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比翼線蟲

獸比翼線蟲

獸比翼線蟲,成蟲蟲體為鮮紅色。

獸比翼線蟲 獸比翼線蟲(Mammomonogamus)主要寄生於虎、貓、牛、羊、河馬等哺乳動物、鳥類和禽類的氣管、咽喉、中耳等部位,偶可在人體咽喉部、氣管、支氣管等部位寄生,引起人體獸比翼線蟲病(human mammomonogamosis)或比翼線蟲病(syngamiasis)。

形態

成蟲蟲體為鮮紅色,雌性口囊內具脊狀齒8個,尾部末端尖削,雄蟲交合傘寬短,交合刺1根。蟲卵呈橢圓形,無色透明,大小為75-80μm×45-60μm,內含多個胚細胞或幼胚

生活史

成蟲寄生在終宿主的氣道內,蟲卵隨口腔分泌物或糞便排出體外,發育為感染期蟲卵,當人和動物誤食被此期蟲卵污染的水或食物時而獲得感染。龜和鱉可能是其轉續宿主或中間宿主,幼蟲寄生在其肝膽、肌肉等部位。當人生食或半生食龜蛋及龜、鱉的肝、膽和血時亦可獲得感染。感染期蟲卵被食入,在消化道孵出幼蟲,繼而侵入腸黏膜,穿過腸壁,經血流到達肺部,穿過肺泡上行至氣管,於支氣管、氣管和咽喉部發育為成蟲。

致病

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咳嗽、哮喘及咯血,若蟲體寄生在咽喉部,可出現搔爬刺激感和陣發性乾咳。有的患者可咳出帶有紅色條狀血樣物(即蟲體)的痰。

診斷

從患者痰液中或從支氣管鏡檢物或肺泡灌洗液中發現蟲體或蟲卵。

防治

摘除或用阿苯達唑甲苯咪唑治療。

相關條目

寄生蟲 哮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