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符號系統假設

物理符號系統假設

正文

A.紐厄爾H.A.西蒙提出的一種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活動的人工智慧原理。這個假設認為,計算機是一個物理符號系統,具有對符號進行操作的功能,就是說,凡是能用符號表示的事物和狀態都能由計算機進行運算。人內的表征概念等及其信息加工過程也是對符號的操作,因而也可以將人腦看作一個物理符號系統。通過這種假設,原來認為是抽象的腦內的心理活動,就可以用處理物理符號的計算機系統的同樣模型來加以探討。
一個物理符號系統具有以下6種功能,即①輸入符號:計算機用紙帶打孔或用鍵盤輸入符號。人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輸入符號。②輸出符號:計算機通過顯示器或印表機輸出運算的結果,人的表情、動作和言語則是符號的輸出。③存儲符號:計算機在外存儲器記憶體儲器存放信息,人則在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中存儲信息。④複製符號:計算機可以把符號從一組存儲單元複製到另一組存儲單元,人則可以把外界事物以符號的形式在頭腦中複製下來,並加以存儲。⑤建立符號結構:計算機在對符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各種新的符號結構。人通過思維活動也可以把觀念條理化,形成新的組合或結構。人在會議上發言之前,先在頭腦里形成發言要點或提綱,這就是建立符號結構。⑥條件性遷移:一個物理符號系統,在原來存儲於記憶中的符號結構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當前的輸入信息而執行一系列操作式活動。這種滿足了一定的條件就產生某活動的過程叫做條件性遷移。人也具有條件性遷移的能力,他可以在新的刺激條件下,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執行一定的活動。
紐厄爾和西蒙認為,無論是計算機還是人腦都是物理符號系統,二者都具有上述6種功能。還認為,任何一個系統,如果能表現出智力的話,就必然具有這6種功能;相反,任何一個系統,如果具有上述6種功能,它就能表現出智力活動。在這種計算機和人腦具有共同功能的假設基礎上,人們有可能用計算機科學的語言和概念來描述人的思維活動。而且,計算機科學也可以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用計算機程式來模擬人的思維活動,而使計算機表現出智力活動的特點。物理符號系統假設是現代信息加工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它同時開創了人工智慧這一新興的科學領域。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