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是俄羅斯的藝術博物館,坐落在莫斯科河畔。1856年,莫斯科富商、藝術收藏家帕·米·特列季亞科夫創建了這座畫廊。畫廊共分60 個展廳,一般按創作年代的先後為序,其中堪稱瑰寶的是 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俄巡迴展覽畫派大師的油畫。帕維爾一面參觀巡迴畫派藝術家舉辦的畫展,一面收購、訂購那些反映俄國現實生活的作品。從3月23日到5月15日,人們可以看到 列維坦的《在伏爾加河上》,彼羅夫的《睡覺的孩子》, 阿爾希波夫的《洗衣婦》、 《手持茶罐的村姑》, 希什金的《橡樹林邊》,馬克西莫夫的《薩沙——拖拉機手》等作品。

基本信息

歷史

概述

特列季亞科夫家族經營過亞麻布和紗線,開辦過幾家紡織企業。家族中,最有名的是帕維爾(1832—1898年)和謝爾蓋(1834—1892年)兄弟。哥哥帕維爾擔任過新科斯特羅馬亞麻紡織公司經理、莫斯科商業銀行理事會理事、莫斯科關心窮人理事會及藝術協會理事。此外,他還出資開辦了聾啞兒童學校,贊助過一些潦倒的畫家以及莫斯科繪畫、雕塑和建築學校。弟弟謝爾蓋則喜歡收藏西歐彩色畫,1877年至1881年還曾出任過莫斯科市市長。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1856年,帕維爾購買了第一批油畫,開始了創建畫廊的事業。1874年,這座私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頗受歡迎。1892年,帕維爾為實現他與剛去世的弟弟的共同心愿,將兩人收藏的2000餘件藝術品捐贈給了莫斯科市。十月革命時,畫廊里共有展品4000件,主要是俄國畫家創作的油畫和雕塑。1918年6月3日,列寧簽署了《改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為國家博物館》的法令,將原魯緬采夫等博物館及許多私人藏品皆併入該館,使之成為俄國最早的民族藝術博物館。百餘年間,畫廊幾經擴建並不斷充實館藏,成為最大的俄羅斯美術作品博物館之一。到1991年,展品增加到5.5萬件,幾乎涵蓋了俄羅斯所有流派的藝術精品。

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間,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處於維修時期。1994年底重新開放。

十八世紀

從十八世紀開始,俄國畫壇充斥著陳腐、保守的歐洲學院派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取材於基督教的傳說和神話故事,風格呆板、繁雜和浮華,極盡迎合權貴們審美情趣之能事,而將反映現實生活和芸芸眾生的繪畫作品斥責為“糟粕”。

1861年,俄國經歷了“農奴解放”的衝擊,喚醒了廣大民眾的覺悟。在啟蒙思想家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美就是生活”、“藝術是現實的反映”等美學觀點以及批判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影響下,一批青年藝術家進行了反映俄國人民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農奴制的藝術實踐。1863年,聖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舉行學生油畫作品金質獎競賽。按照規定,參賽者需要按照學校當局指定的神話題材進行創作。克拉姆斯科伊等14名應屆優秀畢業生要求參賽者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在遭到拒絕後,他們示威性地離開美術學院。1870年,克拉姆斯科伊、彼羅夫、蓋等成立了“巡迴展覽美術學會”,並定期舉行展覽。從1871年舉辦第一屆畫展後,一直到1923年,巡迴畫派共舉行了48次畫展,開創了長達二、三十年的鼎盛時期。儘管“巡迴展覽美術學會”成員幾乎大多來自聖彼得堡美術學院,但卻均以反對該所皇家美術學院脫離現實、墨守成規而聞名,因此保守畫家又稱這些人是“叛徒”。

