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魯氏菌病

孕羊流產,可發關節炎和滑液囊炎。 公羊發生睪丸炎。 主要為流產、子宮炎和不孕,產死胎及弱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牛羊布魯氏菌病
典型症狀:發炎、壞死、肉芽腫
易感種群:牛、羊
疾病類型:傳染性疾病

病症介紹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其特點是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種器官組織發炎、壞死和肉芽腫的形成,引起流產、不孕、睪丸及關節炎等症狀。多種動物對本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和豬我見。

診斷要點

臨診特點

(1)牛 懷孕母牛常於妊娠6-8個月發生流產、產死胎或弱胎,流產後常排出污穢的灰色或棕色惡露。有的發生胎衣滯留,出現子宮內膜炎,陰道注出不潔棕紅色滲出物。乳腺受到損害引起泌乳量下降,重者可使乳汁完全變質,乳房硬化,甚至喪失泌乳能力;也有伴發關節炎。公牛主要表現為睪丸和副睪丸炎。 (2)羊 孕羊流產,可發關節炎和滑液囊炎。公羊發生睪丸炎。
(3)豬 主要為流產、子宮炎和不孕,產死胎及弱仔。公豬發生急性或慢性睪丸炎或副睪炎。

病理變化特點

可見胎兒敗血症變化,組織器官(子宮、乳房、胎衣、睪丸及副睪)的炎性反應(滲出、壞死、化膿或乾酪化)及細胞增生形成肉芽腫(結節由上皮樣細胞及巨噬細胞組成)至瘢痕化。

免疫血清學診斷

可用於布魯氏菌診斷的血清學技術很多,其中套用最廣的血清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由於對鑑別診斷有意義,也可使用。其它血清方法如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抗球蛋白試驗等可用作輔助診斷。

變態反應

一般布魯氏菌病感染後20-25天左右出現皮膚變態反應。此法不宜用作早期診斷,可用於大群檢疫。

微生物學檢查

可從流產母畜的子宮、陰道分泌物、血液、臟器及流產胎兒胃內容物、肝、脾、淋巴結、血液取材作微生物檢查(染色鏡檢、分離培養、動物接種)。

防治方法

1、清淨地區應加強飼養、衛生管理、疫情監視、檢疫等工作,防止布魯氏菌病傳入。
2、受威脅地區應對畜群定期檢疫和免疫接種。疫苗可用布魯氏菌豬型2號弱毒活菌和羊型5號弱毒活苗,前者可採用注射、口服及氣霧免疫,牛、羊免疫期為2年,豬為1年;後者可採用注射和氣霧免疫。
3、疫區應搞好定期檢疫、隔離、消毒、殺蟲、滅鼠、處理病畜、培育健康幼畜和免疫接種等工作。
人對布魯氏菌病易感,應加強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