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王彩霞,女,徽州呈坎人。筆名群惠,著名作家、詩人、書畫評論家。持續從醫13年,移居黃山市後,致力於文學創作。

一、徽州詩人王彩霞

個人簡介

王彩霞,女,徽州呈坎人。筆名群惠,著名作家、詩人、書畫評論家。持續從醫13年,移居黃山市後,致力於文學創作。在《前進論壇》、《紀實》、《江淮時報》、《藝術人生》、《黃山日報》、《黃山旅遊雜誌》、《徽學通訊》、《黃山農工》、《徽州社會科學》、《新安詩苑》、《歙縣誌壇》、《梅城吟壇》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大量的書畫評論、詩詞文章。格律詩詞集《墨痕集》被列入“中國當代作家精品集”,2004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著作《中國傳統磚雕》列入”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書系“,2008年由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請參看王彩霞藝術網。

著作

《墨痕集》(格律詩詞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英文書名:"the Anthology of Ink Mark")
《中國傳統磚雕》,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

評價

王彩霞女史詩詞文風古歙,黃山市老一輩詩詞名家對其詩詞有過較高的評價,如黃澍:“不事雕琢,內容廣泛,情感深厚”;胡初云: “雅韻梅城詠,文風古歙州。幾行楓落句,遂令憶紅樓。”; 廖濟賞 “《墨痕》問世驚寰宇,德藝雙馨炳若星。”; 郭華珍 ;“昔有易安今有君,珠璣滿腹吐奇芬。弘揚國粹披肝膽,致力騷壇屢樹勛。”等等。
曾被《文藝報》藝術人生畫刊評為2004年度百名“人民藝術家”之一;
黃山市名作家程學開著文《奇女子王彩霞》一文在《新安晚報》、《黃山日報》及網際網路上刊出,被世間關注。

二、哈爾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彩霞

王彩霞,女,黑龍江省雞西市人,1959年10月生,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畢業,教授, 中共黨員,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社科部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碩士研究生導師,哈爾濱醫科大學學術帶頭人;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兼任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會理事,中國環境倫理學會理事,黑龍江省自然辨證法學會理事,大慶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先後在北京語言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進修和研究生學習;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醫學倫理學、生命倫理學、醫學與哲學學術會議;還參加了美國教育基金會組織的《家庭倫理與社會進步》國際學術研討班。
從1984年開始主講醫學倫理學,教學時數千學時;教學的同時致力於醫學倫理學、醫學人文學、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出版《人之師》、《雕琢心靈的璞玉》等專著6部,主編《醫學倫理學教程》(人民衛生出版社)、《醫德學》、《醫學倫理學》、《護理倫理學》(國家規劃教材)等教材6部,參編著作和教材及大型工具書10餘部;在《道德與文明》、《中國醫學倫理學》、《黑龍江高教研究》等雜誌發表省和國家級論文30餘篇。主持省教育廳課題(孫思邈的醫德思想與中國醫學人文精神)一項、省衛生廳課題(黑龍江省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制度研究)一項、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人文化研究)一項;獲得省級以上教研、科研成果獎總計16項;先後被評為市級優質課教師、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和高級崗位建功立業先進個人;2002年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著《人之師》獲黑龍江省普通高校第一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年獲得黑龍江省教育廳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進個人光榮稱號;2006年7月被評為哈爾濱醫科大學”教學標兵”,受到表彰和獎勵.
王彩霞教授從事教學二十年來,忠誠和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勤奮耕耘,愛崗敬業,作風紮實,嚴以律己;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奮鬥目標,學習刻苦,自強不息,治學認真,做人嚴謹;業務出色,教學、科研成績突出。在醫學倫理學教學、科研和該學科建設方面成為校區的帶頭人,為本學科的發展做了大量的開創性的工作,確立了領先的學術地位,因此,也成為校區人文社科方面的領頭人。
目前,帶領校區社科部的全體教師正在貫徹落實校區一次黨代會和教學工作會議精神,進行新一輪的“兩課”教學改革,在社科部實施講正氣、講學習、講師德等“八講”教育,倡導勤奮好學、求真務實、無私奉獻、自強不息等“八種‘精神,決心把社科部的教師隊伍帶成一支作風正、業務好、素質高的精銳團隊,完善自我,真正擔當起大學教師的歷史責任和崇高使命,實現教學、科研、學科、專業等各個方面工作的登台節、上水平。

