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故障

物流故障

物流故障(LogisticDefect)是指物流中導致商品遭受損失的事故。傳統物流一般指產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統化或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並付諸實施。具體地說,就是使物流向兩頭延伸並加入新的內涵,使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結合在一起,從採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與此同時,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用戶(消費者)手中,最後還有回收物流。

簡介

物流故障指在物品流動中發生的故障 。

分類

常見的物流故障有5大類。即:

(1)運輸中的故障:運輸中因車輛振動、貨物倒塌、貨物堆疊不當而壓壞;雨雪滲漏;急剎車受到衝擊等。

(2)搬運時的故障:手工搬運時不慎跌落;因包裝缺陷而引起的意外跌落;裝卸機械操作失誤時的跌落;貨物堆放不穩的坍塌;因踩踏而壓壞等。

(3)儲存中的故障:堆疊中因超過包裝堆碼強度極限而壓壞;受潮生鏽;露天堆放遭受雨淋;儲存中發生蟲害;儲存中發生被偷盜等。

(4)氣候環境故障:溫濕度變化的影響;降雨降雪的影響,均會對商品造成損壞事故。

(5)人為故障:由於物流工作人員素質低下造成,如:人為損壞 。

傳統缺點

傳統物流一般指產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統化或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並付諸實施。具體地說,就是使物流向兩頭延伸並加入新的內涵,使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結合在一起,從採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與此同時,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用戶(消費者)手中,最後還有回收物流。可以這樣講,現代物流包含了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物理性的流通全過程。

中國的傳統物流建立在計畫經濟體制時代,主要是以行政區劃建立的各國營儲運企業,它適應了當時“少品種、大批量、少批次、長周期”的貨物儲存和運輸,而改革開放後中國消費市場的顧客需求已轉變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為了適應顧客需求的重大變化從商流渠道發生了大規模改組,也帶來了物流渠道的重組,其結果是在商流領域出現了多級經銷制、多級代理制、多級代銷制及配送制(配送制度被視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種流通形式);物流領域則出現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為客戶提供專門的物流配送服務。傳統的儲運企業所提供的簡單儲存、運輸、包裝等服務在物流渠道重組中逐步被集成化、系統化與增值化的現代化物流服務所取代,新興的非國有(包括外資)物流企業大量湧現對傳統的儲運企業提出了挑戰,以期望占有更多的國內物流市場。

從傳統物流渠道的角度來看,商流是從製造商經批發商、零售商到消費者的與之對應的,傳統物流則是從製造商經過儲運企業到批發零售企業再到消費者這樣一個流程。現代物流同傳統物流相比,突出特徵表現為:物流反應快速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服務系列化、物流作業規範化、物流目標系統化、物流經營市場化、物流手段現代化和物流組織網路化。衡量現階段的物流發展水平,上述“八化”是一個基本的評價指標。面對顧客需求變化、流通渠道重組及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挑戰,加快中國傳統物流的現代物流轉型速度,推動物流產業新一輪革新,實現新世紀中國現代物流產業形成已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

發展趨勢

2003年是中國入世後的第二年,服務業有關領域有的已經對外開放,有的即將開放,更多的跨國企業將進入中國參與市場競爭;2003年也是中國物流業繼續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化的一年,物流市場將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向。

專業化趨向

中國入世後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必然促使企業更加關注其核心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而將企業內部物流交由專業物流公司經營。但中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比重不大,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美智管理顧問公司聯合進行的一次調查,被調查企業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只占22.2%,而美國這些類型的企業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占58%。因此,中國第三方物流潛力很大,有待發展。

規模化、集團化趨向

物流故障導致物流國際化趨向 物流故障導致物流國際化趨向

已開發國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過重組、資本擴張、兼併、流程再造等形式,已經形成了跨國綜合物流企業。這些物流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經驗、全球性的服務網路。

多元化趨向。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中國入世後在商品分銷、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倉儲、貨運代理、郵遞服務等領域的逐步開放,市場主體將出現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外資物流企業,這些企業主要服務於外資企業,從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銷售和採購等方面的物流活動。二是以多元化股權結構為特徵的民營物流企業,這是物流市場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國有經濟中傳統的運輸、貨代、倉儲、批發企業,仍是物流市場的主力軍。2003年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物流市場將呈現一個國有、集體、個體、中資、外資等各種所有制物流企業相互依存、同台競爭、相互促進的局面。

國際化趨向

由於世界製造業和OEM中心在向中國轉移,以及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未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物資、原材料、零部件與製成品的進出口運輸,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會發生較大變化。為適應這一變化,要求中國必須在物流技術、裝備、標準、管理、人才方面與世界對接。因此,中國物流業在國際化方面將會發展較快。

