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妚大

王妚大

王妚大(),女,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什運村人,歌唱家,人稱海南劉三姐。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廣東分會會員。 雖然目不識丁,但熟悉34種歌調,能唱上千首民歌,被譽為海南黎族歌后。曾在縣、省 、全國民歌演唱會上屢次獲獎,她的民歌曾錄入《中國民歌大典》,被《詩刊》和《戰地新歌》刊登。王妚大兩度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獻歌,曾被文化部授予“突出貢獻獎”,被中國文聯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傑出傳承人”。 2009年,獲授“瓊中民族終身成就獎”和“瓊中民間藝術大師獎”。 2018年4月11日凌晨,王妚大在家辭世,享年9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妚大 王妚大

王妚大,1923年出生於海南瓊中什運鎮什運村。自小喜歡唱山歌。十四五歲的時候,為了學唱情歌,給出嫁的新娘當伴娘,到各村去聽情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唱過《解放大軍真是好》、《叫儂唱歌儂就唱》、《有歌不唱留做乜》、《哎來喲調》等,還輔導過一些農民歌手,他們在省、縣的民歌比賽中多次獲獎。

王妚大老人一生至愛著民歌,是海南目前仍健在的、黎族民歌最傑出的傳承人,她一人能演唱上千首民歌,熟記三十多種不同的黎歌歌調,許多其他方言區失傳的歌調她仍能記憶,有人稱她“黎族歌后”,也有人叫她海南“劉三姐”。《叫儂唱歌儂就唱》這首黎族民歌是她自己作詞作曲的,曾在省和中央廣播電台播放。她的新作《深山畫眉唱得歡》同樣深受聽眾的喜愛。

所獲榮譽

2007年6月3日,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儀式,命名首批166名“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獲此殊榮的海南省黎族歌王王妚大參加了命名儀式,登台領取了獎牌和證書。

為了保護這位黎族歌手,2007年9月,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決定,向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王妚大發放終身生活補貼,每月150元,並定期帶老人到醫院看病就醫。

文化成就

海南省民歌專家符策超說,王妚大所傳唱的黎族古老民歌,如《黎族祖先歌》 ,體現了黎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為研究黎族民族發展史,宗教信仰情況以及社會習俗、道德觀念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這些民歌同時也是海南黎族民歌中內容較為豐富、歌調較多、鏇律較為優美的黎族民歌之一,對海南原生態民歌的創作發展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海南省委宣傳部、省文體廳聯合瓊中縣委縣政府舉辦了王妚大民歌培訓班。省相關部門也積極地對老人的民歌進行收集整理,為王妚大的黎族民歌出了一本書,還製作了影像資料作為保存。

遺產保護

王妚大已是耄耋老人,有關部門至今還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收集、整理王妚大傳唱的黎族民歌。如果再不抓緊搶救、保護,那一首首心口相傳的黎族民歌經典,會隨老人的離去而成絕響,對海南的民間文化而言,是難以估量的損失。很多專家學者為此心急如焚,紛紛呼籲保護已刻不容緩。

人物逝世

2018年4月11日凌晨,“黎族歌后”王妚大在家辭世,享年95歲。

後世紀念

王妚大老人去世的訊息傳開後,周邊親友歌友紛紛前來弔唁致哀。網友羚羊專程從海口前來弔唁。

相關信息

黎族民歌有兩種,一種是傳統黎歌,一種是漢化黎歌。傳統黎歌是用黎語詠唱的黎族歌謠,歌調古樸粗獷。傳統黎歌每首歌句子結構無一定格式。有五字句,也有七字句,甚至多字句,不分段節,一氣唱完,其韻律非常獨特,押韻不一定規則。

漢化黎歌稱為漢詞黎調,是用海南方言詠唱的黎族歌謠,多為七言四句為一節或一首,韻律同海南方言歌,這是黎漢文化交流的產物。歌調較多,而以羅尼調、格羅調、哎羅調和四親調最為流行,最為普及。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