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我的人生功課

那個強壯而慈愛的男人或女人,是我們的父親或母親,我們的養育者,我們的保護者。 這是人人必修的人生功課,因為,接下來要面對這個課題的就是我們自己。 Dad?”),以老年醫學醫師觀點,記述自己父親逐步老化、罹患失智症的過程。

內容介紹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將仰賴我們,依靠我們強壯的臂膀、我們的耐性、我們的同情。
如果我們可以在父母變老時學習如何對待他們,也許可以擺脫自己變老時的某些恐懼。
那個強壯而慈愛的男人或女人,是我們的父親或母親,我們的養育者,我們的保護者。他們就像堅實的堡壘,為我們抵擋危險和死亡。我們幻想自己可以永遠被父母庇護,一如成長路上他們始終在我們身旁。
直到有一天,你注視父親,第一次看見這個昔日喜歡把你高舉過肩的男人,臉龐已爬滿皺紋;而那個精明幹練、一手打理全家大小事務的母親,何時變成名副其實的「老媽」,六七十歲的年紀完全在身上展現。
即使作者行醫三十載,日日協助病人及其家屬面對老化課題,卻無力阻止自己的父親步上衰老、失智之路。畢竟,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老化」難以戰勝、永遠不敗。
本書一部分是個人回憶,以細膩溫暖的筆觸,追憶父子相處點滴;另一部分則是身為醫者的觀察與省思——如何做一個紓解病人身心痛苦的「療癒者」,而不只是醫療技術的「執行者」——並提醒讀者,在全世界文明國家一致走向「高齡化」、「高離婚率」、「低生育率」的趨勢之際,如何以務實而不失悲憫的角度,面對父母與至親的老化、照護與死亡課題;因為,接下來要面對這個課題的就是我們自己。
本書特色
1. 每個人都要面對父母、至親、配偶的老化與死亡課題。就算現在沒有,將來有一天一定會。這是人人必修的人生功課,因為,接下來要面對這個課題的就是我們自己。
2. 一個真正的好醫生,是紓解病人身心痛苦的「療癒者」,而不只是醫療技術的「執行者」。

作者介紹

傑拉德.溫諾克 Jerald Winakur
行醫逾三十載,專研內科與老年醫學。現為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臨床醫學教授,也是該校「醫學人文道德中心」副研究員。
二○○五年,作者在醫學期刊發表專文〈我們要拿老爸怎麼辦?〉(“What Are We Going to Do With Dad?”),以老年醫學醫師觀點,記述自己父親逐步老化、罹患失智症的過程。這篇文章引起讀者熱烈迴響,許多讀者寫信詢問作者有關面對至親生病老化的問題,促使作者寫成本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