答被認為是對國家隊權威的一種挑釁。

比起“周蜜事件”,王晨的出走猶如丟下了一枚中國羽壇乃至整個體育界重磅炸彈,當時她身上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我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回憶起陳年往事,王晨依然堅定當初的選擇,“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凡事先做再想,也不考慮什麼後果。”

倔強、叛逆、任性,很難給王晨的個性添加準確的定語。王晨上海隊的教練翁峻偉用“任性”形容他眼中的愛徒。“王晨是獨生女父母非常疼她,以前在上海隊,她有什麼事情父母就馬上趕到隊里來了。”翁教練說,有一次,王晨和籃球隊的女孩在宿舍樓道里爭電話,搶不過人家就乾脆把電話給摔了。

聽到教練爆料自己的小時候的糗事,王晨不好意思地笑笑。問她現在和李永波的關係,“我們見面時會打個招呼,面子上過得去。”將來有沒有可能同桌吃飯?“至少目前為止沒試過。”

比比誰更能堅持

既生瑜,何生亮。因為龔智超,馬爾廷帶著奧運金牌的空白遺憾退役。你可以不相信命運,但有些人的命運生來就注定會被捆綁在一起,因為他們選擇了同一條道路。張寧和王晨就是這樣的一對,或許這也可以算作是一種緣

王晨王晨

分。

“如果那場比賽咬下來,我就是冠軍了。”王晨說的是雅典奧運會女單的1/4決賽,與她隔網相對的,是她的老隊友兼老對手張寧。那場比賽,王晨以11比9先下一城,決勝局中又以6比1領先,愣是被張寧硬生生地扳了回去。28歲才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王晨止步於八強,只能目送著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張寧登上了最高領獎台。同樣的事情還曾發生在中國大師賽上。

“其實這場球是輸在自己身上,當時也不是因為緊張,而是信心不足,沒想過自己會贏她。”王晨承認,曾經,張寧是自己的一塊心病,“碰到她的時候就會感覺有些底氣不足。”

張寧的比賽,王晨輸多勝少,直到2007年的世錦賽,王晨在女單半決賽中力克了奪冠呼聲很高的張寧,遺憾的是,在決賽中,她輸給了自己上海隊的小師妹朱琳,與世錦賽金牌失之交臂。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和張寧比一比,看誰堅持的時間長。”作為目前世界羽壇上的“老大姐”,王晨和張寧都在不斷地續寫“不老的傳說”。四年前,年近而立的張寧雅典問鼎;兩年前,正值而立的王晨多哈封后。如今,她們都在為北京奧運會作著最後的衝刺。所不同的是,王晨是在調整狀態,而衛冕冠軍張寧還在為爭奪奧運會入場券作著努力。

歲月不饒人,長年訓練與比賽所累積下的傷病對於老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是潛伏的最大不安定因素,“別看我們現在還能打,像我們這樣的老運動員,可能一次受傷,狀態就再也起不來了。”當得知張寧由於傷病而缺席了多站公開賽以及尤伯杯之後,王晨對於這個老對手表現出了惺惺相惜。或許現在,沒有人比王晨更加明白張寧的感受。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希望能和張寧交手。”如果這兩位“常青樹”能夠會師奧運會的決賽,那將書寫羽壇的另一段傳奇。

羽毛球與生活

王晨王晨

初到香港什麼都不懂

王晨說,到了香港以後,她才發現,羽毛球並非生活中的全部。“以前在國家隊訓練和比賽,身上背負的榮譽感很強,一心只為了贏得比賽,神經繃得很緊,心情有時難免壓抑。”而在香港,運動員對於成績並不是特別地看重,對於他們而言,代表中國香港隊參加比賽就足夠讓他們興奮好一陣子了。