帕維爾·特列季亞科夫不僅是一位虔誠的藝術愛好者、卓越的美術品收藏家,而且還是一位思想解放的開明紳士。他不僅口頭上贊同巡迴畫派的藝術實踐,而且還給予他們大量物資和精神支持。帕維爾一面參觀巡迴畫派藝術家舉辦的畫展,一面收購、訂購那些反映俄國現實生活的作品。正是有了“知音帕維爾”的幫助,巡迴畫家們的創作激情才被一次次地點燃,並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擴大了其作品在社會上的影響。當時俄國社會,如果哪位畫家的作品能被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收藏,則意味著贏得了極高的榮譽;而對於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來說,能夠收集到大量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巡迴畫家作品,也同樣是一種驕傲。

徜徉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人們可以看到列賓的名畫《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描寫了沙皇伊凡四世狂怒之下用權杖殺死了自己心愛的兒子、皇位繼承人的悲劇。這裡還收藏有蘇里科夫的《近衛軍臨刑前的早晨》,這幅完成於1881年的作品描繪的是彼得一世一生中最富有悲劇性的情節,即1698年平息近衛軍兵變後對他們行刑前的最後時刻。畫面里,近衛軍慷慨赴死,有的在安撫即將與之臨別的親人,有的怒視在遠處“監刑”的彼得一世。場面淒楚悲壯,充滿崇高的美感。

展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畫廊共分60 個展廳,一般按創作年代的先後為序,其中堪稱瑰寶的是 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俄巡迴展覽畫派

大師的油畫。這一畫派由克拉姆斯科伊和彼羅夫創立,由於在俄國各大城市巡迴展出美術作品而得名。克拉姆斯科伊、彼羅夫以及該畫派的代表人物列賓、蘇里科夫、瓦斯涅佐夫和列維坦 在畫廊里都設有專門展廳。在畫廊里可以看到克拉姆斯科伊的油畫《無法抑 制的悲痛》和《基督在曠野》、彼羅夫的油畫《送葬》和《三套車》、列賓 的《伏爾加縴夫》和《伊凡殺子》、蘇里科夫的《女貴族莫羅佐娃》、瓦斯 涅佐夫的《三勇士》、列維坦的《永恆的寧靜》等等傑作。

結情

中國畫家的“ 俄羅斯結情”

陽春3月,伴隨著中國“ 俄羅斯年”的春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的 油畫作品來到北京。作為中國“ 俄羅斯年”的重頭戲,由中國文化部、俄聯邦文化電影署聯合主辦的“俄羅斯藝術300年——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美術博物館珍品展”於3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通過 克拉姆斯科伊、 列賓、 希什金、 列維坦等人創作的110幅藝術史上的不朽作品,向中國觀眾展現了俄國18—20世紀繪畫發展的歷史長卷。從3月23日到5月15日,人們可以看到 列維坦的《在伏爾加河上》,彼羅夫的《睡覺的孩子》, 阿爾希波夫的《洗衣婦》、 《手持茶罐的村姑》, 希什金的《橡樹林邊》,馬克西莫夫的《薩沙——拖拉機手》等作品。在這裡,人們將領略十八世紀俄國繪畫大師爐火純青的技巧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十九世紀 巡迴畫派的輝煌、二十世紀初所呈現的多樣化探索以及蘇聯時期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魅力。

評價

較之世界其他國家的繪畫藝術,無論是中國藝術家還是普通民眾對 俄羅斯繪畫藝術都有一份更多的了解,俄羅斯繪畫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高超的表現手法對中國當代 油畫產生過深遠影響。由於歷史原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批油畫家不是師從西方大師,而是從克拉姆斯科依、 列賓、 希什金等俄國畫家那裡獲得創作靈感。作為蘇聯援助中國的專家,馬克西莫夫於1955年來到 中央美院 油畫訓練班執教。如今,在“馬訓班”中,走出來了中國學院派 油畫大師靳尚誼、 詹建俊、 侯一民等一代油畫大家。身為中國美協主席的靳尚誼感慨地說:“正是馬克西莫夫的訓練,使我對什麼是結構以及如何表現結構的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使我對造型的理解和實踐開悟了許多。”事實上, 中央美院今天仍延續了 俄羅斯以寫實教育為基礎的 油畫教學模式。而即使那些對 油畫知之甚少的普通民眾,對與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有著不解之緣的 列賓、 克拉姆斯科伊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