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蘇人

爾蘇人

甘洛縣藏在四川省的西南角,隱身在甘洛縣大山深處的人們,自稱是“爾蘇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爾蘇人”就是“白人”的意思。他們在十幾年前被劃作是藏人的一個分支,但是他們的生活習俗,卻與藏族相去甚遠,他們信仰的也不是藏傳佛教,而是一種原始宗教。

基本信息

簡介

爾蘇人爾蘇人
靈關古道藏了多少秘密,至今無人能說清楚。然而有一群人,不僅藏在靈關古道的深外,且至今保守著古老的秘密。甘洛縣藏在四川省的西南角,隱身在甘洛縣大山深處的人們,自稱是“爾蘇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爾蘇人”就是“白人”的意思。他們在十幾年前被劃作是藏文的一個分支,但是他們的生活習俗,卻與藏族相去甚遠,他們信仰的也不是藏傳佛教,而是一種原始宗教。他們自稱為“番族”,但這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沒有的一個稱謂,他們到底是誰,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一位爾蘇人說過:“人們爾蘇人是不能說根的,說了就會被追殺!”他們一代又一代地隱瞞著自己部族的來龍去脈,在隱瞞中,“爾蘇”讓人們覺得神秘莫測。為了保守秘密,如今的他們只記得“我們在保守著那個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大秘密,我們是誰、我們的來處永遠不能提起”,而秘密的內容是什麼,也許早已遺忘。

主要特徵

爾蘇人的男子普遍高大英挺,很多人頭髮微卷,高鼻深目,臉部特徵極似三星堆出土的銅人面具。爾蘇人的婦女們多纏黑白布帕,用銀泡點綴額前,他們的服飾精美,刺繡水平極高。他們在深山裡用土坯磚瓦為材料建造有檐有脊的房子,而不象其他少數民族的竹樓木樓;他們幾乎與任何當地的民族不通婚,甚至在祭祀、作法時,作為祭品的雞實在沒有了,才可向漢人購買,但決不允許用其他民族養的雞。他們也遵循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十二屬相;他們的日常禮節、詩歌華麗繁複得近乎瑣屑,這包括在簡陋屋子裡哪怕坐在地上時,也一點含糊不得的上下主客女幼等等的方位講究;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他們所用語言屬於羌語支(而不是藏語支),這語種與曾建立過西夏王國的党項人同源。

相關歷史

他們的祖先切斷了幾乎所有關於來源的秘密,但他們的傳說中曾有過自己的王國,而且似乎與同樣的未解之謎三星堆文化有些說不清的聯繫;他們有自己的宗教和薩巴(祭司兼大法師),他們掌握著令當地各民族聞之色變的巫咒。這個目前大約還有三千餘人的深山裡的族群,與周圍的一切仿佛格格不入。在傳說中,他們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支部族,被松讚佩乾布打敗後逃亡至此,祖先們怕兒女們受累,於是向兒女們隱瞞真相,不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藏身於橫斷山脈的深處。然而這一切,都是真的嗎?新編的《甘洛縣誌》里,稱爾蘇人是當地的土著民族,從一些口碑資料和縣內地名可以得知,爾蘇人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已納入地方政權直接管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川西操嘉絨、爾龔、扎巴、木雅、史興等語言的居民已確定為藏族。操爾蘇、貴瓊和納木依等語言的居民則被稱為“西番”,中國開始戶籍制度後,他們有的說自己是藏族,有的說自己是番族,有的則被當成漢族

爾蘇人與羌有很大的關係,漢晉以來,史書曾提到分布在這一帶的羌人部落名稱有二十多種。過去的爾蘇人除了族內婚外,只與石棉等地的羌族通婚,這與其祖先與羌有關不謀而合。在爾蘇語裡,錯闊媽莫是銀河的名字,又是“到母親那裡去的地方”的意思。爾蘇人建房子都要由薩巴根據銀河的方位來選定位置、方向,可是在地上,哪裡是爾蘇人的故鄉呢,他們是誰?爾蘇人的歷史都是割斷的,他們有上古史,而漢族的記載里,有元、明之後作為西番人把他們納入當地行政管轄的歷史。若干世代來,他們僅被允許記得他們是避戰亂與屠殺逃亡到深山中。除此,還有他們曾經建立過國家的傳說。在他們的古老相傳的歷史中,中央是西夷帝國(爾蘇人的國)、東方是漢人的帝國、北方有楚羅布(還不是帝國)、西方有卡拉克國,南方是紅黑倮倮(不是帝國,倮倮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漢族等外族對彝族的稱呼,又有寫作羅羅、玀玀等,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因其包含有歧視語意而棄用)。

