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子失常

由於原燃料、設備故障、操作管理失誤等原因,多次造成爐況大幅度波動進而發展成為爐況失常,處理過程達到半個月以上,有些次處理過程多次反覆,最後發展成為爐牆結瘤和爐缸嚴重堆積的惡性事故,最後被迫採取降料面炸瘤的措施。這些處理恢復時間長的爐況主要表現為:①爐況穩定性差、氣流不穩定,不容易接受風量和風壓,懸塌料多,後期容易懸死,風機迴風;②風口出現大塊、掛渣、生降等現象,誤認為是處理過程中渣皮下降,③控制生鐵含[Si]仍然按照標準化上限來控制,操作控制困難,渣鐵物理熱差,渣鐵分離差,多次造成連續出格,少則2~3爐多則到21爐,損失慘重;④慢風率高,隨著處理時間增加,風渣口燒損增多,呈現出嚴重堆積現象;⑤爐牆溫度不均勻。爐身縱向與橫向溫度嚴重失調;⑥堵風口進行恢復,開風口後不穩定,被迫重新堵風口恢復。

原因分析

回顧這些爐況恢復的處理過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爐況波動的本質不清楚,處理的措施不到位;

(2)措施中穩定爐況的條件沒有創造好,爐溫低、風溫使用高,造成爐況穩定性差,難以加風,進而形成事實上的慢風,慢風率高,個別高爐整天處於慢風狀態;疏導煤氣流的制度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特別是無料鍾爐頂的操作規律沒有掌握,氣流不穩定,料柱透氣性差,給爐況恢復造成困難;

(3)操作上失誤,虧料多、連續滑塌料沒控制好,出現風口掛渣爐涼徵兆,判斷失誤為渣皮脫落,提溫不及時,措施不到位,貽誤了時機;

(4)爐溫控制不足,爐況恢復所要求的充沛爐溫不能滿足,然而恢復爐況過程爐溫難以控制,實際往往會造成偏低,特別是在渣皮脫落或其他情況造成爐溫偏低時,風口前固狀物難以熔化並及時流進爐缸,導致回灌風口、吹管等,反覆造成慢風、難行、懸料、爐涼等現象;

(5)慢風率高,加風的條件不足:爐溫按標準化控制偏低,尤其是渣鐵物理熱不足,順行後加風冶煉進程加快,出現爐溫下降鐵水出格等現象,被迫減風作業,影響加風恢復進程,同時進一步加劇爐缸堆積和爐牆結厚,洗爐達不到效果,耽誤了處理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