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轉變。由於國外物流企業紛紛來到中國,尤其是香港、台灣地區的中小物流企業進入內地物流市場的速度加快,給國內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造成很大壓力。因此,2003年將有更多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轉變,利用自己的優勢,擴大客戶群,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國外和境外的物流公司合作或開展競爭。

物流配送仍將是熱點

一是物流配送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各級政府部門採取措施積極推動物流配送的發展,對物流配送的發展更加重視。二是隨著連鎖經營的發展,要求配送快速回響、準時送達,推動了物流配送的發展。2003年,像摩爾這樣全新的商業業態正在興起,與其配套服務的物流配送也將有新的發展和變化。三是前幾年像海爾這樣的大型生產企業介入現代物流,新建和改造了一些物流配送中心,這種勢頭還將持續。四是國外和國內的一些大型物流企業,都在規劃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以提高企業的物流能力 。

解決方式

(1)運輸中的故障解決方式:儘量保護好貨物,根據科學原理堆疊貨物,謹慎駕車。

(2)搬運時的故障解決方式:謹慎搬運和操作,包好包裝,利用重心原理和保護裝置防塌。

(3)儲存中的故、氣候環境故障解決方式:加大包裝堆碼強度極限,用高科技裝備防水防蟲防盜,控制好環境,謹慎看守。

(4)人為故障解決方式:嚴格管理,提高素質,實行5S管理等先進方式 。

整合步驟

車輛限行解決了交通問題但帶來了物流問題 車輛限行解決了交通問題但帶來了物流問題

物流整合乃指物品流通過程中,有效整合商品移動、儲存等物流作業,或者有效整合流通信息(含訂單、貨運單據、發票等),俾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進而提高顧客服務水準。

(1)任何顧客服務均應以產生獲利性交易為原則。

(2)任何物流整合均須考量物流總成本觀印(TotalCostConcept)。

(3)任何物流整合的成功值基於整合企業間真誠的合作與公平的分擔成本與分享成果。

整合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首要問題,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和發掘第三利潤源泉都需要物流系統的整合,整合需要樹立正確的整合觀。

現代物流系統的整合

物流是為滿足消費者需要而進行從起點到終點間的原材料、中間過程庫存、最後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和儲存的計畫、實施控制管理過程;是對運輸、裝卸、包裝、保管、信息及流通服務的統稱。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且這個整體又是它從屬的更大的系統的組成部分。物流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由所需位移的物資、包裝設備、裝卸搬運機械、運輸工具、倉儲設施、人員和通信聯繫等若干相互制約的動態要素所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現代物流的總體趨勢是實現物流工程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和滿足社會生產日趨實用化的要求。物流今後的進一步發展主要是內涵的拓展、過程的延伸、覆蓋面的擴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專業化、標準化與信息化。

抗震救災工作牽動人心 抗震救災工作牽動人心

與傳統的儲運相比,現代物流系統的先進性在於它擁有了更完善的功能、齊全的網路、規範的管理和高質量的服務。在當前物流市場所處的階段中,物流業需要更大程度的商業集中,企業必須能夠應付工業革新過程,必須面對更加開放、寬廣的市場。物流系統整合就是物流系統為提供高效優質的綜合服務,在同外部環境協調一致的基礎上,內部各要素之間、各服務功能之間以及不同層次組織之間在實體上和軟環境上進行的聯繫、協調,乃至重組。物流整合服務能在普遍降低物流系統運作成本的同時,提供高效、優質的綜合服務來滿足各種靈活多變的物流需求。從邏輯上講,物流系統整合服務將會創造更寬廣的大型企業。在這一新興綜合服務領域,既有傳統的經營者,如快遞、對方付費貨運、公路運輸公司;也有新的加入者,如國有鐵路、私有鐵路、郵政公司。這個綜合系統為所有這些加入者提供無限發展的空間。

物流環節是企業利潤流失的一個主要環節,因此它成為人們發掘的第三利潤源泉。然而大多數物流業內人士在所從事的物流領域不自覺地造就了一種微觀物流系統觀。如果沒有一種巨觀思維、一種嘗試性的總體聯繫圖式、至少是一種平行分析,那么就不可能認識到物流系統的全部意義。物流系統的整合觀就是對物流系統整合的基本觀點,是指導行業的領導者和企業的管理者對現代物流業進行巨觀綜合管理的基礎,它被用來探索、描述和解釋物流系統的種種相互聯繫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