還有說法是,他們以前也曾住在過成都平原,爾蘇人的詩歌和唱經里每卷必出現的岷江、峨嵋等等地名應是佐證,爾蘇人保存的三十七卷經中,每卷的開頭都會念‘岷江沱沱哈古什’”,他們深信自己的民族有一個充滿秘密的歷史,並努力考證爾蘇人與成都平原上神秘消失的三星堆文明的主人間的關係。三星堆出土的銅鑄神樹上有一隻公雞昂首向天的造型,這與爾蘇人祭天時,將公雞置於樹上並無二致;三星堆銅人面具很像是爾蘇男人面部特徵的誇張,比如高鼻、深目、闊唇等等。另,三星堆出土的玉璋中,一些代表日月星崇拜和時辰的圖形,在爾蘇人的經捲圖畫文中也有出現。爾蘇人是好客的,有客人來到時,整個村子都會為熱鬧一下,參加歡宴上的婦女多頭纏黑、白布帕,並用一串如鵪鶉蛋大小的銀珠裝綴在額前,服色以正紅為主,間飾以蔥綠邊,上衫右衽仿若漢地古風,領、肩、袖、前後襟都有精美刺繡。她們會一排排的走上前來輪番唱歌敬酒,客人不喝是不會放下的,除非客人也能唱。而男子的歌聲尤其動聽,其曲調與以往聽過的西南少數民族歌謠迥然不同,那拖腔有些像蒙古長調,有些轉折地方經楊德隆提醒又覺得很像陝北、甘肅的民歌。

爾蘇人有著石頭崇拜,崇拜巨石,崇拜白石,這與其他藏區和羌族的石崇拜相似。每個爾蘇人的家中都會有一塊用於祭祀的白石頭,爾蘇語稱之為“覺”。他們認為石頭是靈物,能通神、、人,能分辨真善美與假惡醜,還能驅除邪崇,引來善福。《史記》曾記載大禹是羌族人,生於西羌並由此興起,也許就是現在爾蘇人居住的地方吧。傳說中的大禹降生在河邊大石頭上,其子啟也就是夏代的第一代國君就是石頭裡生出來的,據此歷來有學說認為羌族等一些部族的石崇拜就因此而起。後來羌人的一支党項人建立了西夏國,這國名與夏代的關係有否淵源,爾蘇人會不會是西夏滅國後逃來此地的一支党項羌人呢?未知的事情實在太多,只能留待將來民族、民俗、歷史、語言學家來共同考證了,“不能尋根”祖訓背後的隱忌現在已不會使爾蘇人恐懼,不管是西夏殘餘、三星堆主人還是其他的來由,在平和世道里他們更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根。甘洛爾蘇人長期在橫斷山中隱姓埋名,其薩巴圖畫文字為國內罕見,刺繡水平精美絕倫,他們信仰原始宗教,解放40多年的時間裡自稱“番族”,14年前才劃歸藏族。

初識爾蘇

前不久在甘洛住了一個多月,縣城裡常見一些身穿刺繡服飾的人,婦女多纏黑白布帕,並用銀泡裝綴額前。開初以為是甘洛彝族,後來問了街上包這種頭帕的婦女,才知他們是爾蘇人,十多年前劃作藏族的一個群體。甘洛爾蘇與我所了解的藏族相去甚遠,甚至覺得很神秘。他們的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與各地藏區的人主要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族不同,他們的服飾很精美。刺繡水平極高,婚姻除了族內婚外,族外只與羌族開親。爾蘇人是以爾蘇語區分的,爾蘇語主要分布在涼山的甘洛、越西、冕寧、木里,還有雅安地區的石棉、漢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龍等縣,人口約有二萬。不同地區使用爾蘇語的居民,分別有多種不同的自稱,居住在甘洛、越西、漢源的自稱“爾蘇”,又自稱“布爾茲”,有時連起來可以自稱“布爾茲爾蘇”,分布在冕寧東部地區的自稱“多續”,分布在石棉的自稱“魯蘇”,分布在九龍、木里以及冕寧西部地區的自稱“栗蘇”。上述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各種自稱,都是同一名稱的方音差別,他們原來都是“白人”的意思

