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葉

玉簪葉(《綱目》)【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葉或全草。植物形態詳"玉簪花"條。【性味】《綱目》:"甘辛,寒,有毒。葉碧綠,花濃香。玉簪忌陽光直射,尤其是夏季,受到強光直射,輕者生長不良,葉片由厚變薄,葉色由翠綠變為黃白色,重者葉片發黃,葉緣出現枯蕉的病斑。

基本信息

玉簪葉

正文

玉簪葉
(《綱目》)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葉或全草。植物形態詳"玉簪花"條。

性味

《綱目》:"甘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

治癰腫,疔瘡,蛇蟲傷。
①《綱目》:"蛇虺螫傷,搗汁和酒撮,以渣敷之。中心留孔泄氣。"
②《中國藥植圖鑑》:"全草外敷,治乳癰疔瘡,頑固性潰瘍。"
③江西《草藥手冊》:"全草治吐血,解斑蝥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鮮用1~3錢;或搗汁和酒服。外用:搗敷或搗汁滴耳。

選方

①治乳腺炎:玉簪全草一兩,菠菜二兩。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乳癰,瘡毒,蛇咬:玉簪鮮草洗淨,搗爛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藥》)
③治耳內流膿:玉簪鮮草洗淨,搗汁滴耳。(《上海常用中草藥》)
④治頑固性潰瘍:鮮玉簪葉,洗淨後用米湯或開水泡軟,貼患處,日換二、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