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器形識別圖鑑

玉器器形識別圖鑑是由讀圖時代著作、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國玉器有七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起源之久遠、工藝之精湛、用途之廣泛,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玉石文化。每一件玉器都濃縮著它所處年代的信息,具有特定時代治玉工藝的風格,玉器獨特的器形、絢麗的色彩、精緻的工藝吸引了許多愛好者。古玉器的器形和紋飾,是辨別古玉器製作年代的重要依據。從玉器器形特點入手,識別玉器的式樣,感受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是提高玉器鑑賞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書收集了翔實的資料,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系統地介紹了禮器用玉、裝飾用玉、實用玉器、喪葬用玉、陳設用玉等古玉器的形制、紋飾特徵,帶讀者進入一個異彩紛呈的玉器世界,同時,配以大量珍貴的圖片,便於愛好古玉器收藏的讀者翻閱、鑑賞。

編輯推薦

本書400餘幅珍貴圖片盡顯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瑪瑙、綠松石等古玉器的材質風采,精彩文字盡述玉禮器、玉佩器、玉帶飾、玉擺件、玉工具、玉文具等玉器的器形特徵。

目錄

玉器器形基本知識
玉器的分類
玉禮器
佩玉
六器 六瑞






玉琥
玉磬
玉符 玉節
玉符
玉節
珍圭
牙璋
穀圭
琬圭
琰圭
環、塊
禮儀用玉
玉簋
玉盤
玉匕
玉瓿
玉卣
玉角
玉觶
玉觚
玉敦
玉羽觴
玉簡冊
玉兵器
玉刀
玉戈
玉鉞
玉戚
葬玉
面幕綴玉
玉衣
玉塞
玉耳璫
玉含
玉握
玉佩
玉瞞
系璧
塊形佩
玉剛卯
玉劍飾
玉組佩
玉環
花形玉佩
玉牌子
玉勒
動物形玉佩
玉龍佩
子辰佩
玉虎佩
玉馬佩
玉象佩
玉鹿佩
玉羊佩
鳥形玉佩
魚佩
玉工具
玉斧
玉鏟
玉鑿
玉鐮
玉刀
玉紡輪
玉璽印
受命玉璽
傳國玉璽
御府印
清代御府印……

書摘

佩玉
佩玉固然是一種裝飾品,但仍然是身份高貴的象徵。由於玉佩的佩帶是有規定的,不同身份的人,佩玉的色澤、質地均有區別。《禮記·玉藻》記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綦組綬,士佩玟而縕組綬。”因此佩玉仍有禮器的意味。
從春秋開始,奴隸制度日趨衰敗,地主階級逐漸興盛,“君子於玉比德”的觀念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興起的。《禮記·玉藻》記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原因,就在於用佩帶的玉器來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這是當時新興的地主階級的意識,也是向奴隸主意識形態的挑戰。《禮記·聘義》中有一段話把這個意思解釋得十分清楚。“子貢問於孔子日:‘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與?’孔子日:‘非為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文中的“珉”是一種似玉的石頭,人們以玉為貴,以珉為賤的原因,並不是玉少而珉多,而根本原因在佩玉是佩玉者品德的表現。孔子從儒家關於人的品格修養的十一個方面來解釋玉的品性,認為玉本身具備了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特性。“君子於玉比德”,就是要使自己的品德如玉一樣,具有這十一個方面的修養。P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