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烈士

不知炎暑何時去(3),涼到羅衣覺早秋(4)。 [注釋](1)校讎——指核對書籍,檢閱書中的錯處。 (2)魯魚——指文字傳寫的錯誤。

獨坐憑窗自校讎(1),魯魚縱誤倩誰謀(2)? 不知炎暑何時去(3),涼到羅衣覺早秋(4)。 [說明]這首寫詩人平時勤學的生活。她獨坐窗前校對著古書,是那樣的認真仔細,以至於炎熱的暑天過去了也不覺得。詩中流露了作者陰鬱愁苦的感情。秋瑾自幼聰明、伶俐、愛讀書,然而她的丈夫王廷鈞卻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千方百計阿諛逢迎達官貴人,用錢去捐官,一味地苟苟營營,溜須拍馬,賭錢、吃花酒,真是無所不為,哪裡讀什麼書!因此與秋瑾一點不投合。詩中隱隱露出了詩人的苦悶,但那隱痛是何等的深啊! [注釋](1)校讎——指核對書籍,檢閱書中的錯處。(2)魯魚——指文字傳寫的錯誤。《抱朴子》:“書三寫,魯為魚。”倩,請。謀,商議,商討。前兩句說,我在窗前獨自校正著書籍,但是縱然發現了疑難問題,又與誰來共同商量呢?(3)炎暑——炎天暑熱。(4)涼到——涼風吹到。羅衣,用絲羅製成的衣服。末兩句說:由於我專心一意地校書,所以炎天暑熱的夏天什麼時候在身邊過去了都不曉得,只是涼風吹在身上後,才發覺早秋已到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