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興[原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王再興[原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王再興,新中國開國少將、原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5年5月20日去世。

基本信息

將軍簡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共青團橫山縣委書記,陝北綏德紅軍游擊支隊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第二十八軍第二五O團政治委員。

1937年後,任八路軍一二0師雁北支隊營政治教導員、支隊政治委員。1940年起任綏德保全第四團政治委員,綏中地委書記兼綏蒙軍區騎兵旅政治委員。參加了大同、集寧等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駐集寧小組代表。

1947年起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綏蒙騎兵旅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騎兵第二旅政治委員,騎兵第二師政治委員。1949年任隴東軍分區政治委員,甘肅軍區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甘肅軍區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6年畢業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後任解放軍測繪學院政治委員,總參測繪學院政治委員。

1961年任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

地下工作

王再興1925年在米脂縣東街國小讀書時,結識了共產黨員畢維周等人,開始接受革命思想。

1928年7月,王再興由畢維周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擔任了團支部書記,第二年11月轉為共產黨員。在黨團組織領導下,王再興在米脂縣三民二中校內外積極進行革命活動。不久後,他跑到榆林考上陝西省立第六中學,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王再興考入陝西省立第六中學後,擔任學校團支部書記。黨團的活動引起陝北軍閥井岳秀的注意,他把校長馬濟川(共產黨員)和一些進步教師調往綏德師範,繼而派兵到學校鎮壓學潮,並準備逮捕一批共產黨員。一天,王再興得知敵人要進校搜捕進步學生,非常著急,立刻通知一些黨團員迅速轉移。

一些同志離開學校後,王再興擔任了學校黨支部書記。一次,王再興在抄寫秘密檔案時被訓育主任發現。訓育主任向憲兵隊告密,憲兵隊包圍了學校,王再興在其他同志都安全轉移後,才翻牆逃走。憲兵隊的馬隊緊緊追趕,子彈把王再興的棉衣都打開了花。王再興連夜逃到米脂城外周家溝的三姑家,親戚將他藏在堆麥秸的土窯里,才躲過了憲兵的追捕。敵人抓不到王再興,就搜查了我爺爺家,將我的伯父抓去,關了幾天后才放回來。從此,王再興有家不能回,成為一個職業革命者。

離開學校後,王再興轉移到橫山,擔任橫山縣團委書記,繼續與敵人鬥爭。不久,敵人得到訊息,追至橫山,黨組織通知王再興離開陝北,到山西平遙從事工運工作。為掩護身份,他在平遙織布廠當了三年織布工。

軍運工作

共產黨派了大批黨員參加抗日同盟軍,王再興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公開身份是吉鴻昌的副官,追隨吉鴻昌馳騁沙場。

吉鴻昌就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北路軍前敵總指揮後,於6月率部北征,收復了多倫城。在戰鬥中,王再興緊隨吉鴻昌,始終堅持在戰鬥的最前線。

抗日同盟軍失敗後,吉鴻昌退居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王再興也隨之來到天津。

王再興的公開身份是吉鴻昌的副官,實際上是中共河北省委白軍部的成員,是黨組織派給吉鴻昌的助手。他協助吉鴻昌開展“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工作,與各方人士溝通聯絡。吉鴻昌家的小樓成了黨組織在天津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主要聯絡站,被稱為“紅樓”。此外,王再興還要完成中共河北省委交代的其他任務。

有一次,王再興到杭州去送情報,剛到接頭地點就被警察圍住。警察在他的外衣中沒有搜出可疑東西,惱羞成怒,扣留了他的外衣後叫他“快滾”。王再興轉身離開,心中暗叫“僥倖”,因為情報就藏在他的襯衣口袋裡。

救助戰友

1934年秋,地下黨內出了叛徒,一些同志被捕。一天,王再興收到從天津德國租界監獄寄來的一封信。信中寫道:“王先生:我是從米脂到天津來投親的女人。投親不遇,舉目無親,遭人陷害進了監獄。可憐我身懷有孕,又遭此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雖然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我在老家聽人提起過你,知道你為人仗義,所以我冒昧地給你寫信,求你看在同鄉的分上,救救我這苦命的女人和那沒出世的孩子吧!”信後面署名是“米脂同鄉尤祥齋”。

尤祥齋是閻紅彥的妻子,王再興與閻紅彥相識於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時期。王再興冒著生命危險給獄中的閻紅彥的妻子尤祥齋送去一件棉袍。棉袍幫助尤祥齋和孩子度過了監獄中的漫漫寒冬。​

吉鴻昌被捕後,王再興遭通緝,離開天津後來到北平,尋找地下黨。他每天在街頭奔波,尋找過去的聯絡點。一連找了幾個,發現都被破壞了,無法接上關係。有一天,他又去另一個聯絡點,剛剛走近,就發現周圍有不少可疑的人在轉悠。王再興本想立即離開,轉念一想,又怕其他來接頭的同志吃虧,就在附近守候。突然,王再興看見北平地下黨負責人劉仁遠遠地過來了。他趕快迎著劉仁走過去,邊走邊向劉仁搖手。劉仁心領神會,迅速離開了是非之地。

1934年,中共北方局決定調派一批青年黨員骨幹去陝北,加強陝北黨組織的力量。1935年初,王再興被派回陝北。1936年3月,因工作出色,王再興被選為紅二十八軍唯一的代表,出席了陝北省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