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疥癬病

牛疥癬病,由癢蟎或疥蟎寄生在牛的體表引起的慢性皮膚病。

牛疥癬病是由癢蟎或疥蟎寄生在牛的體表引起的慢性皮膚病。劇癢,濕疹性皮炎、脫毛並具有傳染性是本病的特徵。疥癬病主要在冬季流行,其次是晚秋和早春,夏季則處於潛伏狀態。

一、病原:

病原為癢蟎科癢蟎屬癢蟎和疥蟎科疥蟎屬疥蟎。癢蟎長圓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黃白色,體長0.5—0.9毫米,肉眼可見,有四對足,一個假頭(口器),胸上有氣孔,身體後緣有肛門。疥蟎與癢蟎形態大體結構相同,體較圓,但較小,體長為0.1—1.5毫米,肉眼很難看見。蟲卵為橢圓形,透明,灰白色或淡黃色。幼蟲時只有三對足。

二、生活史:

癢蟎和疥蟎的發育都分為卵、幼蟲、稚蟲和成蟲四個階段,所不同的是癢蟎在皮膚表面刺吸組織液為食,疥蟎則在皮膚表皮挖洞,以角質組織及滲出液為食。從蟲卵開始至成蟲,癢蟎的整個發育過程為10—12天,疥蟎為發育過程為8—22天。癢蟎的壽命約42天,疥蟎32—42天。

三、致病作用與症狀

致病作用主要是引起劇癢,干擾患畜的採食與休息;其次是造成皮炎。使患畜日漸消瘦,嚴重的可陷入惡病質而死亡。
表現症狀主要是:其一,劇癢,患畜經常摩擦、舐吮患部;其二皮膚損傷,開始時為小紅點或小水泡,之後有黃色組織液參出,然後結成厚厚的黃色的痂皮。如有擦傷,則可能出血,結痂中帶有血色。後期可有皮膚增厚,消瘦,貧血及惡病質反應,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四、診斷:

在寒冷季節見到劇癢,皮炎,脫毛,消瘦等症狀可初步懷疑本病。找到癢蟎或疥蟎的蟲體可以確診。
蟲體檢查法:在患病部位與健康部位交界處,用小刀蘸上液體石蠟或50% 的甘油水,用力刮取到出血跡,將刮下的皮屑、碎毛置載玻片上,滴加一滴10%的火鹼,在低倍顯微鏡下檢查有無蟲體,此法既適用於疥蟎也適用於癢蟎。臨床上 也可用簡便的方法檢查癢蟎:可直接用手撥開患部與健部交界處附近的牛毛,用大頭針直接挑出白色點狀活動物或形狀類似於蟎蟲的白點狀物,放到一塊黑布上觀察 其是否活動,形態上是否是蟎蟲。

五、防治

1、定期藥浴,主要在秋季10—11月份進行。所用藥品主要有胺丙畏,蟎淨等。其中胺丙畏可配成有效成份3/萬—5/萬濃度淋浴,也可配成2/萬濃度池浴,殘效期可達63天,且安全,毒性較低。
2、定期服藥(注射):從10月份起,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系列藥品(商品品種很多,廠家各異)按有效成份0.2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或注射,每隔20—25天用藥一次,連用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