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精神

大慶精神是石油戰線老一輩領導人和廣大石油職工在開發建設大慶油田的實踐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內涵是: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新的時期,大慶精神不僅沒有丟,而且被賦予了更多新時代的特點,新時代的內涵。大慶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展現、是民族精神的濃縮、智慧與力量的象徵、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簡介

大慶精神大慶精神

大慶精神是我們的企業精神,是大慶石油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念以及工作作風、道德準則的集中體現,是大慶石油企業企業文化的核心。它產生於60年代初舉世聞名的大慶石油會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慶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大慶精神都是激勵人們奮進的不竭動力。

基本內涵

精神內涵

大慶精神始終伴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而不斷豐富完善。其主要內容有:發奮圖強,自力更生,以實際行動為中國人民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無所畏懼,勇挑重擔,靠自己的雙手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一絲不苟,認真負責,講究科學,“三老四嚴”,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忘我勞動,為國家分擔困難,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獻身精神。大慶精神一直得到黨中央的高度肯定。
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轉發國家經委黨組《關於工業學大慶問題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大慶石油職工所以能夠創造出那樣的英雄業績,為國家做出那樣大的貢獻,最重要的就在於他們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工人階級的革命傳統和優良品德,就在於他們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有不怕困難、勇挑重擔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有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他們的這種革命精神,充分體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本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應該進一步發揚光大。”
1989年9月25日,國務院致電祝賀大慶油田發現30周年。電文指出:“30年來,大慶油田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在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實踐中,形成了以高度的愛國主義、艱苦創業和求實、獻身精神為主要特徵的大慶精神。”國務院認為,“大慶精神和大慶經驗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進一步繼承和發揚。”
1990年2月,江澤民同志高度評價了大慶精神,並把大慶精神概括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就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八個字。在新的時期,“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企業精神,並賦予新的內涵:“愛國”,即“愛崗敬業,產業報國,持續發展,為增強綜合國力做貢獻”;“創業”,即“艱苦奮鬥,銳意進取,創業永恆,始終不渝地追求一流 ”;“求實”,即“講求科學,實事求是,‘三老四嚴’,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奉獻”,即“職工奉獻企業,企業回報社會、回報客戶、回報職工、回報投資者

政治內涵

大慶精神大慶精神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推進發展構建和諧的強大文化力
作為我國最大的戰略能源基地,大慶油田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備受世人矚目。為此,大慶油田提出了確保“原油硬穩定、天然氣快發展”,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宏偉目標。圍繞推進發展、構建和諧的兩大主鏇律,大慶石油管理局更掀起了繼承、發揚、創新和豐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新高潮,不斷賦予其更科學的發展內涵,更具時代氣息和文化品位,為企業發展培育獨具特色的文化優勢,以文化力提升競爭力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一種強大的文化力,它創造出了大慶油田一次創業的輝煌,也必將在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偉大實踐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發展,構建和諧,再鑄大慶油田輝煌。
在一個企業里,文化力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凝聚力。它使員工產生共同的精神追求與信仰,達到人心齊、泰山移的做事效果,這種力量最終會成為全員恪守的企業內部倫理,促使企業駛進管理的“快車道”。二是形象力。文化力能夠不斷提高企業及其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增強他們的自律意識,促使其從整個社會及消費者的利益考慮、處理問題,從而贏得各相關利益體的尊重與信賴,企業的信譽度、美譽度及市場親和力會與日俱增,見到成效。三是競爭力。優秀的文化培育優秀的員工,優秀的員工造就優秀的企業。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企業必然會產生與時代共同前進的企業行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由於根植於企業自生和特有的文化,競爭對手很難模仿和複製,這種競爭力就愈發強大。四是延續力。有了延續力,企業的生命力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持,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彈性。高增長時企業一路高歌,處於發展轉型期也可以順利過渡。
觀察成功企業的典型,我們會發現,這些企業屢戰屢勝,所憑藉的不僅僅是自身的經濟實力,更是隱含在商品力和銷售力後面的文化力。負債1.3億多元,被人們認為回天無力的洗衣機專業生產企業———青島紅星電器有限公司,劃歸海爾集團後,人員未變,設備未改,甚至不曾注入新的資金,三個月後就扭虧為盈。海爾用的是吃“休克魚”的方法,即注入管理文化使它活起來。多年來,海爾集團用這種方法兼併了數家虧損企業,並使其全部扭虧為盈,盤活資產近15億元。海爾人說張瑞敏平時主要只做兩件事:一是組織工作,二是企業文化,海爾實施的企業擴張,主要是一種文化的擴張。這說明,文化力強大的內在驅動已明顯地在企業發展進程中體現出來,市場的最終較量,將是企業文化力的較量。
推進發展、構建和諧必須充分認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文化力

