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病

癢病

癢病(scrapie)也叫震顫病,搖擺病;是由一種特殊的傳染因子侵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慢性致死性疫病。本病以劇癢、共濟失調和高致死率為特徵。癢病病毒大量存在於受感染羊的腦、脊髓、脾臟、淋巴結和胎盤中,腦內所含的病原比脾臟多10倍以上。癢病病毒(PrPSC)是一種弱抗原物質,不能引起免疫應答,無誘生干擾素的性能,也不受干擾素的影響;對福馬林和高熱有耐受性。癢病是由於缺銅所引起的營養性缺乏症。癢病的特徵性病變為神經元空泡化,神經元變性和消失,灰質神經纖維網空泡化,星狀膠質細胞增生和出現澱粉樣斑。

病原

癢病的病原與牛海綿狀腦病類似,均為朊病毒。癢病病毒(PrPSC)是一種弱抗原物質,不能引起免疫應答,無誘生干擾素的性能,也不受干擾素的影響;對福馬林和高熱有耐受性。在室溫放置18小時,或加入10%福馬林,在室溫放置6~28個月,仍保持活性。癢病病毒大量存在於受感染羊的腦、脊髓、脾臟、淋巴結和胎盤中,腦內所含的病原比脾臟多10倍以上。

癢病癢病

癢病因子對一般理化因素敏感。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癢病因子為病羊腦組織中的一種特異纖維,被命名為朊病毒蛋白質,該物質具有感染性,可以抵抗核酸滅活劑的破壞和紫外線的照射,其感染性可以因一些酶如蛋白酶K、胰酶、木瓜蛋白酶等的溶解而減弱,一些使蛋白變性的製劑也可以降低其傳染性。55mmol/l氫氧化鈉、90%苯酚、5%次氯酸鈉、碘酊、6-8mol/l的尿素、1%十二烷基磺酸鈉對病原體有很強的滅活作用。

癢病是由於缺銅所引起的營養性缺乏症。僅發生在未斷奶的羔羊,以1~2月齡羔羊為多發,供濟失調,常於3~4日內死亡。年齡較大的病羔,病程較長,有的仍可存活,但後軀表現出共濟失調和萎縮。病初先是後肢共濟失調,呼吸和心率因運動而顯著增加,隨著病情發展,共濟失調趨於嚴重,出現關節嚴重彎曲,球節著地,後軀搖擺,最後倒地,常因吃食困難飢餓而死。缺銅的羔羊還表現出骨骼疏鬆、易於折斷、貧血和消瘦等。本病有明顯的地方性,長期以採食蘆葦為主的羊群,發病率高,一定要及時補銅。因為蘆葦是低銅植物,據測定其銅的含量僅為3.12ppm,而羊對銅的最低需要量在SPpm以上。

補銅方法,可在妊娠母羊後期開始,以飲硫酸銅水方式補銅。每隻母羊1次0.ZS克,每周2次,或將硫酸銅溶液酒在補加的飼草上,既方便又可靠,預防效果很好。銅缺乏症的治療方法也比較簡單,治癒率很高。方法是口服硫酸銅,每隻羊用量1.5克,可使症狀迅速消失。為穩定治療效果,防止復發,間隔1周再服用1次,將鈷與銅一起服用效果更好。羔羊出生後每隻口服35毫克硫酸銅,每周2次,能夠有效地預防缺銅症的發生。綿羊對銅特別敏感,如服用過量即會引起鋼中毒,尤其當採食高銅低銀飼草時,銅吸收迅速,更易中毒,應特別注意。

流行病學

癢病癢病

不同品種、性別的羊均可發生癢病,主要是2-5歲綿羊,易感性存在著明顯品種間差異,可在無關聯的綿羊間進行水平傳播。消化道很可能是自然感染癢病的門戶,因為可首先在患羊消化道的淋巴組織中查到病原。2~5歲的成年綿羊最為易感,18個月以下的幼齡綿羊很少表現臨床症狀。不同品種和品系的綿羊,易感性不同。 病羊是本病的傳染源。癢病可經口腔或黏膜感染,也可在子宮內以垂直方式傳播,直接感染胎兒。通常呈散發性流行,感染羊群內只有少數羊發病,傳播緩慢。羊群一旦感染癢病,很難根除。首次發生癢病的地區,發病率為5%~20%或高一些,病死率極高,幾乎100%。在已受感染的羊群中,以散發為主,常常只有個別動物發病。人可以因接觸病羊或食用帶感染癢病因子的肉品而感染本病。

