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境東部,嶗山東麓,仰口灣畔,距區政府駐地2 5公里。 東部及南部瀕臨黃海[海洋],西北與城陽區惜福鎮相連,西部、西南部與北宅、沙子口兩街道接壤,北與即墨鰲山衛、白廟兩鎮為鄰。截至2004年底,面積131.4平方千米,轄34個社區、4.52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境東部,嶗山東麓,仰口灣畔,距區政府駐地2 5公里。 東部及南部瀕臨黃海,西北與城陽區惜福鎮相連,西部、西南部與北宅、沙子口兩街道接壤,北與即墨鰲山衛、白廟兩鎮為鄰。截至2004年底,面積131.4平方千米,轄34個社區、4.52萬人,其中滿族1人、朝鮮族27人。全街道姓氏有劉、李、張、高、王、何、蘭、曲、江、姜、秦、周、姚、顧、范、孫、溫、馮、林、辛、朱、常、柳、梁、杜、於、蔡等,以劉姓最多。

歷史沿革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王哥莊隸屬即墨縣,名為海潤鄉,下轄肖旺社。1931年青島市政府將市郊區域擴大,在此設嶗東區。1938年,日本占領青島,在原區域改設王哥莊區。1942年底,改稱嶗東區,下轄8個鄉(鎮)。1945年日本投降後,嶗東區下設保甲。1949年,嶗東區南海專區嶗山行政辦事處管轄。1950年,改歸膠州專員公署嶗山行政辦事處,稱為四區、五區。1951年,改歸青島市人民政府嶗山辦事處管轄, 下設11個鄉鎮,原區域未變。1952年,原即東縣土寨鄉所轄的4個村劃歸嶗東區。 1956年8月,撤區並鄉後,保留嶗東區,作為嶗山郊區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構,代管王哥莊、台上、山河、返嶺、山海等5鄉。1958年9月,改稱王哥莊人民公社。1984年3月29日,王哥莊人民公社組建為王哥莊鎮。1998年5月18日,王哥莊鎮撤鎮設王哥莊街道辦事處,屬嶗山區派出機構。

自然狀況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地處山區, 依山面海,南北狹長。全街道總面積131.4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積1678.8公頃。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52公里,沿海灘涂1666.67公頃, 有王哥莊灣、仰口灣等8個港灣,可停靠1000噸以上貨輪和漁船;有長門岩、獅子島等5個島嶼、6個礁。嶗山巨峰坐落在境內西南邊緣;大標山、二標山、馬鞍山海拔都在600米以上;天茶頂、三人崮子海拔在900米以上;高石屋、萬年船等山峰海拔在70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土寨河、泉心河、八水河、王哥莊河及石人河。這5條河的發源地和入海處均在本街道境內,屬季節性河流。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絕佳去處。有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場仰口灣,道教名剎太清宮、上清宮、太平宮,佛教古廟華嚴寺及白雲洞、覓天洞、明霞洞、棋盤石、綿羊石、獅子峰等18處名勝古蹟。這裡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海洋環境影響,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域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氣溫12.6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溫23攝氏度,冬季平均氣溫0.3攝氏度),年降水量776.6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525.5小時, 平均濕度73%。適合種植玉米地瓜花生小麥嶗山茶等農作物。這裡綿長的海岸是海參、鮑魚、對蝦等海珍品棲息生長的理想場所。

經濟發展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工業比較發達, 共有大小企業200多家,形成了海洋化工、礦泉飲料、民用輕工、五金機械、建築安裝、包裝製品六大產業。開闢了北海、土寨兩處工業園,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來此投資經營。房地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已建成會場、江家土寨、仰口灣3處別墅小區和姜家村台商包片開發區。 青島嶗山海化集團公司、青島嶗發包裝製品集團公司、青島萬年集團、青島嶗山雙台實業有限公司、嶗山區王哥莊建築工程公司、青島福客來鞋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多處嶗山綠茶生產基地、高效農業示範園促進了王哥莊街道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海洋開發、旅遊開發、商業和飲食服務業的發展。

國家農業部日前公布“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名單,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青山社區榜上有名。同時該社區主任姜兆陽獲評全國“文明之星”稱號。青山社區依山傍海,海岸線長7.2公里,有青山灣、三畝前灣、試金石灣等多處海灣,通過建設“特色漁村”,發展漁家宴,發展灘涂養殖,建設旅遊碼頭等彰顯漁鄉風俗,帶動農戶增加收入。青山社區集體純收入從2007年底的57萬元,發展到了2012年底的150多萬元,同年還被評為中國首批“國家級傳統村落”。

