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河

牧馬河是滹沱河的一個分支,發源於佛教聖地五台山腳下。

1,牧馬河是滹沱河的一個分支,發源於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腳下,流經五台,北胡、繁峙等縣,流經忻州城南,到了忻州就趨於平緩。東高西低的地理位置使得牧馬河水卷著的河沙一路而下,到了“忻定平原”便開始沉澱,日積月累,形成了厚厚的沙地。牧馬河的水非常清澈,源於五台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由於上游修建水庫以及山西地表水下降嚴重,牧馬河下游已經乾涸.
2,牧馬河,牧馬河位於陝西省西鄉縣境內,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的主水源,流經西鄉縣,石泉縣.其河上游有涇陽河匯入,河水清澈,沿河風景優美是攝影愛好者的常來的地方.
牧馬河的來源:根據史料和當地流傳,縣誌記載,三國時,蜀漢昭烈帝劉備封其三弟張飛為"南鄉侯",食南鄉(今西鄉縣),其族人多養馬,南鄉侯張飛更喜牧馬,常放馬縣內一河邊,此河由此而得名"牧馬河"
3,《西鄉縣誌》85頁
牧馬河:綜《輿地紀勝》、《明一統志》等記載,唐宋名馬源水,自元以後改稱木馬河。該河流域水草豐茂,古代多於此地放牧軍馬,沿河有馬房營、馬營壩等地名,故今衍稱牧馬河。發源城固縣五里鄉唐家埡一碗泉,從駱家壩鄉桃園子入縣境,沿途納救屍河、峽口河、沙河、豐渠河、楊河、涇洋河、孫家河、神溪河等水,東至三花石鄉回龍灣入漢江。全長140公里,境內河流長110公里,河面寬度為203—250米,為本縣一大河流。
4,牧馬河流經景區:午子山,太白洞,櫻桃溝,棗園湖,七星湖,子午谷南
5,牧馬河發源於陽曲、忻州、靜樂交界的白馬山南麓,於本區西南自西向東折向北東方向,流出本區於定襄縣蔣村東北匯入滹沱河,幹流長118.3公里,市域內長度63公里,河流主要以雨雪水補給,流域面積751平方公里, 牧馬河的最大年平均流量為2.89立方米/秒,最小年平均流量為0.08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為0.93立方米/秒,一年內最大斷流時間為250天,多年平均斷流時間94天。《忻縣誌》80頁

大清河水系的河流

大清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3060k㎡(其中山區占43%,平原占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