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拳

狗拳

狗拳是福建地方拳種,此拳由練功方法、套路演練和技擊欣賞三部分組成。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似南非南,似北非北;二是擅長於倒地後施展各種地上競技動作。

簡介

狗拳狗拳

地術犬法,簡稱“地法”或“地術”,俗稱“狗拳”,是福建地方拳種,其源流有三種說法,其中的一種說法是:相傳明末清初,演練地術拳法的少林弟子因參加戚家軍的抗倭鬥爭和鄭成功的抗清活動,被清朝廷鎮壓,殘存的僧侶流散四方,地術犬法遂傳入民間。在僧尼中有一法號“四目大師”流落永福縣時,將此拳傳給陳家,有由陳家後代陳阿銀傳給福州西園鄉的陳依九

南派狗拳源於南少林寺,後隱傳於民間。該拳模仿狗撲、縱身、跳躍、抖身、跌扑、滾翻等動作衍變而來,具有鮮明的南拳特色,故稱“南派狗拳”。
此拳由練功方法、套路演練和技擊欣賞三部分組成。練功方法主要通過跌扑滾翻、騰空跳躍等手段,來練習敏捷的身法;套路由36個動作組成,象犬取意,動作瀟灑,地趟動作較多,難度大,觀賞性強;技擊打鬥主要模仿狗斗、跌扑滾翻、竄蹦跳躍等動作,上下三盤兼顧,重點突出地趟腿法。拳譜云:“南派狗拳,跌扑滾翻;竄蹦跳躍,攻擊下盤;攻防兼備,避實擊虛;縱身抖打,妙不可言”。

起源

狗拳狗拳

1、明末清初,福建民間大批仁人志士依託宗教進行抗倭鬥爭和抗清活動,被清朝廷鎮壓,殘存的僧侶流散四方,其中有尼“四月大師”流落於福建省永春縣陳家,陳家個老大待其親如己出,“四月大師”感其恩惠,遂將自己擅長的狗拳之術傳授給陳家兒子陳彪,自此代代相傳。
到了民國初年,陳家該拳傳到後人陳阿銀這裡,陳阿銀為人疾惡如仇,好打抱不平,一次出手助人打死了一當地惡人,於是逃往新加坡族人陳依九家。
後又感其贍養之德,將此拳盡數相接陳依九。陳依九老師自幼酷愛武術,早年學過泰拳、龍拳、猴拳等,他得到陳阿銀的真傳後,一心窮究狗拳,武藝突飛猛進,在東南亞一帶頗有名望,曾任過新加坡武術協會會長,人稱“鐵腳九師”。
陳依九老師於一九三二年回國,定居福州。 他的主要弟子有兒子陳政祿、徒弟周金伙、胡成武等。 這3個人現在都健在。

周金伙當年在福建也是第一流的高手,80年代還寫過一狗拳專著《南方稀有拳種 福建少林狗拳》 ,周金伙後來官運亨通一直做到福建省工商局局長這個位子,最終又由於經濟問題,在2005年逃往境外,但外逃後在內蒙古被抓。胡成武功夫也很了得,在福建辦了福建武術學校、福州警安職業學校等好幾個文武學校。 陳政祿在福建的影響就更大了,光練的不錯的弟子就有3、5百人。

2、追根溯源,少林地術犬法,又叫地功拳、狗拳,始創人是清朝的五枚大師。 傳說五枚乃河南一尼,其時女人裹腳,三寸金蓮下盤不穩,於是她潛心觀察,領悟了犬類敏捷勇猛的原理,在晚年創立了“失手倒地,反敗勝”的偏門功法———少林地術犬法。
五枚大師把狗拳傳給高足苗翠花,苗又傳給了兒子方世玉,後來方世玉又把自己所學的羅漢拳、花拳融入狗拳當中,終成一代宗師,狗拳也跟著發揚光大。
後來,在泉州南少林寺修行的方世玉輾轉永春、大田到了永泰住元寺(現為廣岩寺),並在這裡傳藝,門徒甚眾。
狗拳是何人傳進泉州的?清末的慧開和尚把狗拳練得爐火純青,傳給福州南台老藥洲的鄭憶山,鄭憶山又傳給泉州北門武術世家的後人莊子深,也就是莊昔聰的父親。
如此迂迴曲折的一百多年之後,狗拳成了泉州武林的獨門絕技之一。

分布

狗拳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州、泉州、南平、建陽,以及山西,吉林,北京等地。

表現

狗拳狗拳

福建少林狗拳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似南非南,似北非北;二是擅長於倒地後施展各種地上競技動作。

狗拳練功講:身、基、腰、馬、威、勢、氣、力八個字,又有六字訣:奇、巧、變、輕、速、硬。呼吸有順逆,以聲發勁,以氣催力,發勁時要如狗出浴,以聲發勁氣聚丹田,然後呼出。拳經有“天狗抖水搖身術,運聚丹田之氣突,勁源足根腰發力,搖首擺尾肢節出”。靜如靈狗伺洞,動如大海跤龍;待敵進攻,後發制人,出手軟,觸手硬;高低變化,上下起伏。狗拳分上、中、下三盤,其訣曰:手是羅漢身如龍,腿似虎尾步象犬,達摩坐禪蝴蝶腿,活龍伏虎樁似狗;飛騰海底朝天腳,狗法落地風車輪。演練時講究“蝦背龜身”,搖轉借力,其技法有:滾、翻、撲、跌、竄、勾、摔、奔、跳、鑽,並常用倒地配以絆地擒拿,截點穴位,發揮制敵威力。

狗拳拳勢剛猛,腿法豐富,取狗斗腿勝手之精髓,有“少林地上飛龍”的美稱。

功法

狗拳狗拳

狗拳功法有:八磅錘,打沙袋,提沙瓮,扔石鎖,打鯉魚挺。套路有:三戰拳,七星拳,雙遲蝙蝠,三十六手,連步拳,四門箭,十八聯珠,梅花秀,三戰下盤,七星下盤,雙蝙蝠下盤。

狗拳的下盤是全拳的靈魂,狗拳的下盤以地上的跌、撲、翻、滾、穿、絞動作為主,兩手支撐為副,人稱犬法下地風車輪,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動作。所謂“風車輪”就是躺地後,兩手撐地,兩腿有節奏地、剛勁有力地上下前後左右不停地在地上轉動,翻身打滾,揮舞絞絆為其特徵。腿法有:蹬、踢、剪、勾、掃、彈、絆、纏、捆、絞十種。身形似犬,要求做到縮頸正頭,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彎腰斂臀,屈膝勾腳,伸縮交替,翻滾圓滑,穿轉速巧。

下盤技擊特點以“欲倒不帶形,倒地見機行,踢打捆綁擒”為宗旨,充分運用狗拳立、跪、倒,三者忽高忽低,行蹤不定的特點,來迷惑對方,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特點

一節“手法”,有圈、鞭、拋、沖、雕、蓋、拈、劈、擒、彈、貫、挑、標、托、切、折、推、砍,以及黑虎貼身、關門、撓、沉、飛、頂等各式肘法。
二節“腳法”,有蹬、踹、側、鏟、扣、擺、劈、穿、箭、纏、踩、掛、剪、鴛鴦掃,以及擺、頂、撞、扇、壓、飛等膝法。
狗拳要“快如靈犬擒兔,猛似餓虎撲食”,觸發時要“活、穩、狠、準,出手鬆綿,一觸即變,連貫擊敵,令其倒地絕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