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閔公

燕閔公

燕閔公(?─前415年),或稱燕湣公,繼燕成公之位。在位二十四年卒(《史記》載愍公三十一年卒),燕簡公立,一說是燕厘公立(《史記》載厘公立)。

基本信息

簡介

戰國時期燕國第三十三任君主。燕閔公(?─前415年),或稱燕湣公,繼燕成公之位。在位二十四年卒(《史記》載愍公三十一年卒),燕簡公立,一說是燕厘公立(《史記》載厘公立)。

前任:燕成公,前438年—前415年。

繼任:燕後簡公

燕國

燕國燕國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起源: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遺址

北京地區已發現的西周燕國墓葬有黃土坡墓地(見琉璃河遺址)、白浮村木槨墓和金牛村墓葬等。

白浮村西周墓西周早期燕國貴族墓葬。位於昌平白浮村龍山腳下。1975年共發掘3座。3座墓均為土坑豎穴,墓位按發現先後的順序排列呈倒品字形。3座墓口均已遭到破壞,殘存有木槨、槨底及槨的四壁板,東西二壁板存2塊,南壁板存2塊,北壁板存3塊,均用方木從下往上壘成,四周鋪填白膏泥。墓底用11根長3米餘、寬0.2米左右的方木縱向排列而成,在槨底板下墊有東西向的方木2根及竹蓆,為橢圓形腰坑,坑內殉狗。隨葬品以2號、3號墓較多,1號墓較少,主要有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陶器、玉器、象牙器以及帶字卜甲等。出土隨葬品400餘件。青銅禮器有鼎、簋、壺及車馬器中的當盧、銅泡等。其形制與琉璃河西周墓中發現的同類器物相同。兵器主要有戈、戟、劍、刀、匕首、矛、盾飾等,其中有鷹首劍、馬首劍、鷹首刀、帶鈴匕首等。在2、3號墓中發現有100餘片人甲殘片,是西周墓葬中最早發現的帶字卜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