百面紅旗百面紅旗

當前,企業文化已經被定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挖掘和打造強大的文化力,成為了企業管理的新追求。就大慶石油管理局而言,在全力推進發展、構建和諧,實施集團化、專業化運作的新形勢下,更需要將管理創新與文化創新緊密結合,通過文化力的培育,緩衝可能由管理創新帶來的不適應,進而更好更快地實現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宏偉目標。
“發揚大慶精神,搞好二次創業”是中央領導對大慶油田的殷切希望,這句話也昭示了:大慶精神是油田最大的競爭力。我們必須認識到,大慶精神之所以是最大的競爭力,首先因為它是文化力。由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和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構成的大慶精神,是油田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工作作風和道德準則的集中體現,是大慶油田企業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形成的特殊的、異常堅韌的文化力,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社會主義特色和大慶企業特色。
20世紀60年代初,新中國面臨嚴峻的考驗,國際敵對勢力妄圖用石油卡住我們的脖子,三年自然災害使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物質條件極端困難。大慶油田,荒野一片,滴水成冰,職工們吃的是苞米麵,住的是四壁漏風的馬棚。一方面油田地質情況複雜,另一方面我國石油工業基礎薄弱,技術力量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外國人預言,我們根本沒有能力開採出這個大油田。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幾萬會戰職工,經過三年半艱苦卓絕的奪油大戰,一舉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實現石油產品基本自給,結束了中國人使用“洋油”的時代,促進了我國石油工業的全面發展。大慶油田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根源在於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所迸發的巨大文化力,這種文化力最終形成了大慶持續高產、穩產的生產力。石油大會戰中,幾萬名職工為了甩掉石油落後帽子,團結一心、不講條件、不計報酬、不論職務高低、不分分內分外,與各種各樣的困難斗,體現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巨大的凝聚力。為了打井,職工們硬是把設備人拉肩扛到井場,用臉盆端來了幾十噸水開了鑽;為了快出油、多出油,他們日夜奮戰在井場上,餓了啃幾口凍窩頭,困了躺在鑽桿下睡一覺,僅1205鑽井隊在1971年完成的鑽井進尺數遠遠超過舊中國1907年到1949年42年鑽井進尺的總和,顯示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強大的戰鬥力和競爭力。為了多快好省地把原油外運出去,技術員蔡升在隆冬臘月乘坐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油槽車萬里測溫,找到了油溫變化規律,設計出科學的原油外運的起始溫度;為了保持大慶油田高產、穩產,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乾,以敢為天下先、敢笑天下第一流的精神和氣概,解決了提高油田產量的技術關鍵。大慶人求實、創新和奉獻精神,創造出了大慶油田的輝煌業績,使大慶成為全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鐵人王進喜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形象代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展現出了強大的形象力。近50年來,大慶職工充分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保證了油田連續20多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累計向國家和地方財政上繳各種稅費2214億元,是國家給油田總投資的44倍;累計為國家出口原油3.44億噸,創匯482億美元。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大慶精神也同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一樣,成為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全國人民的精神動力,這又是多么強大的延續力啊。
由此可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就是強大的文化力,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有了大慶油田一次創業的輝煌。
有人斷言:今後的發展中,文化力將成為企業的第一競爭力。大慶石油管理局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推進發展、構建和諧、再鑄輝煌的力量源泉,是具有戰略遠見的。
推進發展、構建和諧必須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四好班子四好班子

