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

《燕台》是唐代詩人汪遵所作詩詞之一。

原文

禮士招賢①萬古名,高台依舊對燕城②。
如今寂寞無人上,春去秋來草自生。

注釋

① 禮士招賢:指燕昭王為雪國恥招賢納士的典故
② 燕城:指戰國燕國的首都,燕昭王曾經在這裡高築金台招賢納士。

作者簡介

汪遵(約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第602卷)。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通過對戰國時期燕昭王納士,最終任用樂毅大破齊國典故的感懷,鞭笞了當時統治階級親佞遠賢的醜惡,表達了自己報國無門的憤慨之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