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氣候學

利用大尺度熱量傳輸、動量傳輸以及各種氣候要素(如太陽輻射、溫度、濕度、降水、風等物理因子)研究氣候形成和變化規律的學科。

正文

太陽是地球上能源和動力的主要來源。太陽輻射將光、熱、電磁能通過大氣傳到地面,由於大氣性質和地面狀況的差異,不同地方對太陽輻射來的能量具有不同的反射、吸收和散射,造成熱力條件和熱力作用的不同,使地球上的水汽、空氣粒子形成不同尺度和形式的運動與動量輸送,如大尺度環流運動(平流)、小尺度湍流運動(擴散)和熱力不穩定引起的垂直運動(對流)。地形的差異也造成動力條件和動力作用的不同,反過來又影響各地的熱力變化。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和制約,干擾和反饋的結果,形成各地方的氣候特徵和變化。物理氣候學的任務就是研究上述過程。
目前,物理氣候學的研究課題主要有:①地球上的太陽輻射能及輻射平衡;②地球上的熱量傳輸、轉換及熱量平衡;③地球上的水汽輸送、水循環及水分平衡;④大氣系統及大氣狀況對光、熱、水等物理量的影響;⑤海洋作用與海-氣關係;⑥冰雪及地面覆蓋特徵和地形影響;⑦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和反饋作用;⑧各類氣候模式的建立;⑨實驗氣候與氣候模擬;⑩宇宙天體、太陽、地球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