大慶油田重組分立以來,全局幹部職工在管理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團結一致、腳踏實地、共謀發展,克服了主營業務不突出、經濟結構不合理、各種矛盾凸現等不利因素,歷經風雨見彩虹,實現了和諧與發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局黨委緊密結合企業發展形勢,堅持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有著直接關係。從“四個敢於”、“五項要求”、“六種素質”到“十字”方針等等,都是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繼承與創新,起到了凝心聚力、同頻共振、致力發展的作用,為管理局順利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組6年來,全局幹部職工面對現實,轉變觀念,負重前行,充分發揚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推動了企業發展。如今,企業掙錢了,日子好過了,不少人由此產生了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艱苦奮鬥精神、工作推進能力、嚴細認真態度都有所減弱,這種現象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和警惕。因此,如何創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培育推進發展、構建和諧的文化力,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實現企業持續發展,是油田思想政治工作者們亟待思索和解決的課題,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要實現大慶石油管理局的文化創新,就要從深入挖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新內涵入手,持續不斷地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譬如:“愛國”以興企為本,“創業”以創新為魂,“求實”以誠信為先,“奉獻”以共贏為根,將大慶精神由“愛國、創業、求實、奉獻”8個字變成一個系統化的充滿時代特徵的企業精神體系。當務之急,還必須結合大慶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新環境來重新闡述“三老四嚴”,因為“三老四嚴”是大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點。
在繼承中創新,不僅符合文化力的成長規律,更符合大慶石油管理局的歷史進程與現實需求。“三老四嚴”雖然不過時,但需要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要與時俱進,要有時代特色。
要結合科技創新、勇闖市場、服務客戶、組織生產、崗位操作等經營管理實踐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積極探索以“三老四嚴”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管理模式,引導幹部職工用“三老”樹人,靠“四嚴”立業,遵循“用大慶精神保證質量,以‘三老四嚴’取信用戶”的質量方針,踐行“堅持‘三老四嚴’,做到五項要求”的職工基本行為規範,打造以誠信為特徵的經營管理文化。要大力宣傳“三老四嚴”是一種誠信文化,從這方面來重新挖掘“三老四嚴”的內涵。在企業中倡導“三老四嚴”,就要求幹部具有世界眼光,進行戰略思考,善於駕馭、勇於負責、創造性開展工作,對職工民眾動真情、講實話、辦實事,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忠實實踐“三個代表”,永葆先進性;在職工中倡導“三老四嚴”,就要求職工民眾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想實事,乾實活,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任務;在市場中倡導“三老四嚴”,就要做到市場與效益並重,優質服務、誠信經營、合作共贏,不斷滿足用戶需求。同時,還要堅持挖掘素材、培養典型的傳統,因為素材和典型是支撐宣傳思想工作的基礎,也是提煉和升華文化的基礎。
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構建和諧企業需要以誠信為基礎。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是誠實守信的具體體現,是時代的要求。“三老四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新時期賦予其時代特色,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市場競爭的法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力。我們堅信,立足企業發展實際,結合職工思想實際進行創新與實踐,曾經提高創業覺悟、規範創業行為、鑄就創業輝煌的“三老四嚴”,一定會以其新內涵、新境界引導新時期的鐵人隊伍顯示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廉潔文化廉潔文化

波瀾壯闊的確保“原油硬穩定、天然氣快發展”和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偉大實踐,迫切要求不斷創新豐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深入挖掘並賦予其更科學的時代發展內涵。大慶油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要實現推進發展、構建和諧的宏偉藍圖,就必須時刻堅持和實踐“三老四嚴”,把“三老四嚴”變成發展的文化,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時代氣息和文化品位,以文化力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保障國家石油戰略安全做出大慶油田的新貢獻,實現大慶油田的新發展,鑄就大慶油田的新輝煌!