三、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彩霞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1987年8月,畢業於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公路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7年9月~1993年8月,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城市建設系助教;
1993年9月~1999年8月,原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講師;
1999年9月~2000年5月,原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0年6月~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
道路工程領域。目前主要從事路基路面結構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寒冷地區高等級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主要研究寒冷地區、潮濕的自然環境下,路面結構抗凍性能、路面早期損壞機理以及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的研究。
2、路面材料及其路用性能的研究
滿足路面結構荷載因素、環境因素、使用要求和施工工藝要求等綜合影響因素的路面材料設計及其設計參數和設計指標的研究,注重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3、路基路面結構綜合穩定性的研究
寒冷地區路基路面工程實際特點出發,對路基路面結構整體穩定性進行設計理論和使用措施方面的系統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及論著:
1、編寫《公路抗凍技術規範》 交通部2003年
2、冰凍地區零填方與挖方路段土基下處理加固深度的研究 中國公路學報 2000.12
3、冰凍地區路塹邊坡留方原因分析與穩定性驗算方法 東北公路 2001.1
4、運動中的車輛荷載測量對路面平整度的要求 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 2000.3
5、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平整度規律的研究 東北公路 2002.2

四、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

王彩霞,女,1963年10月5日出生,
畢業於遼寧中醫學院,1997年獲得博士學位,現任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基礎教研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教授、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秘書、瀋陽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遼寧省高等院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的千名人才。
1981年~1986年為遼寧中醫學院中醫醫療系本科生並獲得學士學位,1986年~1989年為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基礎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並獲得碩士學位;1994年~1997年為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基礎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並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藥延緩衰老的機理研究。培養了碩士研究生3名,畢業1名,在讀2名。
主持課題4項(包括國家級1項、部級1項、省級2項,獲得資助26萬元): 2001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脾虛衰老對線粒體DNA和端粒的影響及相關基因的調控”(17萬);2000年,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脾虛衰老細胞膜結構與功能變化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的研究(5萬);2001年,主持遼寧省科委博士起動基金課題:”補脾益智三方防治腦老化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的比較研究(3萬);1997年,主持遼寧省科委自然科學基金:“理脾陰正方對東莨菪鹼Alzheimer痴呆模型作用機理的研究”(1萬);1999年,參加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國家“九五”重點項目: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規範化研究;2003年,參加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國家重點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基礎理論部分”的製作和編寫;2000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肺脾腎調節水液代謝功能與細胞膜水通道蛋白表達及調控”等。1992年,“脾虛證對生物膜結構與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獲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中醫證候發展史研究”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個人專著《腦老化的中醫藥防治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 參加編寫《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辭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參加編寫;《中醫基礎理論》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教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0年,副主編;《中醫基礎理論》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1年,副主編。
考研書店

崑山儷人醫院王彩霞

王彩霞:婦科主任

個人資料

王彩霞,女,國家醫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國際微創技術倡導者,曾多次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點攻關課題,素有我國婦科醫學“推動者”之稱。

個人簡介

長期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水平,對各種頑固性的女性生殖系統炎症、婦科腫瘤、內分泌疾病、子宮內膜異位及更年期綜合症等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療法。多次參加衛生組織舉辦的各醫療機構醫學臨床及學術交流,並在國家級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以豐富的經驗和極好的療效,贏得了患者的一致讚譽。

醫學擅長領域

微管人流,超導可視無痛人流,宮腔鏡無痛人流手術,婦科炎症,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

參考資料

崑山儷人醫院首席婦科專家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教師王彩霞

個人簡介

王彩霞,女,1979年8月生,鄭州大學計算數學專業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有限元方法及其套用。

教學科研

近三年來在國內SCI、EI和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其中SCI一篇,EI兩篇,核心5篇;參與編寫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教材《數值計算方法》(副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參與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階變分不等式問題新的有限元模式研究”(No.10371113)和“各向異性非常規高精度有限元的新模式及其套用”(No.10671184);參與河南省教育廳“十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數學素質培養與大學數學教學創新”(No.2004-JKGHB-523); 論文“一個非協調矩形板元的超收斂性分析”獲河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獲“2007屆河南省優秀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稱號;指導學生參加2004年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河南省二等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