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法處理水下地基和基礎技術規程

爆炸法處理水下地基和基礎技術規程

3.1爆破設計 4.2設計 4.3施工

基本信息

作 者:本社 編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9-1
版 次:1頁 數:42字 數:35000 印刷時間:2003-9-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151140197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爆炸法處理水下地基和基礎是一項新的施工技術。它利用炸藥爆破釋放的能量達到改良地基和基礎的目的,其中爆破排淤填石法是排除淤泥質軟土換填塊石的置換法,而爆破夯實法則是使塊石或礫石地基基礎的振動密實法。該項技術是1984年在連雲港首次提出並組織試驗。1987年9月通過了交通部和中科院的聯合技術鑑定;1992年9月又通過了交通部的推廣套用項目驗收;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和兩項國家專利。近10年來在全國尤其是沿海的多項工程中得到廣泛套用,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全面推廣和規範該技術,交通部於1993年向連雲港港口工程設計研究所下達了《爆炸法處理水下地基和基礎技術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的編寫任務。本規程主要在試驗和工程套用的基礎上,經總結提高編寫而成的。本規程吸收了廣大專家的意見,力圖使之安全、適用、可靠、易理解、好操作。
本規程共分6章16節72條和3個附錄,並附有條文說明。
本規程由連雲港港口工程設計研究所負責解釋。請有關單位在使用過程中,將發現的問題和意見及時函告連雲港港口工程設計研究所,以便修訂時參考。

目錄

1 總則
2 主要符號
3 一般規定
3.1 爆破設計
3.2 爆破施工
4 爆破排淤填石
4.1 適用範圍
4.2 設計
4.3 施工
4.4 質量檢查
4.5 驗收標準
5 爆破夯實
5.1 適用範圍
5.2 設計
5.3 施工
5.4 質量檢查
5.5 驗收標準
6 爆破安全
6.1 一般規定
6.2 爆破作業
6.3 盲炮處理
6.4 安全距離
附錄A 炸藥換算係數
附錄B 本規程用詞用語說明
附加說明 本規程主編單位、參加單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單 
附 條文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