最初,這一切令15歲便入選國家隊的王晨著實費解了一番。“記得有一次我們打團體賽,結果輸了球,我們被淘 汰了。當我還在為之前的比賽沮喪不已的時候,那些香港的隊員已經很開心地在一旁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和布景板合影留念了。我都看傻了。”王晨露出了難以理解的驚訝表情。

讓她“看傻了”的還不僅僅是這個。“你能想像出國比賽的時候,提著大皮箱搭公車去機場嗎?”這樣的情況擺在大多數的內地運動員面前,他們或許都會像王晨那樣瞪大眼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更何況還是那些被視作“保護動物”的頂尖選手。

“一次出去比賽,我還在訓練館門口等車,那些香港隊員就提著行李出發了。他們看見我一個人傻站在那裡,招呼我一起去巴士站。這種事情我還是頭一回碰到。”除此之外,每次出國比賽的簽證都需要王晨自己去辦理。“辦簽證的地方遠得要命,隊里的人就寫了個地址給我,讓我自己找時間去辦了。剛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要知道那時,我連自動取款機都不會用。”

和媒體關係一度緊張

剛到香港時,她與媒體的關係也一度有些緊張。相比在國家隊時媒體對球員的眾星捧月,香港的記者可要“大牌”很多。“剛到香港時,有記者說要採訪我,就打電話跟我說,他下午幾點正好在我們訓練館附近,順便過來採訪一下。我那時正好在睡午覺,怎么接受採訪啊!”個性十足的她因此和媒體結下了“梁子”,“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們香港的球員很喜歡有記者來採訪他們,他們非常配合記者的採訪時間。原來在國家隊的時候都是記者配合我們的時間。”時間久了,王晨和香港的記者也慢慢熟悉起來,“關鍵是要有一個磨合和適應的過程。”

“那時想想,在國家隊的時候,擁有的很多東西都不是必然的。”王晨和教練翁峻偉都承認,系統的訓練和周全的後勤保障,是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最大優勢,也是像中國羽毛球隊這樣的“夢之隊”長年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隊的球員出去比賽要擔心的就是能不能發揮訓練水平,而其他地方的運動員很多時候都要靠自己找教練、找訓練場地,他們擔心的是訓練能不能得到保障。”翁峻偉說。

拍廣告最辛苦

今年中國香港隊的尤伯杯參賽名單上,沒有了“一姐”王晨的名字。“打了一年的奧運積分賽,身體比較疲倦。從去年開始頸椎一直不是太好,加上膝蓋和腰的老傷,教練主動提出尤伯杯我就不用去了,留下來好好休息。”趁著隊友們在印尼征戰的日子,王晨回到了家鄉上海,探望家人的同時也在積極地調整狀態,備戰此後的印尼和泰國兩站公開賽,還有她朝思夜想的北京奧運會。

5月下旬的上海已經有了夏天的感覺。在上海休整的這近一個月的日子裡,每天上午,王晨照例在盧灣體育館內進行訓練,以保持自己的狀態。

除了訓練,王晨還抽空為“李寧”的新款羽毛球服裝拍攝平面廣告。穿上色彩艷麗的球衣和短裙,本就生有一張娃娃臉的王晨在球場上顯得更加靈動,舉手投足間都透著青春的活力。

“31歲了,還像個孩子。”看到從上海隊開始一手栽培起來的弟子,拍攝期間一直陪在左右的教練翁峻偉就像看著自己的女兒一般。

攝影師對於照片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一個躍起頭頂劈殺或者上步救球的動作都要NG幾十遍,不是位置不到、動作不舒展,就是表情不好。“乾脆拍一張動作,拍一張表情,然後把我的腦袋搬過去不就得了。”補妝時,王晨吐了吐舌頭,無奈地看著一旁的教練,“拍廣告真是比打比賽還要累,一個動作要重複那么多遍,還要配合表情。不是正式比賽,那種表情很難做得出來,我又不是演員。”

心情不錯的她還與工作人員開起了玩笑,“如果我因為拍廣告受傷去不了奧運會,你們可要賠償我的損失啊!”

