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古山名,漢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追殺匈奴至狼居胥山,並且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一說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一說即今河套西北狼山,皆與《史記》、《漢書》所載當時用兵途徑不合。載入《史記》與《漢書》中,弄清這座古山的位置,對研究漢武帝時期與匈奴單于的戰爭用兵途徑及其歷史都有一定的意義。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這座歷史名山,但都沒有較詳細的考察和報導,《辭海》里也沒確切的解釋。
查《辭海》解釋為:“狼居胥山---古山名,漢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所在地不詳.......”查《辭源》解釋為:“狼居胥,山名,在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西北,黃河北岸,亦名狼山。”查《現代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狼居胥----山名,漢元狩四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約今蒙古國肯特山。”三部工具書說法不一,那么狼居胥山究竟今在何地呢?
我們不妨看看史書如何記載: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寫道:“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史記·匈奴列傳》寫道:“..漢驃騎將軍之出代二千餘里與左賢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七萬餘級,左賢王皆遁之,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漢書.霍去病傳》寫道:......出代右北平二千餘里....濟弓盧....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從以上三篇原文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看出: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餘里(代郡在今河北蔚縣一帶)。第二,濟弓盧(弓閭即弓盧)就是渡過弓盧水(弓盧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克魯倫河)。第三,禪姑衍,姑衍是山名,當在狼居胥山附近。那么根據原文中提供的資料,,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側的肯特山。查《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它明確標明了狼居胥山的位置即今蒙古國肯特山(西里爾蒙古文:Хэнтийнуруу)的位置。《漢語大詞典》的說法是正確的,教科書中註解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西北一說是錯誤的。

狼居胥山狼居胥山

擴展閱讀

1.《辭海》、《史記》、《漢書》、《清鑒》、《清史稿》,內蒙博物館的《狼居胥山碑文》、〈中國地圖〉、〈蒙古人民共和國地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