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岩

玉蟾岩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州壽雁鎮玉蟾岩,俗稱“蛤蟆洞”。距早在3萬年以前,就有人生活的道州福岩洞古人類遺址僅6公里。這個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洞口離地面5米多高,大廳寬13米,深7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洞穴是1988年發現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先後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文化遺物,如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最重要的是當時發現了栽培水稻的穀殼標本和陶器[1] 。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玉蟾岩遺址還出土了幾粒被證明是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是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這幾項重大考古發現表明,玉蟾岩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及人類制陶工業起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州玉蟾岩遺址因此又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基本信息

簡介

位於道縣壽雁鎮的玉蟾岩是稻作農業文明遺址,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栽培稻。

玉蟾岩玉蟾岩

山間盆地地貌結構的道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溫,長期開墾而形成耕性良好的水稻土、潮土、菜園土,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的良好的環境。“七山半水兩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道縣,處於南嶺山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的初始地段,屬內陸地區。

道縣玉蟾岩洞裡出土的幾顆14000年前的古栽培稻穀粒,構成了世界稻作農業文明初升的“太陽”。打破了世界上唯印度擁有4000年悠久稻作文化的神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