多哈亞運會圓夢

教練說,贏中國選手“沒想到,心裡也很複雜”

王晨王晨(右)

中國羽毛球女子選手在單打項目上意外落馬,而擊敗世界第一、二號選手張寧謝杏芳的,是來自中國香港代表團的選手。

在前一天,一號種子張寧狀態不佳,以兩個19比21不敵19歲的中國香港選手葉佩延,爆冷無緣四強。所幸謝杏芳以21比7、22比24和21比16擊敗日本選手廣瀨榮理子打入四強。中國香港的王晨和韓國的黃慧淵奪得另兩個四強席位。

當林丹輕鬆擊敗團體賽上的對手、韓國的李炫一後,他說十分相信謝杏芳能夠擊敗王晨進入決賽,並且會到場為謝杏芳加油。

賽前,總教練李永波也自信當張寧馬失前蹄後,謝杏芳能夠走到最後,為女單奪冠立功。他說:“女單是我最放心的,世界一號、二號都是我們的人。”

謝杏芳也不相信王晨會戰勝自己:“我知道她的特點,王晨愛打逆風球,在選邊時往往會選逆風方向。”謝杏芳在賽前也看了王晨在亞運會上的比賽錄像,認為只要頂住第一盤對手的逆風球,應該可以拿下比賽。

誰都想不到,王晨昨天會發揮得這樣淋漓盡致。第一局她就一直壓著謝杏芳,雖然後來謝杏芳追成15比15,但是王晨仍以21比17贏了第一盤。

第二局逆風的謝杏芳被對手以11比10領先後終於改變戰術,以攻為守,以21比17艱難贏下。

決勝局謝杏芳打得更艱難,雖然與上局一樣與對方的比分為10比11,但是她沒有像第二局那樣進行主攻,仍想通過拉吊尋找機會,但是對手頂住了底線,謝杏芳沒有任何機會。王晨以21比16再得一局,終於以2比1戰勝謝杏芳。

就在謝杏芳以13比16落後時,李永波知道大勢已去,便離開教練席,不再指點弟子。

王晨原是上海選手,也曾入選過中國隊,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場的機會,最後來到香港打球。去年她參加了全運會,在半決賽里與江蘇小將蔣燕皎相遇,最後因為裁判因素被淘汰。她在場上以摔拍的形式向裁判抗議,賽後還一氣之下說“再也不參加在內地舉行的羽毛球賽”。

今年30歲的她賽後連自己也不相信會贏下謝杏芳與另一位香港選手葉佩延相遇決賽,幫助香港隊包攬冠亞軍。這也是香港羽毛球隊歷史性地奪得亞運會羽毛球冠軍。賽後領隊陳智才也驚呼:“沒想到!她們超水平的發揮,贏了中國隊,說實在我心裡很複雜。”

王晨在與中國羽毛球隊隊員交手時負多勝少,一年之後在多哈終於一掃在江蘇十運會時的晦氣。對2008年,她說:“現在我已經30歲了,也想出現在奧運會現場。”

在最近幾年的個人賽中,王晨寶刀不老,在2006年、2005年和2003年的亞洲錦標賽上奪得個人冠軍,在釜山亞運會奪得第三。但從實力上來說,她應該不是謝杏芳的對手。

謝杏芳賽後說,主要輸在自己太急,被對手頂得太厲害,沒法攻到底線尋找機會。的確,連葉佩延也不會想到自己能夠戰勝韓國選手黃慧淵。同樣想不到的是,謝杏芳就這樣被王晨擊敗了。

北京奧運之後‘造人’

王晨王晨

2008年8月6日下午,美國桌球隊在主新聞中心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女乒的幾員大將高軍、王晨等係數出席。王晨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在北京奧運會之後自己鐵定退役。

