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羊背

獻羊背是按照客人的身份、輩數分為頭背、二背、三背、四背。頭背是羊後髏骨,二背是羊胸叉,三背是羊脊梁骨。

明媒正娶婚——獻羊背
阿斯哈斯儀式之後,就給客人敬獻羊背。獻羊背是按照客人的身份、輩數分為頭背、二背、三背、四背。頭背是羊後髏骨,二背是羊胸叉,三背是羊脊梁骨。一隻羊分十二份羊背。受頭背的,過去都是喇嘛、頭人、新郎新娘的舅舅、遠客中的一位。二背是獻給輩數大的老人、老親、交往深厚的親朋。三背是總東、堪誥、“道日池”、“待爾池”。其餘是其他客人。客人來對,每人給新郎家獻一條哈達,新郎家給客人獻羊背時,給每個客人回獻一條哈達。在獻羊背時,根據客人不同身份,給每個人獻一段說詞,說者要熟悉每個客人的身份,逢場編詞。
阿斯哈拉儀式是由總東、堪誥二人敘說裕固族婚禮的起源和形成的歷史,內容包括阿斯哈拉、阿斯哈斯堯達曲珠爾、格伊爾拉、什格牙噢魯爾、貝來尕勒斯尕(兩親家交換哈達)、什格達愛那托魯蓋朝蓋高(新郎新娘的舅舅交換座位)、裕魯助資(往上說謝、往下道謝)、巴什曼得爾奶爾那登恩得爾高(戴頭、說笑、歡樂、新郎新娘給客人敬酒)。總東、堪誥二人敘述了整個議程之後又說:“親戚這次的準備情況叫我們看一下,我們看了,準備的很厚誠,十天八天吃不完。親戚的意思是招待七、八天,饃饃三間房放滿著哩,我們沒辦過喜事,沒帶上大方盤,找了個小碟子,端了幾個叫大家嘗一嘗。肉也多得象山一樣,我們沒帶上大斧頭,如果有二十斤重的大斧頭,我們狠狠砍一些。但我們借了個小刀子,削了幾根肋巴,請大家嘗一嘗。酒準備的也象大海,我們沒見過大海,十三個大缸滿著哩。我們沒準備舀酒的大提子,借了一個小湯碗,酒的浮皮上舀了一碗,酒皮子我們沒見過,帶著碧綠的顏色,請大家先嘗一嘗,大席還在後面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