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胡

玄胡

玄胡,又名元胡,延胡索。味辛,苦,溫。 心包,肝,脾,肺。 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部、甘肅等省。

基本信息

概況

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於氣血瘀滯之痛證。

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

禁忌:孕婦禁服;體虛者慎服,或與補益藥同用。

植物形態

延胡索

白延胡索 白延胡索

別名:玄胡索,元胡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husuo Y. H. Chou et C. C. Hsu ( C.bulbosa auct. non DC.,C. yanhusuo W. T. Wang)——

多年生草本,高10一20cm。塊莖扁球狀,直徑0.5—2.5cm,黃色。莖基部具1鱗片,鱗片和下部葉腋內常生小塊莖;莖生葉具長柄,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疏生3一l0花,苞片卵形或狹卵形,全緣或下部具齒;萼片小,早落;花冠紅紫色,上花瓣長約2cm,邊緣具齒或波狀小齒,頂端微凹,具短尖,距圓筒形,稍長於瓣片,蜜腺體貫穿距長的l/2,內花瓣暗紫色,雄蕊束披針形;子房線形,花柱細,柱頭近圓形,具8乳突。蒴果線形,種子l列。花期4月。果期4—5月。

均系栽培,宜生長於沿溪兩岸或山腳的近中性或微酸性粉沙質壤土、沙質壤土或沙土中。

全國多數地區均有栽培。主產於浙江東陽、磐安等地

齒瓣延胡索

別名:土元胡(東北)。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C. remota Fisch. ex Maxim. )

齒瓣延胡索 齒瓣延胡索

與延胡索相似,主要區別為:葉2回三出深裂或全裂,小裂片披針形,窄卵形或狹倒卵形,頂端常有2—3淺裂或齒裂,基部楔形。總狀花序多花,排裂緊密,少排裂為疏鬆;苞片常分裂,基部楔形。花期4月。果期4—5月。

生於山地陰坡,適於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部、甘肅等省

全葉延胡索

別名:匍匐延胡索(黑龍江)。

全葉延胡索 全葉延胡索

Corydalis repens Mandl. et Muchld.(C. humosa Migo)

多年生草本,球莖大,直徑 1~2.5cm,內部白色或蛋黃白色。 地上莖矮小, 高8~15cm, 莖從基部或鱗片葉腋中生出多數小分支,細軟叢生。 葉具長柄,二回三出複葉,第二回裂片常全緣,很少部分會出現頂端櫛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苞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較少有細齒裂; 花淡藍色,橫著於細小花梗上; 花萼小,早落;花冠長1.2~1.5cm,上面花瓣全緣,頂端微凹,凹部中央呈奶油小細尖,下面花瓣基部有小突起;雄蕊 6。蒴果橢圓狀卵形,有長柄,下垂。花期 4月,果期 5月。

生長於林下或林緣。

延胡索 延胡索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等地。

中醫論述

英文名

Corydalis Tuber

別名

延胡索, 延胡, 玄胡索, 元胡索, 元胡, 炙元胡, 醋元胡

藥品來源

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塊莖。5~6月間當莖葉枯萎時採挖。挖取後,搓掉外面浮皮,洗淨,分別大小,放入開水中燙煮,隨時翻動,至內部無白心呈黃色時,撈出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防潮及蟲蛀。

藥品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炮製方法

1.延胡索: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洗淨,曬晾,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打碎。2.醋延胡索:取淨延胡索,用醋拌勻,浸潤,至醋吸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乾,取出,放涼;或取淨延胡索,加醋置鍋內共煮,至醋吸淨,烘乾,取出,放涼。(每延胡索100斤,用醋20斤)。3.酒延胡索:取淨延胡索片或碎塊,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放涼。每延胡索100kg,黃酒20kg。

藥物屬性

【性味歸經】辛;苦;溫;無毒。肝經;胃經;心經;肺經;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症瘕,崩中,產後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①《雷公炮炙論》:治心痛欲死。②《日華子本草》:除風,治氣,暖腰膝,破症癖,撲損瘀血,落胎,及暴腰痛。③《開寶本草》:主破血,產後諸病,因血所為者。婦人月經不調,腹中結塊,崩中淋露,產後血運,暴血衝上,因損下血,或酒摩及煮服。④《醫學啟源》:治脾胃氣結滯不散,主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⑤《綱目》: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9克;或入丸、散。

【注意】血熱氣虛及孕婦忌服。1.《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2.《本草經疏》:經事先期及一切血熱為病,法所應禁。3.《本草正》:產後血虛或經血枯少不利,氣虛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附方】①治熱瓢心痛,或發或止,久不愈,身熱足寒者:延胡索(去皮)、川楝子等分。為末。每溫酒或白湯下二錢。(《聖惠方》)②治下痢腹痛:延胡索三錢,米飲服之,痛即減,調理而安。(《綱目》)③治咳喘:醋制延胡索七成,枯礬三成。共研細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錢。(瀋陽《中草藥、驗方、製劑、栽培選編》)④治室女血氣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經行澀少,或經事不調,以致疼痛:延胡索(醋煮去皮);當歸(去蘆,酒浸銼略炒)各一兩,橘紅二兩.上為細末,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湯卞,米飲亦得。(《濟生方》三神丸)⑤治產後惡露下不盡,腹內痛:延胡索末,以溫酒調下一錢。(《聖惠方》)⑥治墜下車馬,筋骨疼痛不止:延胡索一兩。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二錢。(《聖惠方》)⑦治跌打損傷:玄胡炒黃研細,每服一至二錢,開水送服,亦可加黃酒適量同服。(《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⑧治疝氣危急:延胡索(鹽炒)、全蠍(去毒,生用)等分。為末,每服半錢,空心鹽酒下。(《仁齋直指方》)⑨治小兒盤腸氣痛:延胡索、小茴香等分。炒研,空心米飲,量兒大小與服。(《衛生易簡方》)⑩治產後惡血不盡,心膈煩悶,腹中刺痛 延胡索一兩,益母草半兩。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聖惠方》)⑾治小便尿血:延胡索一兩,朴消七錢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服。(《類證活人書》)⑿咳嗽。用延胡索一兩、朴硝七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軟糖一塊和藥含咽。⒀治冷氣流注腰疼 延胡索、補骨脂(炒)、黑牽牛子 (炒)各二兩。為末,研煨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蔥白、鹽湯任下。(《衛生易簡方》)⒁皮下氣痛或氣塊痛。用延胡索研細,將豬胰一個,切成小塊,灸熱蘸藥末隨時吃下。⒂治瘡無頭,腫痛煩悶 延胡索二個。為細末。熱酒調下。(《普濟方》)⒃治血痢疼痛,飲食不進 延胡(炒)為末。每用二錢,米飲調下。(《赤水玄珠》)⒄治經來小腹有塊痛 延胡索8g,血餘炭4g。研末。分上下午兩次用黃酒調服,連服7日。(《山東中醫雜誌》1984,(3):50)⒅產後諸病(血污不淨,產後血暈,腹滿心梗,寒熱不足,手足煩熱等)。用延胡索炒後研細,每服二錢,酒送下,甚效。⒆治疝氣 延胡索、胡椒末。每服二錢,酒、水各半盞,煎七分服。(《衛生易簡方》)⒇腰 體痛。用延胡索、當歸、桂心,等分為末。每服三、四錢,溫酒送下。(21)偏、正頭風。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錢、豬牙皂(去皮,去子)二個,共研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內。偏頭產,則在痛側的鼻孔灌藥。同時,令病人咬銅錢一個,當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漸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