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喬

王子喬

王子喬(約前565年-前549年)東周人,是漢族傳說中神仙,為黃帝後裔,東周靈王姬泄心的太子,本名姬晉,字子喬,人稱太子晉世稱王子晉或王子喬,是王氏的始祖。傳說三十餘年後,家人見王子喬在緱氏山,乘白鶴升天而去。【王喬鶴】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另參見九流部·神仙“王子喬”、器用部·車船“鶴駕”、文明部·禮樂“子晉笙”、人事部·雅逸“吹簽客”。”李白亦寫道,“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喬又名王晉、字子晉,又字子喬。周靈王的太子。為道士浮丘公引上嵩山三十餘年,得道成仙,喜吹笙作鳳鳴聲。嘗游伊洛中,遇道人浮丘公接引至嵩山,修鍊石精金光藏景錄神之法。傳說三十餘年後,家人見王子喬在緱氏山,乘白鶴升天而去。道教中封其為“右弼真人”,統領桐栢山。五代時封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封為“元應真人”;高宗紹興(公元1131—1162年)年間加封為“善利廣濟真人”。事跡見《列仙傳》、《雲笈七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出處一

【王子喬】參見動物部·飛禽“王喬鶴”。0喻指仙人。《古詩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出處二

【王喬鶴】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後,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喻灑脫不凡之人,或指鶴。唐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之二:“范蠡舟扁小,王喬鶴不群。”另參見九流部·神仙“王子喬”、器用部·車船“鶴駕”、文明部·禮樂“子晉笙”、人事部·雅逸“吹簽客”。

出處三

《屈原 遠遊》

屈原在《遠遊》詩中表達了他對太子晉的景慕“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李白亦寫道,“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新加坡當代學者王秀南先生禮讚道:

年少冊立,輔政英明,諸侯懾服,萬方狄聽,為因谷洛,

水利民生,極諫堵塞,有違君命,竟遭父王,貶作庶民,

裔遷太原,王家頻稱,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纓相繼,

為國干城,本支百世,獨負盛名,欽水思源,我祖德馨。

王子喬王子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