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生產率

物流生產率

物流生產率,是衡量物流系統投入產出的效率指標,即指物流活動的產出(裝運到卡車上)與投入(所需人工數量和使用叉車時間)之比。

基本信息

內容

幾乎所有物流活動的生產率,都能用包裝所組成的貨物單元來描述,如每小時有多少箱裝入汽車、物流倉庫或配送中心每小時分揀了多少箱貨物等。物流生產率的高低,將受商品的種類的不同、商品成組化的程度以及信息傳遞的方式和特徵的影響。它通常包括5項指標即:實際生產率指標、資源利用率指標、行為水平指標、成本指標和庫存指標

指標

物流生產率物流生產率
物流生產率的高低,將受商品的種類的不同、商品成組化的程度以及信息傳遞的方式和特徵的影響。它通常包括5項指標即:實際生產率指標、資源利用率指標、行為水平指標、成本指標和庫存指標。
(1)實際生產率
它是指系統實際完成的產出與實際消耗的投入之比。如人均年倉儲物品周轉量,運輸車輛每噸年貨運量等。這裡所講的“實際”有兩方面含義:投入值與產出量不受價格變化的影響,即以不變價格進行衡量,或用h、L、t等實物量進行衡量;產出必須具有價值,而不僅僅是對付出努力的一種反映。例如,卡車可以整天空駛而產生大量的運行公里數(付出的努力),但這些公里數對物流系統沒有什麼價值。
(2)利用率
物流系統的資源利用率是系統需要的投入與實際的投入之比。如運輸車輛的運力利用率、倉儲設施的倉容利用率等。
(3)行為水平
物流系統的行為水平是系統實際的產出與期望的產出之比。實際上,是對系統各生產要素工作定額完成情況的評價。如每人時的實際件數與定額數之比。有時也用完成工作的規定時間與實際時間之比來衡量。
(4)成本
物流系統的各項投入,在價值形態上統一表現為物流成本。因而可以通過比較成本與產出的價值量或實物量,來衡量物流系統的實際生產率;或者通過實際成本與成本定額的比較,來衡量物流系統的行為水平。運用成本來衡量物流生產率有兩個有利條件:①成本忠實地反映了物流系統的運行狀況;②成本能成為評價物流過程各項活動的共同尺度,以利於通過對物流成本的統一管理,達到降低物流系統總成本的目的。
(5)庫存
庫存是物流系統勞動占用形式的投入,庫存的數量大小與周轉快慢,是物流系統投入產出轉換效率高低的重要標誌。這方面的指標有庫存周轉天數、庫存結構合理性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