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婦吸蜜鸚鵡

爵婦吸蜜鸚鵡

貴妃吸蜜鸚鵡(學名:Charmosyna margarethae)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貴妃吸蜜鸚鵡貴妃吸蜜鸚鵡

 貴妃吸蜜鸚鵡身長20公分(8吋)。這種鸚鵡鳥體為紅色,翅膀和尾羽內側為綠色;背部下方和尾巴覆羽上方為橄欖綠色,頸部和頭部後方藍紫色;胸前有一圈很寬的黃羽,最外圈帶有黑紫色的邊;尾巴上方紅色,尖端帶有很寬的黃色,內側為暗紅色,尖端並帶有淺橄欖黃。鳥喙橙色,虹膜橙黃色。母鳥尾部兩側帶有黃羽。幼鳥胸前的黃羽成不規則狀並且沒有紫黑色的邊。

分布範圍

貴妃吸蜜鸚鵡分布圖貴妃吸蜜鸚鵡分布圖

貴妃吸蜜鸚鵡分布圖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的大部分島嶼。

生活習性

貴妃吸蜜鸚鵡貴妃吸蜜鸚鵡

貴妃吸蜜鸚鵡貴妃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雨林地區和雲霧瀰漫的林區、島內多山區、高達1350米的山地森林、在波君維利(Bougainville)地區,它們也會到低地的林區活動;此外,椰子園、花園和高大的次生植被區也是其活動的範圍。平時它們大多成對或是以5到10隻的小群體活動,有時候會聚集比較多的數量於花朵盛開的樹頂覓食;生性相當活潑好動,並不會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很久;在林間會用鳥喙輔助靈活的四處攀爬,偏好在高聳樹木的頂端活動,時常會和同屬中的米氏吸蜜鸚鵡以及紅衣吸蜜鸚鵡一起集結於樹頂覓食;飛行的速度相當快,在飛行時會伴隨尖銳的鳴叫,類似keek~keek~keek~,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貴妃吸蜜鸚鵡主要以花蜜、花粉、花朵、軟性水果、植被等為食。

生長繁殖

貴妃吸蜜鸚鵡貴妃吸蜜鸚鵡

貴妃吸蜜鸚鵡在野外確切的繁殖季不詳,推估是7月開始;人工豢養的貴妃吸蜜鸚鵡因為難度高,加上數量過於稀少,因此目前並無任何資料可以參考。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