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軍

王善軍,男,1966年9月生,山東沂南人。遼寧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入選人員,《宋史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編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及成果鑑定專家等。先後承擔15項省部級以上課題,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獲省部級獎勵12項。

1、大連大學教授

王善軍,男,1966年9月生,山東沂南人。曾師從漆俠先生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於1991年獲河北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學位,並師從四川大學胡昭曦先生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遼寧省重點學科專門史帶頭人,大連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理事,大連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員,遼寧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入選人員,《宋史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編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及成果鑑定專家等。

研究成果

曾在中國大陸《國際社會科學雜誌》、《歷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文史》、中國台灣《新史學》、韓國《歷史文化研究》、日本《東亞文史論叢》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有20餘篇次被全文轉載或摘載。專著《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引起較大反響。先後承擔15項省部級以上課題,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獲省部級獎勵12項。

研究方向

主要學術旨趣在宋代宗族,宋遼金世家大族,近年來主要關注民族流動與民族融合(主要是社會生活方面),試圖站在以民族為橫切面的立場上來重新審視宋、遼、金並立政權間之間的關係。

論著目錄

專著

1、《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2、《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論文

1.《近年古代封建宗族制度研究管窺》,《中國史研究動態》1991年第3期。
2.《宋代真定曹氏家族剖析》,韓國《歷史文化研究》第19輯。
4.《從石刻資料看遼代世家大族與佛教的關係》,日本《東亞文史論叢》2007年號。
5. 《宋代真定韓氏家族研究》,中國台灣《新史學》八卷四期。台灣人文學引文檢索(THCI)收錄。
6. 《宋代譜牒的興盛及其時代特徵》,《中州學刊》1992年第3期。
7. 《敲響前建政治制度的喪鐘――鄧牧政治思想論略》,《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3期。
8. 《宋代族產初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3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1993年第2期。
9. 《宋代宗族制度的社會職能及其對階級關係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10. 《強宗豪族與宋代基層社會》,《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11. 《從〈名公書判清明集〉看宋代的宗祧繼承及其與財產繼承的關係》,《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 《提高圖書編校質量之我見》,《出版發行研究》1999年第1期。
13.《宋代族塾義學的興盛及其社會作用》,《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1999年第3期。
14. 《宋代皇族譜碟考述》,《歷史檔案》1999年第3期。
15.《宋代世家初探》,《文史》1999年第3輯(總48輯)。
16. 《關於義門大家庭分布和發展的幾個問題――與黎小龍先生商榷》,《歷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7. 《北宋青州麻氏家族的忽興與驟衰》,《齊魯學刊》1999年第6期。
18. 《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
19. 《宋代族塾義學的興盛及其社會作用》,《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0. 《〈宋史・曹彬傳〉勘誤》,《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21. 《宋代家庭結構初探》,《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3期。
22. 《遼代籍沒法考述》,《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1年第7期。
23. 《近20年來宋代社會生活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年第2期。
24. 《〈宋代蔭補制度研究〉評價》,《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2期。
25. 《高翥〈清明日對酒〉詩新解》,《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26. 《遼朝橫帳新考》,《歷史研究》2003年第2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03年第3期。
27. 《論遼代皇族》,《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04年第2期。
28. 《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與文化成就》,《河北學刊》2003年第2期。
29. 《世選制度與契丹的家族勢力》,《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1期。
30. 《范氏義莊與宋代范氏家族的發展》,《中國農史》2004年第2期。
31. 《宋代華陽王氏家族科舉論略》,《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第1期。
32. 《遼代世家大族的軍事勢力》,《安徽史學》2005年第4期。
33. 《遼太宗皇后考》,《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年第5期。
34. 《遼代世家大族文化活動述論》,《安徽史學》2006年第2期。
35. 《簡論使遼對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36. 《遼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7. 《論遼代後族》,《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年第2期。
38. 《共財與家法――宋代饒陽李氏家族探析》,《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9卷,常建華主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39. 《耶律乙辛集團與遼朝後期的政治格局》,《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
40.《漆俠先生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方法的運用》,《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與毛曦合作)
41. 《宋代世家大族消費述論》,《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7期。
42. 《遊動飲食的文化闡釋――〈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評介》,《文化學刊》2009年第2期。
43. 《由富求貴:從歸化州張氏看遼金燕雲豪族的發展路徑》,《河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44. 《“沒奈何”的財富:南宋成紀張氏家族消費考述》,《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009年第3期。
45. 《遼代尚父考》,《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1期。

2、工程師

王善軍,男,1956年8月生,山東臨邑人。大專。湖北省蒲沂市糧食局儲運站副站長。全國商業勞動模範,湖北省新長征突擊手,全國自學成才優秀人物。1975年起從事糧食收購工作。自學電子技術和電腦管理,先後完成省級科研任務6項,技術革新1項,發明創造1項。立筒庫輸送設備及程式控制研究,獲湖北省科技成果獎;糧庫微機管理及自控系統研究,獲商業部科技進步獎;地槽機械通風及自控儀研製,獲湖北省糧食局獎勵。發表論文14篇,《淺談糧庫微機管理及自控系統的開發與套用》一文獲中國微計算機糧食學會優秀論文獎。研究方向:糧庫現代化管理與自動控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