“我前一段時間一直在北京備戰,爸爸給我找了一個訓練場所,就在他的公司裡面,”王晨表示在中國可以找到很多高手共同訓練,而美國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除了自己以外,高軍也一直在上海進行著緊張的備戰工作。而在家鄉備戰,除了可以找到好的對手之外,飲食上也讓王晨更加舒心,“我每天就是在家吃,媽媽給我做飯,說這是‘奧運灶’。我特別愛吃媽媽做的糖醋土豆絲,每天都吃一大盤。因為天氣熱也吃不了太多肉。”王晨表示從五月份開始自己就回到北京進行備戰,中間除了打幾站公開賽外一直在這邊練。她透露說為了能夠安心備戰,自己現在和朋友們的聯繫都少了很多,“什麼事情都等到奧運會之後再說,再聚呀、再玩呀,都等奧運會之後了。以前的時候我們都一塊玩,去後海喝酒什麼的。”

談到在本屆奧運會上球隊的目標,王晨表示首先要看抽籤的結果。如果能夠避開實力強大的中國隊,那么美國還是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的,“因為根據現在的賽制,只有小組第一名才有可能進入決賽,小組第二也只能爭奪銅牌了。如果不和中國隊在一組的話我們還有希望贏別的球隊,如果面對中國那肯定沒有勝算了,因為對手實力太強大了。”此外王晨還希望抽籤的時候能夠避開幾支打法比較相剋的球隊,如奧地利隊等等,“我們就希望能夠抽到幾個歐洲水平相對弱一點的球隊,這次能夠走多遠主要就看抽籤了。”

王晨表示自己對於開幕式非常期待,雖然聽說前一段網上有了泄密的片段,但她並沒有去瀏覽,“就是想給自己留一個驚喜。”王晨說自己一定會參加開幕式,到時候有可能在臉上畫上中美兩國國旗以示友好。

對於34歲的王晨來說,這是她的第一屆奧運會,但也是最後一屆了,“北京奧運會之後我肯定退役了。因為今年我都34歲了,還沒有小孩呢。奧運會之後我就開始另外一個計畫,就是造人計畫了。”王晨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在美國有這個條件,想生多少生多少,”她半開玩笑地說。

32歲想在奧運拿獎牌

出走——“現在的一切都是賺來的”

北京奧運會將是王晨的最後一屆奧運會,但她說自己沒有任何的壓力,“因為我在香港的一切都是賺來的。”

當年因不滿主教練李永波將她排除在湯尤杯陣容之外,世界排名第三的王晨憤而出走。之後她壓根就沒想到自己還能有參加奧運會的機會。輾轉澳大利亞幾年之後,王晨來到了香港。“我其實沒想到自己還能重回到賽場上參加國際大賽,並且獲得很好的成績。”

剛到香港的時候,每次輸球王晨都很難受,當她看到其他隊員都很輕鬆,就也學著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現在王晨每天的生活都很輕鬆。每天只訓練兩個小時左右,之後會做按摩、推油、洗泡泡浴。平時跟隊友聊天,大家說的也大多是在哪兒吃東西在哪兒購物。“能在國際大賽中獲得名次,大家已經覺得你很好了。壓力完全不像在國家隊時那么大。”王晨說。

倔強——“我爸說我是頭順毛驢

王晨王晨

一次是離開國家隊,一次是在全運會因為不滿裁判而放言“再也不參加中國羽協主辦的比賽”,王晨讓全中國的球迷都記住了她的衝動。

王晨的衝動性格,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她的啟蒙教練翁峻偉說,她從小性格很豪爽,經常給其他隊員買飲料喝,但是脾氣一直很火暴。“她小時候經常惹禍。”翁教練說,“但是給她講道理,她聽得進去。”

