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好烏

燕王好烏,燕王喜愛烏鴉,庭院的樹上全是烏鴉搭的窩,人們沒有敢觸動它們的,認為它們能測知吉凶和掌管禍福。

原文

燕王好烏①,庭有木皆巢②烏,人弗敢觸之者,為其能知吉凶而司③禍福也。故凡國有事,惟烏鳴之聽。烏得寵而矜④,客至則群呀之,百鳥皆不敢集也。於是大夫、國人鹹事烏。烏攫腐⑤以食腥於庭,王厭之。左右曰:“先王之所好也。”一夕,有鴟⑥止焉,烏群睨⑦而附之⑧,如其類。鴟入呼於宮,王使射之,鴟死,烏乃呀而啄之。人皆醜之⑨。

注釋

1、好烏:喜愛烏鴉。
2、巢:名詞作動詞用,搭窩。
3、司:掌管。
4、矜:自尊自大。
5、攫(jué)腐:搶奪腐肉。
6、鴟(chī):鷂鷹。
7、睨(nì):斜視。“睨”,原誤作“晲”。據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單行本改。
8、附之:靠近它。
9、醜之:以之為醜。認為它醜惡。

譯文

燕王喜愛烏鴉,庭院的樹上全是烏鴉搭的窩,人們沒有敢觸動它們的,認為它們能測知吉凶和掌管禍福。所以凡是國家大事,就只聽信烏鴉的鳴叫聲來做出決斷。烏鴉得寵而自傲,客人到來就群起呀叫,百鳥都不敢來這兒棲止。於是舉國上下從大夫到百姓都飼養烏鴉。烏鴉搶奪著腥臭的爛肉在庭院裡吃,使後來繼位的燕王十分厭惡它們。左右侍臣便告誡說:“這是先王所喜愛的啊。”一天傍晚,有一隻鷂鷹飛到這裡,烏鴉成群地斜視著它,又靠近它,好象對待自己的同類一樣。鷂鷹飛進宮廷號叫起來,燕王讓人射中了它,鷂鷹死了,烏鴉就“呀”、“呀”地叫著吸食它,人們都覺得烏鴉太可憎惡了。

小議

燕王喜歡烏鴉,於是上行下效,舉國上下形成養烏鴉之風。昏庸君王寵幸佞臣,疏遠賢良;佞臣便阿諛逢迎,投其所好。烏鴉的醜惡形象,正是那些被寵信庇護的佞臣們的生動寫照。
“上樑不正,下樑歪”。凡事須正本清源,要想使整個社會風氣正,就必須從執政者自身做起,為民做出好樣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