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爾加戰役

特拉法爾加戰役

1803年—1805年,拿破崙統治的法國派出法西聯合艦隊和英國海軍進行海戰,最終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海面決戰,法西聯合艦隊慘遭重創。此戰被稱為“英國最輝煌的戰役”,並以此結束了一個多世紀的英法海上爭霸的歷史。

基本信息

戰役簡介 

 1803年5月16日,英法兩國戰火重燃,為了把強大的英國海軍從本土牽走,法國艦隊在大海上和英國海軍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但由於一系列戰略、戰術的失誤,海軍中將維爾納夫率領的法、西聯合艦隊被封鎖在加的斯港內,拿破崙向奧地利發起戰爭。英國則派納爾遜去徹底解決被封鎖在加的斯港內的法、西聯合艦隊,而港內的法、西艦隊司令維爾納夫決定率艦隊溜出加的斯港,而港外的英國艦隊正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

時間

1805年10月21日

地點

直布羅陀海峽特拉法爾加角

交戰雙方

納爾遜海軍上將率領的英國艦隊VS維爾納夫海軍上將率領的法、西聯合艦隊

海戰起因

1793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將法王路易十六處死,英國以此為由驅逐法國駐英大使。法國對英宣戰,英國則聯合奧地利、普魯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國組成反法聯盟,雙方在陸地和海洋展開了一系列的激戰。戰爭中法國在歐洲大陸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法國海軍由於大革命中驅逐了大量舊貴族軍官,因此實力大為削弱,幾次和英國海軍的較量均告敗北。

1799年拿破崙在推翻督政府後,即準備粉碎1788年建立起來的以英國為首的第二次反法聯盟。他先後同奧地利和俄國簽定了和約,英國陷於孤立,被迫停戰議和。1802年3月27日,英法雙方簽定了《亞眠和約》。但這個和約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休戰條約而已,雙方都在破壞和約。拿破崙利用戰爭的間隙,重建法蘭西殖民帝國。英國針鋒相對,拒絕從馬爾他撤軍。1803年5月,英法兩國重新宣戰。
為了趕在歐洲大陸封建國家聯合向法國進攻之前戰勝英國,拿破崙在法國西部海岸的布倫港夜以繼日地建造艦船,集結重兵,囤積渡海所需物資。到1805年,法國已有戰列艦103艘、巡洋艦55艘。“只要有三天下霧,我就可以成為倫敦、英國議會和英格蘭銀行的主人。”拿破崙如此自信地說。
針對拿破崙大規模的擴軍備戰,英國開始總動員,59萬人應徵入伍,預備役軍艦全部轉入現役,使現役戰艦達到240艘,巡洋艦317艘。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了法蘭西帝國。英國以大量英鎊開路,聯絡奧地利和俄國,籌劃組織第三次反法聯盟。荷蘭和西班牙則站在了法國一邊,並將自己的海軍交給拿破崙指揮。這使拿破崙手中的海軍兵力有所加強。但由於英國海軍強有力的封鎖,三國艦隊分別被困守在各自的港口裡,發揮不了作用。為了扭轉這一不利的戰略態勢,拿破崙制定了一個調虎離山的計畫,令駐守土倫的分艦隊在維爾納夫的率領下突破封鎖,前往西印度群島,同時,由米西賽指揮的羅什福爾分艦隊也應突破英軍封鎖,前往西印度群島。兩隻艦隊在馬提尼克會合,然後在對這一帶的英國殖民地進行騷擾,誘使英軍派兵救援以便減輕被封鎖的法國和西班牙的其它分艦隊的壓力。一旦英國上鉤,他們的艦隊即應返航駛往英吉利海峽,為渡海登入作戰掃清道路。
事實並不像拿破崙想像的那么順利。他的海軍主將維爾納夫是一個法國貴族出生的海軍軍官,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個飽學之士,若在海軍部工作似乎是十分恰當,但並不適宜於指揮性的工作。雖然他並不缺乏個人的勇氣,但本質上卻是一個失敗主義者。他不相信拿破崙的侵英計畫,他對於部下和盟友都缺乏信心,更壞的是他對自己也缺乏信心,對自己的對手納爾遜畏之如虎,終於使他在以後的作戰中作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錯誤決定。

