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

犬子

犬子,指司馬相如的小名。也指對自己兒子的謙稱。 據太史公《史記》的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說“犬子”其實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類,難登大雅之堂。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

基本信息

來歷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但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便爭相效仿,謙稱自家兒郎,用上了"犬子"一詞。

解釋

幼犬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又以往年藥食雞雛及新生犬子,皆止不復長。”

《 ·五行志中》:“既而地自坼,見有二犬子,取而養之,皆死。”

司馬相如的小名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 犬子 。” 司馬貞 索隱引 孟康 曰:“愛而字之也。”

[清]趙翼《詠古》:“遭逢莫怪 臨邛 幸, 犬子 原須狗監推。”

謙稱自己的兒子

又稱“ 小犬 ”、“ 豚犬

[宋]張孝祥《鷓鴣天·為老母壽》詞:“同犬子,祝龜齡,天教二老鬢長青。”

《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郭常夫婦出拜於堂前,謝曰:‘犬子冒瀆虎威,深感將軍恩恕。’”

[清]李漁《蜃中樓·婚諾》:“只得一個犬子,如今十六歲了。”

對別人兒子的鄙稱

《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

相關稱謂

拙荊:一般人家丈夫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家父(家嚴):對自己父親的謙稱

家母(家慈):對自己母親的謙稱

敝人:對自己的謙稱

令尊: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令堂:對別人母親的尊稱

令郎:對別人兒子的尊稱

令嬡或令愛:對別人女兒的尊稱

典故

最開始,“犬子”之稱,其實並無小名之意,只是司馬相如的父母為了小兒好養活,便特意選一個低賤的字詞為之命名,以遠離鬼魅,但因為司馬相如長大後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隨著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自此而後,因為司馬相如的巨大歷史以及文化影響,人們謙稱自家兒郎,便紛紛用上了“犬子”一詞,爭相仿效,附庸風雅,竟一時蔚然成風,堂堂皇傳至於今日,成為中國人日常用語之不自覺習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