歷史背景

鐵人王進喜鐵人王進喜

大慶精神產生於60年代石油會戰,47年前,鐵人王進喜一句"寧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感動、激勵了幾代人。當我們年輕的共和國經濟建設急需石油的時候 ,以王進喜為代表的一批"大慶石油人"憑藉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開發建設了當時全中國最大的油田,從此大慶油田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石油,結 束了中國人依賴洋油的日子,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與優秀品質,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大慶精神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培育和倡導。江澤民總書記曾指出:“在實現四化的過程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特別要發揚大慶精神。”

時代意義

大慶精神沒有丟。不僅沒有丟,而且被賦予了更多新時代的特點,新時代的內涵。大慶精神在社會轉型時期,不僅需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
首先,大慶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展現。大慶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愛國”,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大慶人用行動證明了什麼才叫愛國,什麼叫愛國主義,什麼叫愛國精神;“創業”,不是簡單的創造一項事業,完成一項工程,建設一個企業,大慶人把創業變成了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享受,一種成就。大慶人的創業既有艱苦創業的要求,更有不斷創新的內涵;“求實”,在大慶人的心裡,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子,正是他們的求實態度,才使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業績,作出一個又一個貢獻;“奉獻”,是大慶人奉獻給國人、奉獻給時代最珍貴的財富,也是大慶人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象徵。大慶人創造的“大慶精神”,不是一個企業的精神,而是一個時代精神的展現,是這個時代所有為社會進步、人民富裕、國家強大而努力的人們的集體精神。

大慶油田基層黨支部“六個一”大慶油田基層黨支部“六個一”

第二,大慶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濃縮。如果把大慶精神僅僅理解為大慶人的精神,那是十分狹隘和教條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等等,這一切,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大慶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濃縮,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光大。對大慶精神的理解,應當融入於中華民族精神之中,融入於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之中。認為大慶精神已經過時的人,是對大慶精神的偏面理解,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的不了解,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不理解;認為大慶精神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人,不僅不了解大慶精神,也不了解市場經濟,大慶精神與市場經濟並不排斥,大慶精神需要賦予市場經濟的內容,市場經濟更需要大慶精神的洗滌和淨化。
第三,大慶精神是智慧與力量的象徵。有人認為,大慶人只會苦幹、蠻幹,不會巧幹、靈乾;大慶人只會用身體創造財富,而不會用智慧創造財富。這些人,真的是不了解大慶,不了解大慶人。大慶有今天,大慶能夠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除了不怕犧牲、艱苦創業之外,大慶人善於利用智慧、善於利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是分不開的。僅僅只有國中文化的“土專家”何登龍能夠寫出多媒體培訓課程、30出頭的伍曉林博士在世界尖端技術舞台上“領銜主演”、大慶原油產量連續27年高產穩產,等等,這一切,僅僅依靠身體、依靠苦幹能夠達到、能夠做得出來嗎?大慶精神,不僅僅代表著力量,更代表著智慧,不僅僅代表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智慧與力量,而是所有大慶人的智慧與力量,是整箇中國人的智慧與力量的象徵。

傳承大慶精神傳承大慶精神

第四,大慶精神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中國要發展,中國要強大,中國要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沒有一點愛國精神不行;中國要富強,人民要富裕,社會要和諧,沒有一點創業精神不行;中國目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還有許多矛盾需要克服,還有許多的事要做,沒有求實、務實精神不行;中國要推行社會公平正義、要建設和諧社會,沒有一點奉獻精神不行。中國要進步,需要大慶精神,大慶精神,就是中國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標誌。今天,我們重溫大慶精神,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去,用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去,用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用到為中國的繁榮進步和社會和諧中去。
大慶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大慶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

相關介紹

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大慶石油學院準備將“大慶精神”作為特色項目,爭取達到優秀的標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