海戰經過

1805年7月22日,維爾納夫在西班牙西北的菲尼斯特雷角遇上了英國海軍上將考爾德爵士的一支較弱的、只有15艘戰艦的艦隊。當時有霧,雙方進行了一場非決定性的交戰,有2艘法國軍艦降旗投降。第二天,考爾德向北進發以與康華里思會合,維爾納夫也張著滿帆駛向費羅爾,並於8月1日到達。這一戰的精神作用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為維爾納夫對於自己的艦隊缺乏信念,是已經溢於言表了。8月6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在濃霧之中,因為我方艦長對戰鬥和艦隊戰術完全缺乏經驗,除了緊跟前面的船隻以外,更無其它良策。在這裡我們已成為歐洲的笑料。”
在費羅爾,維爾納夫接到拿破崙在7月16發出的通信,命令他或是與羅什福爾和布勒斯特兩個分艦隊匯合在一起,或是只與兩者之一會合在一起,然後向愛爾蘭和蘇格蘭行駛,以便與荷蘭艦隊會合。假使因為會戰或其它原因,維爾納夫不能完成其任務,則無論如何都不許進入費羅爾港,而應駛向西班牙的加的斯灣。但此時的維爾納夫根本不想去有英艦重兵封鎖的布勒斯特,加的斯才是他想要去的地方。
8月2日,拿破崙離開巴黎前往布倫。在這裡,拿破崙再一次向維爾納夫發出命令:“開航!不要浪費一分鐘,率領我集中的兵力進入海峽,英國就是我們的了,我們的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你只要出現24小時,則一切都可完結。”第二天,拿破崙又一次催促維爾納夫率領艦隊起航北上。
維爾納夫把3艘已損壞的軍艦留在費羅爾港後,提心弔膽地向羅什福爾和布勒斯特行駛。8月13日,維爾納夫發現遠方有一支艦隊,他以為那是英國人。他本來就不想去布勒斯特,於是立即改向南行駛。實際上,這是阿里曼德少將率領的法國羅什福爾分艦隊,正在趕來與維爾納夫匯合。假使維爾納夫能與阿里曼德會合在一起,則他的兵力可增到34艘戰艦,足以擊敗康華里思的20艘戰艦。若是再繼續向北而不是向南航行,那么布勒斯特的封鎖即可能被解出。拿破崙對此感慨萬分:“維爾納夫所喪失的機會實在太大了!”
8月20日,維爾納夫的艦隊進入了西班牙的加的斯港。當時,封鎖該港者為英國海軍海軍中將柯林伍德,一共只有3艘戰艦。不久比克爾頓和考爾德的艦隊先後趕來增援,英國軍艦增加到25艘,把加的斯港嚴密地封鎖起來,聯合艦隊再也無法出海了。這樣,拿破崙入侵英國的一切機會也隨之化為烏有。8月22日,拿破崙寫信給海軍部長德克雷說:“我認為維爾納夫連指揮一艘快速炮帆船的資格都沒有。他是一個既無決斷能力又無魄力膽量的人。”9月2日,拿破崙離開了布倫,於是“英格蘭軍團”變成了“大軍團”,不渡海而開始準備渡過萊茵河了。

9月2日拂曉,正在倫敦休假的納爾遜得知維爾納夫已經進入加的斯,便立即結束了休假。9月15日,他乘他的旗艦“勝利”號揚帆出海。9月28日,他與柯林伍德的艦隊會合在一起,並接管了全部艦隊的指揮權。9月29日,正好是納爾遜的47歲生日,他宴請了他的艦長們,並把他自己考慮已久的作戰計畫解釋給他們聽。
納爾遜的計畫是:把全部艦隊分成二支隊,另以一支作預備隊。一隊由他親自率領突擊敵艦隊中央,切斷其前後聯繫,打亂敵人隊形,使其首尾不能相應;另外一支由柯林伍德率領攻擊敵人後衛;預備隊在發現敵人的旗艦後,才發起進攻,一舉打亂其指揮機關,迫使敵艦陷入混亂狀態,最後逐個殲滅被分割的敵軍軍艦。同時,他還給予艦長們在攻擊方式上享有極大自主權,只要求他們充分發揮勇猛頑強,積極主動,敢於近戰的精神。聽完這個計畫,艦長們極為振奮,異口同聲的說:“它是真新奇、真特殊和真簡單……只要我們抓住他們,就一定會成功!”他們把這種戰術稱為“納爾遜秘訣”。10月9日,納爾遜正式下達了作戰命令。
在加的斯,維爾納夫的處境空前惡劣,金庫一空如洗,糧食、供應品等都非常缺乏。除了原有缺額2000人以外,又還有1700餘人的病號。更壞的是法西兩國的官兵又經常發生爭吵。拿破崙此時已經放棄了侵英的計畫,他給“可憐的”維爾納夫(這是拿破崙對他所加的評語)下達了一項新的命令,要他從加的斯出發,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一帶完成牽制性運動,然後回到土倫整休艦隊。然而,由於對維爾納夫已失去信心,他又命令海軍部長德克雷撤換維爾納夫,而以海軍上將羅西里來替換他。
10月1日,維爾納夫開始作最後的準備,預訂在10月7日出海,可是風向突然轉變,使他在港中停留了10天之久。10月8日,在一個作戰會議上,維爾納夫向部下準確預言了納爾遜會採用切斷法西艦隊的前後聯繫,包圍後方,然後各個擊破的新戰術。但維爾納夫卻拿不出可行的對策。最後他只得下令:“假如法西聯合艦隊占上風,則應迫近敵人,然後一對一地作戰。”
10月15日,維爾納夫得知羅西里已經啟程來接替他。他覺得這是個奇恥大辱,於是決定在羅西里到達之前,即先
行衝出加的斯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崙在義大利的軍事行動。10月17日,維爾納夫發出準備啟航的信號,由於有風,一直等到19日上午6時艦隊才出發。兩個半小時後,納爾遜從其在岸邊監視的巡洋艦上,獲得敵軍已出港的信號。他立即發出了“全面追逐”、“敵艦已在海上”等信號。

海戰結果及影響

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說,特拉法爾加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會戰,它對於歷史具有廣泛的影響。它把拿破崙的侵英夢想完全擊碎了。它也使一百年來的英法海上爭霸戰從此告一結束。它使英國獲得了一個海洋帝國,這個帝國維持達一個世紀以上,使所謂“不列顛的和平”變得具有可能性。更重要的後果是它告訴1805年的世界,拿破崙並非天下無敵的。

帆船時代英國戰艦簡介

英國海軍根據戰鬥力的大小將其大型軍艦分為六個等級。第一、第二、第三級軍艦上至少有64門重炮,這三級軍艦稱之為戰列艦。其主要任務是編成海軍戰鬥縱隊,進行大規模艦隊炮戰。第四、第五、第六級是一些較小的軍艦,按其擔任的任務分為:駐守海外殖民地的警衛艦,運拖船隊護航艦,商船的攻擊艦,遠兵船,醫院船和軍需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