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學[稅務局副局長]

王俊學[稅務局副局長]
王俊學[稅務局副局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俊學是個多義詞,主要的同名人物有渭南市稅務局副局長王俊學,同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俊學,第四軍醫大學副教授王俊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俊學,男,1945年11月生,合陽縣百良鎮東村人,大專文化程度,1963年7月畢業於百良中學,同年8月應徵入伍,196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新疆軍區騎兵第一師、陸軍第八師、摩托化步兵第八師服役,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師作訓參謀,團作訓股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珍寶島事件後,參加過新疆邊界對蘇武裝鬥爭和國防施工,曾八次受到部隊嘉獎,榮立三等功一次,所在團隊被軍區評為“先進團黨委”。1986年12月轉業到地方後,任渭南市稅務局副局長。
王俊學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就飽嘗了疾苦與艱難,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含淚放棄了學業,1963年9月,應徵入伍,紮根在新疆的天山腳下,當過騎兵、步兵。1964 年全軍軍事大比武,他所在班代表騎兵第一師參加軍區舉行的騎兵比武,獲得了乘馬射擊團 體獎第一名。1968年8月戈壁灘發生了多年不遇的大暴雨,他率領本排24人奮不顧身跳入水中,築成人牆,其他連隊效仿他們的做法,很快在水中築成人牆封住13個缺口,保障了營房武器和人畜安全,他榮立三等功。1969年4月,蘇聯當局繼珍寶島事件後又在中蘇邊界挑起事端,他又參加了鐵列克堤邊界鬥爭。八個多月,所在部隊捍衛了祖國領土主權,王俊學也經受了人生最大一次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對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了決定性作用。
王俊學是一個善於鑽研,勤於學習的人。在師部當作訓參謀期間,擔任了4期幹部和10 多期專業骨幹培訓任務,任教50多課時,一大批軍事骨幹得到訓練培養。1978年4月至1979 年在石家莊高級步校學習獲得大專文憑。1983年4月,該團司令部改革項目參加軍區司令部 競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該團黨委被軍區評為“先進團黨委”。王俊學同志的足跡踏遍 天山南北,戈壁荒漠,24個春秋使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西北邊陲的國防事業;24年的磨練養成了王俊學軍人的本色和鋼鐵般的意志。
離開熱火的軍營,轉業到地方已有18個年頭,他難改其軍人本色,恪盡職守,無私奉獻 ,是全市稅務系統出了名的工作狂,被大家譽為稅務戰線的“老黃牛”。剛轉業,從部隊的 正團職到副科級,王俊學沒有一句怨言,憑著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事業心,面對陌生的稅務 名詞和繁雜的理論知識,他堅持學習,不恥下問,1988年在陝西財貿管理幹部學院系統學習 了財稅知識,後又取得溫州財稅學校函授專業畢業證書。
在王俊學倡導下,1990年在站南所和國營企業進行“征、管、查”三分離試點,1992年又設立監控中心,專門負責所、隊之間的協調,適時調整了稽查隊的業務範圍,從根本上解決所、隊之間的矛盾;隨後,又在全區推行了公開辦稅,建立了個體工商業戶登記冊,將每戶的納稅情況按月公布,有效促進了個體納稅秩序的好轉。這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渭南市稅務局的征管改革三年邁出三大步,其征管經驗在全市進行了推廣。他本人先後3次出席全省征管改革經驗交流會。1994年稅制改革,國地稅務機構分設,他主持臨渭區地稅局工作後,在內部引入競爭機制開展征管等級達標活動,使地稅工作很快步入正規化和制度化;1997年3月調入市局,主持直屬徵收分局工作,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分局各項工作位居全區前列,同年9月任市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兼管紀律監察、幹部教育工作,連續多年被上級評為“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稅法宣傳被總局共青團授予“最佳組織獎”,市局紀檢監察 工作被省局評為“先進單位”,被市紀委評為目標管理和糾風工作“先進單位”,他結合實 踐撰寫的《經濟建設需要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稅收管理勢在必行》、 《對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的幾點認識》等8篇調研文章在省、市、區報刊上發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