王晨也清楚自己的這種性格,她告訴記者:“我爸說,我是頭順毛驢。”所謂順毛驢,就是順著性子講道理什麼都可以談,但是如果逆著她的性子硬來,她就會犯驢脾氣。

任性的性格,和國家隊的兩次衝突,再加上身為海外兵團的代表人物,將王晨推到了中國國家隊的對立面上。但實際上王晨的心裡並沒有那么叛逆,她一直都惦記著在國家隊的日子,就好像她說她最難忘的一場比賽是1997年世錦賽決賽輸給葉釗穎拿了第二,而不是2006年亞運會拿了冠軍。因為1997年的比賽是“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

突破——“我終於打破宿命了”

王晨已經記不清自己拿過多少個亞軍了,有段時間因為總是拿不到冠軍,對她的信心打擊很大。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上,王晨打破了宿命。

半決賽里,王晨艱難地戰勝了謝杏芳,但另一場半決賽的結果卻讓她大吃一驚。年輕的香港小將葉姵延在半決賽將張寧拉下了馬。

外人看來,中國香港隊已經包攬了女單的冠亞軍,應該沒有什麼壓力了,但王晨自己卻變得更加緊張。儘管和葉姵延是隊友,但其實兩人在平時的訓練中很少碰面,所以也談不上有多了解。最終她還是贏下了這場決賽。這是王晨的第一塊國際大賽金牌,奪冠之後王晨說:“我終於可以打破宿命了。”

遺憾——“我差點成了奧運會冠軍”

2004年在香港奧委會的努力下,王晨獲得了代表中國香港隊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王晨不願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她一路過關斬將打到了四強。半決賽里,她的對手是張寧。張寧比王晨大一歲,兩人在國家隊的時候就是老對手。面對張寧,王晨總是勝少負多,這一次也不例外。張寧以2-1戰勝了王晨,最終拿到了雅典奧運會的冠軍。

四年後回想起這場半決賽,王晨覺得非常後悔。“第一局我贏了,第二局也是6-1領先,”王晨說,“其實當時張寧已經非常緊張了,我有很好的機會贏她,但那時我自信心不足。”王晨說起這場比賽時,語氣顯得有些激動,因為那是一場多么重要的比賽啊。

後來王晨有時候會想:“要是當時我堅持下來贏了那場比賽,也許我就是奧運冠軍了。”2007年的世錦賽王晨終於在半決賽中贏了張寧,但她還是沒能拿到冠軍,她在決賽中又輸給了同樣來自上海隊的小師妹朱琳

奧運——“想在北京奧運會拿一枚獎牌”

拿了亞運會的冠軍之後,王晨想到了退役,畢竟已經30歲了。

可是她又不捨得就這樣放棄,每天都有兩個聲音在王晨的腦子裡吵架,一個聲音說:“就這樣退了吧,畢竟已經拿到亞運會金牌了,也算畫了一個很好的句號。”但另一個聲音卻說:“北京奧運會,你要不要試一下?”

在這種猶豫和思想鬥爭之下,因為缺乏目標,她的競技狀態一直不怎么樣。直到2007年5月的印尼羽毛球超級賽拿了冠軍,她才決定為了北京奧運會再拼一下。

隨後的奧運積分賽,王晨拼了一整年終於拿到了奧運會參賽資格。

王晨說:“我希望能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一枚獎牌,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老將——“想和張寧比比誰打的時間長”

香港的這種生活,讓王晨一直能保持一個很輕鬆的心態,這也使她的運動壽命得到了延長。2006年亞運會曾經被認為是王晨的最後一次大賽,可她又打到了2008年的奧運會。北京奧運會將是王晨的最後一次大賽嗎?可能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王晨現在還不想退役,她半開玩笑地和記者說:“我還想和張寧比比,看看誰打的時間長。”

奧運會之後,王晨可能還要代表香港隊參加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比賽,因為這屆比賽正好由香港主辦,而且香港女子羽毛球隊有很大的機會奪得冠軍。記者問王晨還會不會參加2009年的第十一屆全運會,王晨笑著說:“到時候看情況吧,現在還是先別說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