發病機理

綿羊的癢病是由一種或多種傳染性引子與一個或多個宿主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宿主遺傳因素中有一種叫SIP的基因非常重要。

臨床症狀

癢病癢病

本病潛伏期較長,一般為2~5年或以上,故1歲以下的羊極少出現臨床症狀。。潛伏期長短受宿主遺傳特性和病原株系等許多因素影響。

以瘙癢與運動共濟失調為臨床特徵。病羊早期易驚,頭頸抬起,行走時步態高舉,頭頸或腹肋部肌肉發生頻細震顫;發展期,病羊出現瘙癢,用四肢搔其腰部等,常發生伸頸、擺頭、咬唇或舔舌等反射。病羊常啃咬腹肋部、股部或尾部;瘙癢部位多在臀部、腹部、尾根部、頭頂部和頸背側,常常是兩側對稱性的。病羊頻頻摩擦,啃咬,蹬踢自身的發癢部位,造成大面積掉毛和皮膚損傷,甚至破潰出血。有時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病羊體溫正常,照常採食,但日漸消瘦,常不能跳躍,遇溝坡、土堆、門檻時,反覆跌倒;病期幾周或幾個月。病死率幾達100%。

病理變化

癢病癢病

除屍體消瘦、掉毛、皮膚損傷外,內臟器官缺乏明顯可見的肉眼變化。病理組織學檢查,主要是中樞神經

系統的顯微變化。病變出現在腦幹的灰質中,可見神經節元的樹突和軸突內形成大空泡,其空泡數量比正常羊多的多(正常羊腦在顯微鏡下一個視野大約只有一個空泡)。大空泡在腦幹和延腦中尤為多見;星狀膠質細胞增生,最終導致灰質的海綿狀變性。

診斷

癢病癢病

根據臨床症狀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在國際貿易中,尚未指定診斷方法。主要進行病理學檢查。對腦髓,腦橋,大腦,丘腦,小腦以及脊髓進行組織切片,最明顯的病變在腦髓,腦橋,中腦和丘腦。癢病的特徵性病變為神經元空泡化,神經元變性和消失,灰質神經纖維網空泡化,星狀膠質細胞增生和出現澱粉樣斑。 檢測SAF的存在是診斷癢病的標準之一,病畜在電鏡下可觀察到SAF。檢測到SAF,只能說明目前動物存在癢病相關蛋白,但檢測不到SAF,並不意味著動物未被癢病感染。

治療

尚無有效疫苗和治療藥物。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滅蜱,在蜱活動季節,定期對易感動物進行藥浴或噴霧殺蟲;對癢病、隱性感染羊採取撲殺後焚化。在疫區可以用雞胚化弱毒疫苗進行接種。嚴禁從存在癢病的國家或地區引進羊、羊肉、羊的精液和胚胎等。禁止用病死羊加工蛋白質飼料,禁止用反芻動物蛋白飼餵牛、羊。

加強對市場和屠宰場肉類的檢驗,檢出的病羊肉必須銷毀,不得食用。一旦發現病羊或疑似病羊,應迅速做出確診,立即撲殺全群,並進行深埋或焚燒銷毀等無害化處理。禁止用病肉(屍)加工成肉骨粉用作飼料或餵水貂、貓等動物。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焚燒、5-10%氫氧化鈉溶液作用1小時、5%次氯酸鈉溶液作用2小時、浸入3%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煮沸10分鐘。

相關詞條

亨廷頓病 棘球蚴病 戀愛病 濕熱病 空調病 潛水病 白點病
染色體病 電熱毯病 滴蟲病 疥癬病 月子病 麻風病 肥胖病
血吸蟲病 視網膜病 紅線病 潰瘍病 昏睡病 萎蔫病 口蹄病
線粒體病 肺吸蟲病 氣喘病 角膜病 卟啉病 恙蟲病 糙皮病
鏇毛蟲病 犬瘟熱病 麻將病 鉤體病 帶下病 舞蹈病 羅漢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