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軍[廣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王慶軍[廣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959年生,1987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系專科學習中國畫。1987年至1990年桂林藝苑美術院從事中國畫創作任創作部主任,1991年至2001年廣西老年大學從事中國畫教學與創作工作並任教授,2001年參加中國美協首屆人物、山水高研班學習,2003年至今在《美術界》雜誌工作,任副主編。

基本信息

簡介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西美協創作中心主任,廣西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美術界》雜誌副主編,廣西省委宣傳部簽約畫家,中國美術家“江山行”畫家組成員。作品入選第八屆、第十屆全國美展,多次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內外畫展。獲中國美協頒發銅獎兩次,廣西美協頒發一等獎兩次,並有部分作品被國內外各類機構和個人收藏。

王慶軍——“江山行”畫家組主持畫家。

“江山行畫家組”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直接關心支持成立的以全國部分優秀中青年畫家為組成的山水畫學術團體,力求通過不同地域,不同風格和創作理念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國山水畫藝術。其宗旨是:立足傳統,體研時代,發展創新;崇尚精神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成一心畫。名譽主席-梅啟林;主席-陳迪和;秘書長-張建華;主持畫家: 王慶軍(廣西南寧)、王忠雁(安徽合肥)、張建華(江蘇南京)陳迪和(湖北武漢)、陳龍(甘肅蘭州)、姜東(黑龍江哈爾濱)、徐雪村(遼寧大連)、徐潁(上海)、晁海(北京)、顏景龍(河北石家莊)。“江山行畫家組”七年來共成功地舉辦了十一屆展覽。第一屆武漢,第二屆上海,第三屆蘭州,第四屆揚州,第五屆石家莊,第六屆西安,第七屆大連,第八屆鄭州,第九屆三明,第十屆南京,第十一屆哈爾濱。至此寫生的足跡也遍布了全國。太行山、張家界、甘南、湘西、貴北、蘇杭等。

名家評“江山行畫家組”

●“江山行畫家組是一個務實的中青年畫家群體,他們都來自中國美協的首屆山水畫高研班,藝術都在一個正路上,傳統功底紮實,思想靈活,而各具風格,走生活實踐的道路,充滿生氣。在組織形式和治學精神上都值得推薦,每每看到他們的作品我都感到非常的欣慰。”龍瑞(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江山行畫家組有一股正氣,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待藝術精誠的態度,另一方面表現在尊重藝術規律的風氣上。藝術是有標準的,也是有規律的,同時也是有高標準的,探討標準的目的是不斷提高我們的藝術。“江山行”是一個非常重視學術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形式很值得研究、推崇和宣傳。”王仲(美術雜誌主編)。

●“江山行畫家組團結了東西南北各地有實力的中青年畫家,他們繼承了中國畫的優秀傳統,忠於生活,熱愛自然,在作品中追求美的意境,並呈現出各自不同的語言和風格,整體作品溶入了對生活的感悟,有很強的時代感。表現了江山行畫家在中國山水畫藝術道路上辛勤探索的足跡。同時,這種“行進中”的畫家群體為目前的美術組織提供了有借鑑意義的形式。”趙振川(陝西著名山水畫家)。

●“‘中國山水精神’是當代中國山水畫家迫切追求和認真思考的課題。解決中國山水畫的當代性不是單純理念上的案頭功夫,它必須通過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通過感情的激發轉向更為真切的理念思考,用這個概念證明“江山行”的畫家們所選擇的實踐與理念相結合、相互撞擊的方式是最有價值的一種符合藝術規律的行為。”趙貴德(河北美協主席)。

●“江山行畫家組成員最大特點是其作品中表現的靜氣。一是畫家們咬緊傳統不放鬆,不管是來自南方還是北方,他們的作品總能透射出魅力無窮的傳統繪畫光輝,而同時又能讓你感覺到鮮活的時代氣息,有古意但筆是活的,有程式但章法是新的,畫家們普遍對筆墨很講究皴、擦、點、染,一招一式都有出處,他們努力用筆墨去承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力戒華麗浮躁。二是畫家們在山水畫的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化過程中的步子穩健,他們沒有一味地追求花樣的新奇,而是以平淡,樸實,自然為主調,一步一步地實現質的飛躍。”羅寧(陝西國畫院副院長)。

●“中國美術家江山行畫家組不僅僅是中國美協倡導和熱情支持的一種藝術行為,更是得到了全國各地美術界許多著名人士的高度推崇和好評,在組織形式上有人喻它是沒有圍牆的畫院,在學術上嚴格遵循藝術規律,不浮不躁,紮根傳統,體驗生活,在創作中力求作品的傳統性、生活性和時代性,對當代中國美術已形成一種良性的衝擊。”何家安(河南國畫院副院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