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石粘土磚

燧石粘土磚,以燧石為材質的建築用的人造小型塊材。也被稱燒結磚。粘土磚以粘土(包括頁岩、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成型、乾燥和焙燒而成。

名詞簡介

燧石粘土磚,以燧石為材質的建築用的人造小型塊材。也被稱燒結磚。粘土磚以粘土(包括頁岩、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成型、乾燥和焙燒而成。

歷史連結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陸續創製了方形和長形磚,秦漢時期制磚的技術和生產規模、質量和花式品種都有顯著發展,世稱“秦磚漢瓦”。普通磚的尺寸為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按抗壓強度(牛頓/平方毫米,N/mm2)的大小分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這6個強度等級。粘土磚就地取材,價格便宜,經久耐用,還有防火、隔熱、隔聲、吸潮等優點,在土木建築工程中使用廣泛。廢碎磚塊還可作混凝土的集料。為改進普通粘土磚塊小、自重大、耗土多的缺點,正向輕質、高強度、空心、大塊的方向發展。灰砂磚以適當比例的石灰和石英砂、砂或細砂岩,經磨細、加水拌和、半乾法壓製成型並經蒸壓養護而成。粉煤灰磚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摻入煤矸石粉或粘土等膠結材料,經配料、成型、乾燥和焙燒而成,可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節約燃料。

知識連結

燧石
礦物名稱:燧石(石英變種)Quartzvar.Chert
礦物概述
化學組成:SiO2,Si46.7%,含不同數量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物質的機械混入物;
鑑定特徵:α-石英以其晶形,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硬度為其特徵,如由β石英轉變而來,則保持六方雙錐的假象;
成因產狀:α-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許多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的主要造岩礦物。β-石英產於酸性火成岩或淺成岩中,常以斑晶出現;屬於低溫熱液的膠體成因產物,主要產於噴出岩的孔洞中
著名產地:世界各地均有廣泛分布。
名稱來源:源於未知含義的德文“quarz";
晶體形態:三方偏方面體晶類,常發育成完好柱狀晶體。常見單形有:六方柱m、菱面體r和z、三方雙錐s及三方偏方面體x等,柱面有橫紋。
晶體結構:晶系和空間群:α-石英屬三方晶系,P312;β-石英屬六方晶系,P622;
晶胞參數:α-石英:a0=4.91埃,c0=5.40埃;β石英:a0=5.01埃,c0=5.47埃;
粉晶數據:3.342(1)4.257(0.22)1.8179(0.14)
物理性質
硬度:7
比重:2.53g/cm3
解理:無解理
斷口:貝殼狀斷口
顏色:純淨的α-石英無色,因含色素離子或存在色心而呈各種顏色;β-石英通常呈灰白色、乳白色
條痕:無色或白色
透明度:透明
光澤:蠟狀光澤
發光性:摩擦磷光
其他:α-石英具有壓電性
光學性質
一軸晶(+),No=1.543-1.545,Ne=1.552-1.554,雙反射率=0.0090.
產於水中,可取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