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喚起柴契爾夫人的政治熱情

在瑪格麗特的成長道路上,對她影響最大的,當數她的父親。 父親在政治上的成功,喚起了瑪格麗特的政治熱情,幼小的她開始對政治產生極大的興趣。 在牛津的4年大學生活,使瑪格麗特由來已久的政治熱情,得到進一步的激發與升華。

柴契爾夫人(1925—— )英國前首相。世界著名政治家,以“鐵女人”而聞名於世。三次蟬聯首相,開創了英國政治歷史的先例。她的一系列主張被稱之為“柴契爾主義”。她對曾因墨守成規而停滯不前的英國的發展和變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925年10月13日,瑪格麗特·柴契爾出生於英國林肯郡寧靜的格蘭森市.

父親艾爾弗雷德·羅伯茨,是當地的一位高級市政官,他在經商的同時,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和教會活動,在小城中頗有聲望與號召力。

由於父親經營有方,瑪格麗特的家境較為富裕。但是,父母單調、節儉、嚴肅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瑪格麗特的童年及少女時代,刻板乏味缺乏色彩與歡笑。

從很小的時候起,瑪格麗特便跟隨父母一起參加教會活動。每逢星期日,父母總是帶著瑪格麗特在教堂做禮拜,將一天的童趣與歡樂,完完全全奉獻給神聖的上帝。這一天,任何娛樂都被禁止,連小孩子也不許玩耍、遊戲。

瑪格麗特一家,始終保持節儉實用、慷慨助人的生活方式。家中沒有汽車,也沒有花園,甚至連洗澡用的熱水,都得到外面去提,在父母嚴格的教育與薰陶下,瑪格麗特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對自己要求嚴格而苛刻,對他人則慷慨大度。由於父母經常把節省下來的錢捐給窮人,瑪格麗特也模仿著,把零花錢積攢起來,捐給慈善機構。

5歲時,小瑪格麗特迷上了鋼琴,彈琴成為她生活中最大的娛樂。由於繼承了母親的音樂天賦,外加一周幾節琴課的嚴格訓練,瑪格麗特很快便彈得一手好鋼琴,周日去教堂時,她常常被邀請做鋼琴伴奏。
瑪格麗特的鋼琴水平越來越高,假如她有志於此,日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演奏家。可惜,瑪格麗特在15歲時,因為專心於學業,無暇再繼續鋼琴訓練。英國由此少了一位女鋼琴家,卻多了一位卓而不凡的女首相。

在瑪格麗特的成長道路上,對她影響最大的,當數她的父親。

艾爾弗雷德並沒有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他自學成才,完全是依靠個人奮鬥起家。他依靠自己的人品、才幹及不懈的努力,在小城中享有較高的聲望與影響,瑪格麗特兩歲那年,艾爾弗雷德作為一名無黨派人士、商會的候選人,被選入市議會,此後他在議會中任職長達25年之久,並於1945年出任格蘭森市市長。

艾爾弗雷德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無一不深深影響著女兒的成長。

父親在政治上的成功,喚起了瑪格麗特的政治熱情,幼小的她開始對政治產生極大的興趣。父親在政治上的執著追求及其是非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熏陶著瑪格麗特,她是在政治氛圍的浸潤中長大成人的。青少年時期的瑪格麗特頗有理想與抱負,這都是父親教育與影響的結果,而她日後的信仰及政治主張,也與父親的教誨有著必然的聯繫。

父親在發現了女兒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質後,對女兒寄予極大的期望。他抓住一切機會對瑪格麗特進行培養和教育。

在瑪格麗特很小時,他便領她去圖書館;鋼琴課也有所增加;該上國小了,父親沒有讓女兒上附近普通的公立學校,而是把她送進一所離家很遠的上等人居住區的國小。

國小時的瑪格麗特聰穎好學,她的小書包總是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在課堂上,她特別喜歡提問題。在家裡,瑪格麗特也總有數不完的疑團需要解答,父親總是耐心細緻地向她解釋清楚。他把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生活經驗,堅定的人生信條,統統悉心傳授給了女兒。
瑪格麗特的中學時代,是在著名的凱蒂文女子中學度過的。這段時期,她已逐漸開始流露出自己與眾不同、絕不隨波逐流的強烈個性。父親曾諄諄教誨她:“瑪格麗特,決不要去做或想那些平常的事情,因為人們早已經做過了。打定主意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並設法說服人們遵循你的方式。”父親的教導,使她從小樹立起堅定的自信與主見。

一次,凱蒂文女中來了一支巡迴講演團,就世界現狀等問題進行講演。在最後回答聽眾提問階段,瑪格麗特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站起來,就諸多問題尖銳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她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觀點新穎,有條不紊,一下子震驚了全場。

瑪格麗特對演講有著特別的愛好。她參加了學校里的辯論俱樂部,使自己的口才有了很大提高。她在演講方面的訓練有素,對她日後在政壇的成功,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學時代,瑪格麗特以獨特的個性與優異的學習成績而初露鋒芒。中學畢業後,她順利地考入了牛津大學化學系,而4年大學生活,正是她終生致力於保守黨政治,並最終入主唐寧街10號的政治生涯的開端。

進入大學後不久,瑪格麗特便加入了牛津大學的保守黨協會。這一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決定了她一生的政治道路及人生道路。

1945年,全國大選,瑪格麗特在牛津,為了替保守黨爭奪議員席位,四處吶喊助威,初次嘗到了大選的滋味,這可以說是她政治生涯的小小序幕。

大學中,瑪格麗特積極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二年級時,她緊步幾位女政治家的後塵,如願以償躋身於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的領導核心,並成功地當選為該協會的主席。

這期間,她結識了眾多的保守黨要員,學會了從事政治活動所必須的各種社交技能,並逐漸形成自己辦事幹練,講求實效的工作作風。在瑪格麗特的積極努力下,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發展迅速,到1946年秋季,會員人數已經超過一千餘名。

1946年,瑪格麗特首次參加了保守黨的全國性年會,並代表牛津大學保守黨人發言,表達了對保守黨中央總部觀念陳腐的強烈不滿,在大會上嶄露頭角,同時,她對保守黨的實質,對政治活動的真實含義,都有了更深切的認識與理解。

牛津大學是一座有著悠久政治傳統的著名學府,曾孕育了眾多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在牛津的4年大學生活,使瑪格麗特由來已久的政治熱情,得到進一步的激發與升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