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氣候學

綜合氣候學是蘇聯Е.Е.費奧多羅夫在1920~1925年創立的。綜合氣候學認為氣候是天氣的總和,晝夜是天氣變化的重要周期,綜合氣候學考慮到各種氣象要素的有機結合,有較好的實用性,在農業、航空、建築、醫療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套用。

正文

介紹

根據每天的天氣類型來研究氣候的學科。

綜合氣候學是蘇聯Е.Е.費奧多羅夫在1920~1925年創立的。綜合氣候學認為氣候是天氣的總和,晝夜是天氣變化的重要周期,因此一地每天的天氣是研究該地氣候的基礎。根據不同的套用目的,將每天的天氣劃歸不同的天氣類型,一地的氣候特徵可通過出現的天氣類型及其在一年中占的百分比得到反映。

研究方法和步驟

綜合氣候學的研究方法和步驟如下:①把每天觀測的主要氣象要素用特殊符號記錄在卡片(每天一張)上,或按規定寫在表格(每月一張)上,編成天氣目錄。②確定天氣類型。以一般氣候和農業氣候為研究對象,可將天氣分為16種23類:乾旱、半乾旱、少雲、白天有雲(分雨和無雨兩類)、夜晚有雲(分雨和無雨兩類)、陰天、雨天、熱帶潮濕天氣(以上8種天氣最低氣溫在0℃以上,為熱季天氣);微寒、稍寒、大寒、嚴寒、酷寒、極寒天氣(以上6種最高氣溫在0℃以下,為冷季天氣,除微寒天氣外,每一種又分為有風和無風兩類);白天多雲、白天少雲(最高氣溫在0℃以上,最低氣溫在0℃以下,為過渡季節天氣)。對其他研究對象和目的,可劃分為另外的天氣類型。③逐月計算各個天氣類型在研究年份中的百分比。④繪製用天氣類型表示的氣候結構圖。在氣候結構圖下,常附有各月平均氣溫、降水量、無霜期和各種界限溫度的起止日期和持續天數等。

綜合氣候學考慮到各種氣象要素的有機結合,有較好的實用性,在農業、航空、建築、醫療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套用。在大尺度氣候研究中,根據天氣類型的出現情況進行氣候描述和氣候區劃,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綜合氣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抄錄和整理資料比較繁雜。

配圖

相關連線

氣候學

氣候學是研究氣候特徵、形成、分布和演變規律,以及氣候與其他自然因子和人類活動的關係的學科。它既是自然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氣候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重要環境條件。人類最初只能適應氣候,本能地利用氣候資源和躲避氣候災害。

研究內容

現代氣候學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氣候形成。研究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在氣候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和地球天文參數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如對輻射氣候、動力氣候、物理氣候、季風氣候、污染氣候等的研究。
②氣候分布。研究各地氣候的物征和差異、各種氣候要素的分布規律,如對氣候分類和氣候區劃、區域氣候、近地層氣候、高空氣候、海洋氣候等研究。
各地的氣候特徵有顯著的差異
各地的氣候特徵有顯著的差異
③氣候變遷。研究地球形成以來各個時期和未來的氣候特徵和變化規律,如對地質時期氣候、歷史氣候、現代氣候、氣候預測等的研究。
④氣候與其他自然因素的關係。研究氣候與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如對小氣候、地形氣候、水文氣候、植被氣候和土壤氣候等的研究。
⑤套用氣候。研究氣候對人類生產活動、生活活動以及軍事等的影響,如對氣候資源利用、氣候災害防禦、大氣環境分析和評價,以及農業氣候、工業氣候、建築氣候、航空氣候、城市氣候、醫療氣候、軍事氣候等的研究。
⑥氣候與人類的關係。研究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包括有意識地改善氣候條件和無意識地使氣候惡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