自然資源

王哥莊街道王哥莊街道
土地資源

全街道土地面積131.4平方公里,山地90.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8.6%,丘陵35.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6.8%,平原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4.6%。20世紀80年代,多種植蘋果、桃、山查、板栗等果樹,後逐年改植茶樹、茶卉等作物。近海鹽鹼、沙灘地,多被建成蝦池計133.33公頃。

王哥莊近山傍海,天氣多變,雨量充足,1988~2002年平均年降水786毫米。域內有水庫8座,總蓄水量為263.8萬立方米;塘壩72座,總蓄水量55.5萬立方米。本街道處嶗山東部花崗岩侵入形成地區,地下水屬基岩構造裂隙水含水組,主要分布在嶗山的中山地帶,為花崗岩裂隙水。由於局部殘積層較厚,溝谷下切較深,形成下降泉,是著名的嶗山礦泉水發源地。

礦藏資源

境內花崗岩蘊藏極為豐富,且多含石英,為建築及石雕良材。仰口灣海灘深水中盛產綠石,色澤分翠綠、墨綠、灰綠等種,可雕佛像、獸盆景,為嶗山名產。石棉、雲母礦主要分布在峰山、車家嶺一帶,面積約2.4平方公里,此外,還有水晶、墨晶、茶晶。白石英、紫石英等礦石可供藥用,嶗山礦泉水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微量無素,蓄量豐富,馳名中外。

生態資源

海洋生物,以青島近海漁場為主,因受黃海暖流影響,春秋兩季產卵索餌魚類約87科、155屬,200餘種。另有蝦蟹類、貝類、腔腸動物和淺海植物類。野生動物有狐狸、野兔、獾、貉、黃狼、田鼠、家鼠等10餘種和鳥類230餘種。域內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長,適於野生植物生長,有林木、果樹、雜草、花卉、藥材等1000餘種。

榮譽稱號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1984年被評為全省百強鄉鎮之一。是國務院審定並公布的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街道先後被評為“二五”普法先進單位,省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省電教科技工程先進單位,省創安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市級水利先進鄉鎮, 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市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市“三五普法”先進單位,市衛生鄉鎮,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市級文明鄉鎮等。

當地名人

王哥莊街道 王哥莊街道

曲同芳 (1913.5.7~1997.12.2)  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曲家莊村人。1926~19 49年在本村務漁、 務農。1951年任漁業互助組組長。1954年任勝利漁農初級合作社社長。1956年任勝利漁農高級合作社社長。1958~1974年任大隊黨支部書記。1978~1 980年在公社水利隊工作。 1981~1984年在公社養貂場工作。1951年,曲同芳主動聯合13戶漁民,成立了嶗山郊區第一個漁業互助組。後來,要求加入互助組的人越來越多,1954年成立了初級社,1956年又成立了高級社。在曲同芳的帶領下,修建了港灣碼頭,增加了船、網工具,漁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他還帶領廣大社員,對窮山惡水進行綜合治理,開展人工造田活動,修築擋潮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使全村的農業有了較大發展,由缺糧村變為餘糧村,經濟收入明顯增加,民眾生活也有了改善。曲同芳曾4次出席青島市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會議,2次出席山東省農業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會議,受到表彰和獎勵。195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稱號。“文化大革命”期間,曲同芳曾被停職,1971年恢復大隊黨支部書記職務。1974年底辭去領導職務。

劉倫學  1948年9月15日生,現任王哥莊街道雙台中學校長。自1968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紮根山區教育,從一名民辦教師到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為了改變學校的貧窮面貌, 帶領師生用砸了8方石子掙來的48元錢做本錢,辦起了校辦工廠,如今校辦工廠發展成了年產值8300萬元, 利潤820萬元的大企業。工廠利潤主要用於教育投入, 自1985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改善了辦學條件。他提出“把學校辦成21世紀人才的搖籃,創山區名校”的口號,實施科學化、規範化管理。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師生素質為根本,以“培育合格加特長的人才”為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一所落後的山區學校創建為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先後獲得山東省勤工儉學工作、衛生工作、教學工作、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山東省文明單位花園式單位稱號。由於工作成績突出,1991年他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校長”,1993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並獲得“人民教師”獎章,1999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青島市首屆“十佳校長”,2000年5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