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橋村

王家橋村

王家橋村是浙江的一個村。

基本信息

1、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洞橋鎮王家橋村

王家橋村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洞橋鎮轄村。是洞橋鎮建成區的組成部分,是鎮政府所在地。人口1537人,戶數635戶,村區面積2.2平方公里。村區內,超市、銀行、學校、公園、衛生院、郵電局、敬老院等一系列生活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並有沙溪華庭等眾多高檔小區,經濟發達,商業、文化事業繁榮。

2、上海市金橋鎮王家橋村

金橋鎮王家橋村地處金橋鎮東南角,是金橋鎮南大門,距離龍東大道和新金橋路1.5公里,同金橋出口加工區毗鄰。離上海市外環高架道路出口1公里。唐陸公路、曹家溝從中部南北縱貫,水陸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全村地域面積共有8個村民小組,1460餘人口。
近年來,王家橋村經濟發展工作,村容隊貌,文明工作等一系列實事工程,齊頭並進,欣欣向榮。村民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提升。
上海申晨實業發展總公司是王家橋村辦集體企業,是經營性兼行政性的企業法人,隸屬金橋鎮經濟發展總公司。公司現有企業28家,有投資管理、高新技術開發、製造,五金機械,醫療器械,鑽石製造,非標設備,服裝、羊毛衫製造加工等企業。下轄上海金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一體化);上海國尚軟體開發有限公司(高新技術開發製造);埔光鑽石廠和舒欣羊毛衫廠,產品出口歐美市場;上海諾一實業有限公司,專業出口玩具和各種禮品,銷售收入超億元;上海弘立閥門製造有限公司,專以生產閥門,主要用於給排水。

3、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石公橋鎮王家橋村

位於省道S306線旁,常德市北郊20公里處。該村產業旺盛、村莊秀美、民風淳樸、人才輩出。全村下轄13個村民小組,367戶共1646人,56名黨員。全村以種植業為主,1000畝水田種植早、中、晚三季水稻,每畝創下2000元的收入;2010畝耕地,132畝水面,130畝山地,山林面積260畝。另外還有300畝柑桔林,創下不菲的收入。為讓柑桔有更好的銷路空間,該村投入300興建柑桔大市場,系屬湘西北最大的柑桔大市場。
如今王家橋村社會治安好,民風好,該村被評為省“民主法治示範村”還多次被鎮“先進黨支部”“雙文明單位”。雷支書個人多次被評為“區優秀支部書記”。支書說,完成自來水的建設;溝渠硬化;農民文化中心;新修沼氣;美化村內環境,創建環保村將是下一個步奮鬥目標。

4、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王家橋村

簡介

鳳凰鎮王家橋位於鳳凰鎮政府駐地東南3.5公里,烏河西岸,興邊路東側。總面積2.30平方公里,耕地1.43公頃。現有居民451戶、1551人。

由來

明末王氏立村,始為孫婁王氏之“湧泉別墅”,名湧泉村。清康熙年間,以王氏為首,聯合鄰村居民在烏河上修橋,名“王家橋”。後遂易村名為王家橋。

沿革

明清時該村屬臨淄縣仁義鄉。民國初期屬臨淄縣南六社。1950年9月屬臨淄縣第七區。1958年9月成立路山公社,該村隨屬。1984年4月社改鄉。1996年路山鄉改路山鎮。2003年12月,路山鎮、召口鄉合併為鳳凰鎮,王家橋村隨屬。

名人

王家橋王氏為鳳凰鎮望族,歷史名人輩出。
王友詢,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武進士,欽點御前二等侍衛。康熙五十九年(1720)奉命建造直達西藏的台站。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發生叛亂,駐防天青茶漢哈達,招降1600餘人。乾隆元年(1736),調署西寧總兵。期滿授貴州安籠鎮總兵。乾隆六年(1741年)鎮守貴州古州等地,翌年殉職。
王友詢卒後歸葬於湧泉別墅東北隅水西岸。墓冢前兩側立有雕龍石碑,左書生前軍
功,右書御賜祭品單。石馬、石虎、石等分列兩側。正中立有功績牌坊,上刻“聖旨”,正刻“績茂黔南”,背刻“大總戎”。
王友詢工書畫,擅詩歌。詩詞蒼涼悲壯。著有《 征西紀略》 《苗蠻全圖》《教練輯要》《閱史約記》等。

文化

王家橋亦稱七孔橋,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踩橋,流傳至今。傳說古王友詢牌坊匾(正面)時在七孔橋東南有一座元和寺,寺院和尚欺男霸女,民憤極大。王橋村一位在京的丞相,向皇上控告和尚的暴行,皇上一擺手說“罷了”。但執行官錯解其意,誤為“耙了”。正月十六日這天,將元和寺和尚綁赴曠野,埋入土中,頭露地面,牽牛套耙,施以“耙刑”。為了紀念這個為民除害的日子,每年正月十六日,王家橋周圍各村男女,都敲鑼打鼓,到七孔橋踩橋。人們戲妝打扮,踩高蹺,熱鬧非凡。此項文化活動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