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卷

 中國金代畫家王庭筠作品傳世孤本。王庭筠(1151~1202,一作1152~1202,又作1156~1202),字子端,河東(今山西永濟,一作遼東人,又作熊岳人,又作益州人)人。曾讀書於黃華山寺,自號黃華老人。金章宗明昌三年召為應奉翰林文字,後遷翰林修撰。此圖紙本,墨筆。圖中以水墨寫意法作枯木竹枝,藤蔓攀繞,構圖簡括,筆墨蒼潤,畫風效法蘇軾、米芾。卷末大行書自識雲:“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卷後有元明人鮮于樞、趙孟頫、袁桶、湯垕、龔瑜、康里巙巙、班惟志、金應桂、元明善、張寧等名家題跋。本幅前後分鈐趙孟頫、鮮于樞、喬簣成、俞和、梁清標及清乾隆皇帝內府諸收傳印記。《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著錄。現藏日本大坂美術館。

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卷

正文

中國金代畫家王庭筠作品傳世孤本。王庭筠(1151~1202,一作1152~1202,又作1156~1202),字子端,河東(今山西永濟,一作遼東人,又作熊岳人,又作益州人)人。曾讀書於黃華山寺,自號黃華老人。金章宗明昌三年召為應奉翰林文字,後遷翰林修撰。此圖紙本,墨筆。圖中以水墨寫意法作枯木竹枝,藤蔓攀繞,構圖簡括,筆墨蒼潤,畫風效法蘇軾、米芾。卷末大行書自識雲:“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卷後有元明人鮮于樞、趙孟頫、袁桶、湯垕、龔瑜、康里巙巙、班惟志、金應桂、元明善、張寧等名家題跋。本幅前後分鈐趙孟頫、鮮于樞、喬簣成、俞和、梁清標及清乾隆皇帝內府諸收傳印記。《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著錄。現藏日本大坂美術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