語言和文字

爾蘇人爾蘇人
爾蘇語被專家歸為羌語支中的一種,分三個方言,自稱爾蘇或魯蘇的講東部方言(或稱爾蘇方言),約有人口上萬,自稱栗蘇的講西部方言(或稱栗蘇方言),少得多,自稱多續的講中部方言(或稱多續方言)的人口最少。爾蘇人中講不同方言的人彼此很難交際。藏族朋友與爾蘇人進行語言交流發現,藏語和爾蘇語很難交流,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太少,但是在“1-10”的數字當中,有幾個數字相似,可見爾蘇與國內的主流藏語有很大區別,但也有某種聯繫。在國內發現的圖畫文字有兩種,一種是納西族的東巴圖畫文字,另一種是甘洛爾蘇人的原始宗教傳播人薩巴用的圖畫文字。這兩種文字都還不是成熟的文字,只是文字的雛形。甘洛爾蘇薩巴使用的“扎拉瑪”圖畫文字,目前保留了十多種文獻,內容涉及到歷史、宗教、天象、曆法、醫藥、語言等許多方面,可惜有些文獻已失傳,現在許多的爾蘇人都沒有見過。

氏族與等級

民國時期爾蘇人編入保甲的政權機構組織,但內部一直都保存著較嚴密的氏族血緣組織,爾蘇語稱為“德”,意思是“一家人”,家族。“德”又分為族姓“德”和家姓的“德”。如:吉瑪阿牛格日德,是族姓的“德”。在這個“德”下又分為:色吉巴加、色吉洛壹……幾個分支。認為“德”是同一祖宗分下來的幾弟兄。“德”都是以某祖先名為“德”,而且以“德”聚居,像吉瑪家錯洛支主住則洛鄉的涼山地,依薩家的郎博支住則洛鄉的大埔村,俄足家的阿古支住清水塘。他們也取有漢姓,如色吉巴加、色吉洛壹均取姓王,近年來他們有不少人取傳統的藏名,如在一個人家裡我就聽到有個姑娘名為”央宗”。爾蘇人過去有兩種等級,原是爾蘇血統的稱“撒”———主人,其他民族投靠或買來的奴隸稱“巫兒”,“巫兒”都以主子的姓為己姓。在石達開兵敗大渡河後,有許多的太平天國士兵流落民間,有一部分進入爾蘇人聚居區為奴,被稱作“長毛”。解放後,爾蘇人等級制度自然消失。

石頭崇拜

爾蘇人爾蘇人
甘洛爾蘇人特別崇拜鳥類的杜鵑,認為杜鵑是神鳥,是祖先。每逢杜鵑啼叫,人們不再談親事,更不能結婚,也不進行一切歡慶活動,只有火把節到來,杜鵑吃了早飯才能進行說親和歡慶活動。爾蘇人崇拜石頭,崇拜巨石,崇拜白石,這與其他藏區和羌族的石崇拜相似。走入爾蘇人家,就會看到大多數的家庭的門上都有一塊白石頭,爾蘇語稱之為“覺”。他們認為石頭是靈物,能通神、鬼、人。能分辨真善美與假惡醜,能驅除邪祟,引來善福。甘洛爾蘇人仍然處於原始宗教信仰階段,無固定的偶像,更沒有為神職開設的專門施教場地,沒有成形的教條、理論。薩巴是爾蘇本地民間產生的原始宗教傳播人,產生的時間久遠。薩巴基本上要參與爾蘇民間的任何法事,主持各種祭事,如祭山神、祭祖先,還要舉行求福、禳災、求雨,節日祝祀等活動,平時送靈、安靈,治病也要參與。

年節與民俗

爾蘇人爾蘇人
他們的節日主要是爾蘇年,在農曆的冬月初一,爾蘇語“布渣卓”,節日隆重,另一個節日是三月初一的射箭節,爾蘇語就是“措乃屋”,係為紀念古時英雄車莫阿剛發明了弓箭,教人狩獵的節日,火把節,爾蘇語叫“貞朵屋”,傳說是燒天上下來危害莊稼的蟲,時間是農曆6月16日,還有山雞節,爾蘇名“拉乾比”,農曆八月初三過,意思是報答神的賜予。爾蘇新娘不落夫家,這與涼山彝族相似,婚禮中的新娘不能進食,只能吃些雞蛋、糖等物,這也與彝族相似,而更相似的是婚禮中的潑水與擦黑臉,看來涼山的各民族水乳交融。近年來爾蘇人與其他藏區的聯繫緊密了,比如,現在流行的舞蹈就是康巴藏區的“弦子舞”,還有不少人穿其他藏區的服裝。爾蘇人極善唱歌,且音調特別高,他們表示十分親熱可以把口中的酒渡給親朋好友口中。費孝通先生說:“我國西部民族走廊沉積著許多現在還活著的歷史遺留,應當是歷史與語言科學的一個寶貴園地。”今天的爾蘇人已劃歸藏族,成為藏族中很奇特的一支,爾蘇文化是西部民族走廊中的一朵奇葩。甘洛爾蘇眾多的未解之謎,今天吸引著眾多關注的目光,爾蘇文化是絢麗涼山寶貴的人文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